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余秋雨的那些事诗性江南

发表于-2009年07月15日 晚上7:15评论-40条

上网的时候关注季老的远去,无意中看到了余秋雨最季老的一番话。大概说的季老的人格很好,他的仙去是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损失。后面的评论让我很是惊讶,两派人是针锋相对,我于是选了几个写的很有意思的论调。这些论调是各大网站里的网友的惊人之语。

当然,我是喜欢余秋雨的散文的,我只是看他的文章,其他的我不看,因为其他的看得我有点失望,我不想伤害到我看文字的心情和他在我心里的形象。

人民网网友

《霜冷长河》时,《借我一身》狗皮袍,戴上我《历史的脸谱》--《贵池傩》,《走出“彼得堡”》去参加《闻花哭旅》,它是我《尊孔与卖国之间》的《中国之旅》《亚非之旅》《欧洲之旅》《心中之旅》, 一《路》《阳关雪》,天虽奇寒,《行者无僵》, 《出走十五年》,在熬成《长者》前,终于在《洞庭一角》《江南小镇》《千年庭院》找到了《千年一叹》,炙手可热啊,我都出了汗;《这里真安静》啊,《晨雨初听》,《笛声何处》,引发我对文革的怀念,想起《十万进士》皆《小人》,污我是《上海人》当中的戏剧高手,人模狗样《庙宇》坐,有《一个望钞望炒的背影》, 此事《关于名誉》,《中年当家的滋味》使我不禁悲从中来,有人劝我《莫高哭》,否则将成为《遥远的绝唱》。我《抱愧山西》,始《信客》居他乡,也要学《苏东坡突围》,从《流放者的土地》上奋力而起, 《试看天地翻覆》,《再捣孔家店》,于是在《狼山脚下》《柳侯祠》里《倒屎榻》上, 面对《风雨天一阁》,完成巨著《胡适传》《闻名的碎片》, 《让革命诗歌占领阵地》以满足《青年人的阅读》。想起《书海茫茫》,唯我的《山居笔记》是《可怜的正本》,且自赋好诗一首为序:《寂寞天柱山》,老子《夜航船》,一夜《西湖梦》,伴我非玛兰;《酒公墓》前铭,糊涂最简单,历史全撕烂,《闻名的碎片》.

还有化了先生作诗一首为后记:文革打手都抓住,只余鳅鱼钻了土,摇身一变欲称龙,可叹只见小丑舞。

腾讯网友

当今社会发展到如此不忠,不孝,不义;无德,无耻,无理;余秋里功不可灭!

李敖:

余秋雨,逃避现实,他有没有能力去触碰一些核心问题,而不是光游山玩水,光写一些游记之类的文章?在我看来,大陆的文化人都微不足道。”

新浪网友:

疯了吧?老余学问有多高不说,如今深陷5.12地震“假捐门”,公然欺骗全国老百姓,利用灾难为自己和出版社赚黑心钱和黑心名声,人品都过不去啊!

新浪网友

现在他遭到这么多人的厌恶也是自取其辱.连巴金那样文革的绝对受害者,还忏悔自己未能坚持真理,余秋雨偏偏要把自己打扮成"道德完人",本来说一声:因为年轻,写过错误的文章就能过去的事,因他死不认账引得人们没完没了翻旧账.对文史错误,本来一句:多谢指教.改过来就完了的事,他偏要说人家是盗版集团的阴谋,是靠咬他出名,结果引得大家兴致勃勃,想看他为掩盖一个错,会有多么离奇的解释.

含泪事件确实恶劣.不可愿谅,但他毕竟只是权力的帮闲,不是帮凶,也没多大危害.

大江网:

这个人的文章只求字语的“优美”同时有富含自己都办不到的所谓内涵,真正的大师要像鲁迅先生,季羡林老先生等名家,将自己文章的精髓在生活中实践,这才是真正的大家。空口白话不叫大师,大师是品德与丰富学识积淀出来的,不是上过几年学,凭着“学问”卖弄和炒作出来的。这样的“大师”应该嗤之以鼻

余秋雨的通俗体散文迎合了当前快餐文化和肤浅式审美的受众需求,本质上和央视百家讲坛一脉相通,甚至是百家讲坛的先声。其贡献,在于播散了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其负面影响,是解构了扎实的考古训诂学风,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变得轻浮。

