窗外的暴雨敲打着树叶,发出凌乱的响声,好像泪水滴在我冰凉的心扉。四个月前,大妹离我们而去,今天又接到二妹病逝的噩讯。我凝视着远处铅白色的苍穹,密匝匝的雨线使它们变成一片弥蒙,隐现着一幕幕已经淡忘的往事……
1953年,我考上北京钢铁学院,离开古城武冈时,三妹才十岁,一个清秀脱俗的少女,轻盈活泼、生活像刚刚开放的花蕾,绚丽夺人;蕙质兰心而又多才多艺,喜欢唱歌跳舞,是学校文艺队的成员。因家庭出身不好,而与文艺无缘,高考被湖南大学录取,最后分配到邵东一中教书。退休后,从事文学写作,以笔名“彩云纷飞”发表文学作品。在“梦回故乡”系列散文“云山”、“白果树”、“东塔和花塔”、“小河”、“业务服务队”等中,倾诉了她对故乡怀念,对生她养她的故土的热恋。
在“小河”一文中,“想念家乡,想起从我家门口流过的那条弯弯曲曲的小河……从西城水门洞进城,闪着粼粼的波光,环城蜿蜒而行,穿街过巷,经东城水门洞汇入环抱外城的资江。…… 每天清晨,姑娘、大嫂们成群结队去河边洗衣。……傍晚,我散步在河畔,听着那潺潺流水的声音,多么的亲切、动听。就好像是妈妈在我耳边述说过去的故事。我爱家乡,思念这条小河。”
她在“东塔和花塔中写道:“几百年来,东塔和花塔互相对峙、互相衬映、蔚为壮观。东塔又叫哥哥塔,就在离哥哥塔不远的云台岭上,有座妹妹塔。它跟哥哥塔不同:绚丽多姿、玲珑剔透。妹妹塔高30.5 米,共七层八个面,它具有精奇的建筑技术和精湛的壁画艺术。所以得了个“花塔”的美称。更离奇的竞是个斜塔,斜度为6.22度。大家一定不相信,只知道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闻名于世,又有谁听说过小小的武冈还有个砖砌的斜塔。……其实妹妹塔的历史较比萨斜塔更加悠久,到现在已有近九百年了。比起比萨斜塔,早建了二百七十二年。倾斜的角度也大于比萨斜塔。它完全可与比萨斜塔媲美,是世界上唯一的砖砌斜塔。……国外有一个考察团专程来武冈考察花塔,听说被当成“四旧”,已经推倒,很失望的走了。”
在“云山”中,她写出了云山的巍峨崒嵬的气势。“出了南门,走八、九里路。一座连绵逶迤,巍峨苍莽,雄伟壮观、神奇险峻的山脉耸立在面前,它就是云山,属于雪峰山余脉。海拔1372.5米,是我国湘西南历史悠久的名山。
云山,风景优美,以山奇、水秀、林幽、云幻出名。山上有72峰,一峰飞往靖州。宋朝君王宋高宗有御封钦题:“云山七十一峰,烟云变幻”。山上还有仙桥横渡、崖前帘水,一瀑飞涛,两华耸翠、杏坞藏春、专外钟声、竹台风扫、丹井云封、石畔遗踪、洞门余影十大风景。它们是云山十颗璀灿的明珠。久闻其名的别云峰上 有石塔林,大小塔墓有二十多座,都为六面锥形,为明清时的建筑。……云山林海茫茫,古木参天,林深谷幽,真是千姿百态,万种风情。山上常年云雾缭绕,云彩变幻莫测。”
“白果树”在“彩云纷飞”的笔下,充满奇特的色彩。“我的家乡县城里,就有两棵这么神奇的白果树,而且是千年古树。有1700多年了。它生长在现在的文化馆里,雌雄异株。关于这两棵树的来历。有这样的传说: 武冈是古城,有书院、古塔、文庙。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叫白公子白相公的人金榜提名中了头名状元。他自报家门是武冈人,住在文庙(现在的文化馆所在地)。金榜送到武冈时却查无此人,只见文庙内有两棵参天的白果树,朝廷从此不再寻问白公子白相公,而是封白果树为金榜状元。”
………
我的思绪随雨声时起彼伏,在蒙胧的雨幕上,依稀看见三妹朝我走来。66岁的“彩云纷飞”,依旧是风韵犹存,杏脸靥笑。
“呵,三妹!你是否来邀我这个老哥哥,同你一起返回故乡,寻找我们童年的梦?”
2009.6.24. 长沙,灯下。
-全文完-
▷ 进入安晓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