两方的意见之大无法理解,针尖对麦芒。两派人的观点都很明确,很到位。我整个看下来,好像批评的多点。不知道余秋雨看到会是怎么样的感觉。或许他自己此时正在突围的路上艰难前进,道路很曲折,荆棘很多。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诗性江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佳期如梦点评:

做男人难,做名男人更难。网络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地方,对余秋雨老师的评价众说纷纭,无论如何余秋雨老师是一位了不起,值得我们学习和敬意的文学前辈。

文章评论共[40]个
文清-评论

一枚绿叶在你眼前飘扬,带着山野的馨香,云天的寄托,盛夏的梦想,归途的舒畅,轻轻捎你一份安祥!问候夏安!at:2009年07月15日 晚上8:13

诗性江南-回复问好,文清版主 at:2009年07月15日 晚上10:38

爱耳儿-评论

评论提交中。。。。。。请稍侯at:2009年07月15日 晚上10:05

爱耳儿-评论

我们不能这样说秋雨,他毕竟为我国文坛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人人都有过,毛先生也不例外!at:2009年07月15日 晚上10:14

诗性江南-回复其实,我喜欢他的文章,特别是《文化苦旅》。但是不喜欢他的为人,我听过他的演讲,不是太如人意。特别是捐款门事件。 at:2009年07月15日 晚上10:37

爱耳儿-回复我们应该学会理解,他也有自己的苦衷……… at:2009年07月15日 晚上10:41

诗性江南-回复的确,但是,我还是没有那么大度。一个人要是连诚信了也没有的话, 我还可以相信谁呢 at:2009年07月15日 晚上11:04

爱耳儿-回复你说的也对,人真的不好做啊! at:2009年07月15日 晚上11:12

峻毅-评论

打开我自己的《近距离聆听余秋雨先生的报告》一文,文章右手边随即自动弹出与此文相关的文章,浏览一下,大多是陈明远转载并按批注的而且是与余秋雨相关的文章,其中有王凯撰写的《不要骂人——关于网上对余秋雨的批评》,我随原文出处的踪迹又读到了王凯博上《不要骂人——关于网上对余秋雨的批评》的原作以及王凯的说明和相关的跟帖后,方知陈明远私改王凯博文后再以王凯原创的名义转载张帖的做法,招引王凯的抗议,其实已经“强[已过滤**]”了王凯的意愿。我不能理解,也实在难以接受陈明远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按撰文道德和文品来说,写字人都知道这是极不道德极不光彩的行为啊!原本并不想涉此浑水的我,想了许久,还是决定说出我个人的一些触感。at:2009年07月16日 中午1:34

峻毅-评论

我先是在王凯博文后跟了帖,就是论事地说了各有自己的观点很正常。如果说谈了自己的看法就是“挺余”或“打余”,那未免也牵强得有失公道了。在我的认知认理概念里万物都是相对,尤其是对于人物的评析,没有绝对的好坏,所谓的是好是坏是对是错都有其一定的范畴和背景,往往因为视角不同,感官不同,立场不同,认识不同等等原因,对于好坏对错的定位落差就大大不同。既然有批评有批判的高声,那么有辩论有解答是再也自然不过了,因为那样才是真正的正常。不应该仅是因为观点不同就被扯进原发事件的是非之中跟着被骂被侮被株连。我还说了我不知道那些骂余秋雨的人群里有几个是真正读过他的文章,听过他的演讲,亲眼看到过他在场的言行?我讲了我在场眼见的实感。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也会因此挨骂受侮与王凯有同样的“礼遇”,但我还是想说,我们对于某人某事的批评与批判的目的是什么呢?我并不仅仅是对指余秋雨而言,或许改天是李秋雨或是王秋雨遇上了,我是视为当下社会现状的一种社会视角而言。at:2009年07月16日 中午1:53

峻毅-评论

一、批评与批判的目的是什么? 昨日,我在新散文论坛读到分析我们国人种种的《中国人》一文,很有感触,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人确确实实需要有自我剖析自我批判的勇气和精神。对于其是第11章“中国人的书店”的陈述,基本认同。但是,读外国作者的书,也不是人人可以读得的,最起码的条件是要让自己能读得下去,能让自己感到有读头。对于自己根本无法读下去的书,书再好也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虽然我也基于偏重读外国作家的书,但把中国作家著的书统统纳入垃圾之说,至少我个人认为作者对于此事的批判欠有公正平和的心态,偏激过头自然有欠公道了,无可认同。 对于批判,无论是《中国人》里对中国人的批判,还是最近由于萧夏林揭发余秋雨捐款有假一文引起的对余秋雨的批判,批判本身的目的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进行自我剖析,需要扫描我们民族所存在的种种劣根性问题,需要不怕疼痛地自我批判。但是,剖析和批判需要在能有公正的平和的心态下,能观客地面对事实的前提下,因为我们批判社会的劣根性问题不是为了借机贬损或消灭某一个单位或某一个人;是想通过剖析自我和自我批判从而使自己思想和思维能处于更清醒的状态之中,能促使自己更有奋进的能力和[**],而不是毁损沾染有劣根性的事或人;要不批判得再怎么厉害又有何意义呢?与十年浩劫文卫武斗里的那种功过不分,是非不分,不分事件发生的时段与背景,不容分析和解答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的一幕幕还有什么两样呢? 二、批评与批判应有理性 当我们在撰写文稿评某一个人某一件事的时候,是不能单凭自己的个人情感来武断下评的,尤其是作为新闻媒体的传播者,比如对余秋雨以“无良”、“无耻”、“文化骗子”等带有人身攻击,甚至更难以入耳的暴力语言盖棺定论,实在是欠理性之为。 对于余秋雨或余秋雨那样的群体的批判,首先要看到人家的资历阅读和实质的文化内涵底蕴是我等可望不可及的!不得不承认人家在“行万里路”时做到了沿路有文字记载,在“读万卷书”时能把中华文明史和中国文化史,纵横上下跨几千年的历史都能缩成微型电子书存入在脑里,一讲两三小时不用稿子不重复不混乱,这岂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吗?大量的阅读信息和知识,广阔的视野和触感,丰富多彩的社会阅历的积累,这都是实打实的,不是谁骂骂就能骂得来或骂得掉的;人家受央视之邀频频出镜是事实,受港台之邀视为嘉宾是事实,受美国等世界大国著名大学之邀登上国外大学的讲台讲学是事实……当然,其中他在电视讲话里是读错过某个多音字是事实,在《文化苦旅》一书里存在的误点也是事实……那么我们有谁敢站出来说自己一生中没有说错过一句话,没有读错过一个字?人与人之间,你可以不喜欢这个人,你可以不喜欢听到这个人的声音或不想看到这个人的形貌,你也可以指出或者质疑你看到的某一事或某一个人存在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连这个人的知识和文化都违心抹杀在对这个人的不喜欢里,否则就无公道可言了;更不能因为不喜欢这个人,或者与其有过个人恩怨,或者有过什么学术分歧等,或者……或者……有过这样那样的种种冲突,就对其行品凭着自我感觉加以武断评论,甚至凭个人意愿猜测来加以人身攻击,这是极其不人道不理智之为;尤其是那些对当事人并不真正了解仅是道听途说积累的烙印跟着起哄的群体,更是极其无知之为。at:2009年07月16日 中午2:22

峻毅-评论

再看看最近几天的网文,铺天盖地都是《北京文学》编辑萧夏林日前“揭发”余秋雨向四川灾区“假捐款”一事而引发的。尽管我知道夏林先生与秋雨先早有冤结在前——2000年,夏林先生在某杂志上发表的《文化中的文化》一文里,写到秋雨先生“做深圳文化顾问,为深圳扬名,深圳奉送他一套豪华别墅。”为此,秋雨先生一纸诉讼将其告上法庭。 但是如果夏林先生能用平常心的状态对待平常人那样的文字言语撰文质疑秋雨先生,如果大家能以明明亮亮的身份来点评或者批判秋雨先生,而不是借机匿名辱骂,越骂越离谱,株连挨骂的人也一个接一个,甚至都已涉及到人身攻击,实有失文人之雅!不是说文人就不能骂人。但既然成了文人,骂人也得学会不带脏,那才叫显本事。可是深资的夏林先生怎么也让人感觉有村妇上街耍泼辱骂的味道啊!再是那些匿名辱骂者,可怜的连脸都不敢露,只会躲在暗处骂人。至少我不会怀疑夏林先生撰文打假另有动机。 在质疑“余秋雨从来就不是具有公共意识的知识分子,也不是什么正经的作家学者,他从来就是投机文化政客,是墙头草,最会看风使舵,什么时代余秋雨都是政治的红人,是时代俊杰,靠帮忙帮闲帮凶和行凶的进退尺度获取政治和社会的名利。余秋雨是文盲的偶像,文化的呕像,文学的假象,学术的幻象。他的所谓文化散文也是大众文化泡沫和文学恶心,稍微有点文化尊严有点文化追求的人,或者心理健康的人,都无法阅读余秋雨。谁喜欢余秋雨,谁的人格必然被余秋雨的做作自恋、阴暗[已过滤**]、虚伪滥情,造谣诽谤等所毒害,变成一个[已过滤**]扭曲的人。余秋雨从来不是知识分子,早就成为文化商人,[**]文化政客,大众文化明星,原来稍有的一点文人灵魂也早就荡然无存……谁要想当文盲,那就拜余秋雨为师吧。谁要想心理[已过滤**],就崇拜余秋雨吧。谁要想不要脸,那就赞美余秋雨吧。谁要想成为全球华人的敌人,那就赞美余秋雨的含泪劝说吧。谁要想失身,那就是与余秋雨握手吧。谁要遗臭万年,那就请余秋雨写碑文吧。”当你自己冷静下来再细细看看,夏林先生可有从你自己写下的文字里看到自己的形貌和神态了?看看你都说了些什么话,还像不像是个应具有思维敏捷、有正义、有文品、有才气、有公共意识和共公修养、有文化内涵的大杂志编辑?说实话,我找了很久,很遗憾,始终没能找到这个应有的影子。眼前总有一个情绪冲动,满脸涨红,语无伦次,骂骂咧咧,凭臆想武断想象撰文,不计文字阅读效应和力度的夏林……这样心态这样的情绪,你是一个评论人,理当清楚那是评论人之大忌啊!at:2009年07月16日 中午2:24

峻毅-评论

把余秋雨有没有捐款事件提升到“犯罪”,我真的哑然失笑了! 捐款不是纳税,捐款也不是还账;有没有纳税不是哪个人说不纳税就能不纳税的,因为公民必须遵循国法刑律——公民必须依法纳税。任何偷税漏税逃税,都是违法违规的。 欠账还账,天经地意,借据凭证在,由不得某一个人说了算的,借与被借的借贷关系是有法可依的。 然而,捐款不捐款全凭个人自愿。捐多少,什么时候捐,也由公民自由选择而定,公民不承担任何依法捐款的义务。所以,不管余秋雨曾经有过什么样的口头承诺,现在不想兑现自己曾经有过的承诺了,他也不会因此而有任何违法违规事件的牵涉。法律就是法律,法律只讲事实,重证据,不可能因为秋雨先生有过承诺而没有兑现拎着上纲上线。 就算当是他曾有过口头应承捐款20万而事实没有兑现,那最多也只能说他在这件事上言而无信,诚信令人存有疑虑而已。其实,在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中,说得多做得少,说归说,动不动的现象,小以家庭为例,父母对子女的承而无诺,丈夫对妻子的承而无诺,子女对父母的承而无若,甚至婚烟,各自持有公证的合法的法律合同——结婚证,不也常常承而无诺?再说开些,我们所处的生活和工作中,说过且过做不做的事或人少吗?即便是手里有法可依的条列条文也拖拖拉拉能拖就拖的事件还少吗?再说得大点,党中央和人民政府真正出于为民造福小学生身心健康减负减压的政策条规,几经转递有多少是真正做到落实于现实生活中的?那些都能上纲上线的违规违法的问题都存在失信! 当然,我上面的解释并不表示我默认言而无信之为,我只是以事论事说事而已。对于秋雨先生在捐款事件的失信(假如夏林先生揭露的事件是真的为前提),从我个人情感来说,我讨厌说一套做一套的,我鄙视言而无信;我作为秋雨先生故乡的一个仅仅是喜欢读书的晚辈,为先生因此失信深表遗憾,也倍感失望。因为,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先生作为董事长都是有责任的。 但是,就因为此事而作为对其人身攻击的缺口,是不应该的,也是极不道德的。不管他有没有真实的文化底蕴,也不管他有没有无耻之为,在不给秋雨先生做任何正面或负面的定论这一前提下,应先给秋雨一个最基本的属性定位——余秋雨是人而非神!他是一个活生生的,具有生命活力和思维能力以及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他和我们每个自然人一样,是凭借个人情感七情六欲的,通过喜怒哀乐表情来反映情绪的,他自然有他的个性情绪,他不可能是个完人,因为人无完人!他一个已过花甲之年长者,一路行来岂能没有一点错?在他的身上自然也存在人类本性里先天性存在的各种劣根性基因,这是人类谁也无可避免的,也就是需要各人在各自各种各样具体生活的经历和炼狱,来提升各自的意识境界和言行修养,同时都有相同的做人最低限线——就是守纪遵法。 之于余秋雨的失信(假如确实有此失信),也不存在他对他错,不存在是真是假,只能说他捐过或没有捐过。说过要捐事实没捐,最多也只是他做了一件利己而没有损人的“光开空头支票,尽是好口白话”事,那仅是他个人在公众中的形象问题。谁都可以不喜欢他,可以不相信他,也可以瞧不起他,但对于或许与爷爷同辈,或许与父母同辈的长者,再怎么令你不喜欢,不信任,甚至于瞧不起,也轮不到做晚辈的辱骂!谁也没有这个资格,谁也没有这个权利!与理,毛竹还有上下节呢;一个人连上下大小的伦理都拎勿清,能有什么资格羞侮指骂别人的行为?与法,他并无犯法,也没损人;与情,谁都可以扪心自问,如果是自己的爷爷或是自己的父母对自己失言了?或是你对自己的子女失言了呢?你会这样出口伤人,这样恶言羞辱?at:2009年07月16日 中午2:24

峻毅-评论

三、说说奴性有一点我们必须认识的,那就是我们的民族与西方不同于在我们中华民族自从走进文明至今,是世界上里唯一的一个没有被中断过的中华文明,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但是,当我们在承传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同时,自然也承传了几千年封建统治国家遗留的劣根。呈现在现实生活里最明显的也就是两种生存的典型:一是靠着人本质天性存有的“奴性”生存,另一种是依仗眼前得有的权势,把原本单纯从人性遗传因子的奴性加以“强化”,变成了一种“对上超奴,对下加怒”的真假两面人而存活。这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不能不承认的现实。多少年了,我们民族反奴的思想始终是存在,只是反奴的动机和目的各有玄乎也!只有绝少少数的人是真正为了求得思想进步,为了求得社会的进步,为了人类史上的和谐,执着地坚持反奴性;但是,便多表浅的反奴性现,其实只是打着反奴性的旗帜,而实质成了“反奴反得比原奴更恶奴”,“对上超奴,对下加怒”的势利小人们早就忘了中华民族传统里最简朴的一个原点——忠厚,为了某些蝇头微利,甚至仅是因为看不了别人比自己好,不惜丢掉人格,逮谁骂谁,说这个奴才,说那个奴才,自以为只有自己是最伟大的反奴英雄。这样的事例从古到今不计其数,无论在文学作品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妨细细解读《西游记》,纵观《西游记》前前后后,从孙猴子被收服压在五指册起,随唐僧西去取经途中被倍受磨练,最后终成正果的经历,整个过程完全可以视为一个人被奴化过程的典范。从孙悟空不知道权贵为何物,不知天高地厚的猴子,到藐视权贵甚至反抗权贵,大闹天宫后到被权贵的无形大手压住,到归顺权贵效命权贵——随从唐僧西天取经,最后修成正果,自己也成了权贵中的一员。这一过程,其实也是非常符合承传有着几千年封建制熏陶渲染的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的人们在筹建人生道路时直径又理想的选择。大人们每每教育孩子时总会提醒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孙悟空的经历范例,不是正好灵验了这一古训吗?孙悟空再有多大的本事,也脱不了如来佛的手指,最终还是被如来奴化,并成为权贵的一员。这在我们国人心里是极其幸福的好事,所以,对于孙猴子被打败被收服是没人为它感觉悲哀难过的,大家都为它修成正果成仙而欣然地羡慕不已。奴性本来就有两种极端的情绪活跃在左右,这在《西游记》孙悟空和《红楼梦》贾宝玉的个性刻画里,反应得更细微更深刻——为了自身利益的狂热效忠和为了自己利益的冷酷背叛,甚至是反叛,在他们身上都兼备了这两个特性。就说孙猴子吧,一个是英雄式的反叛(早期的猴子),一个是迷信式的效忠(后期的猴子)。它身上的每一点,都符合中国奴性审美观的一切美感视觉和感觉。这就是吴承恩笔下孙猴子那么深得人心的内在原因。《红楼梦》和《西游记》之所以能成中国名著之典,那是因为写这两部名著的文学大师早就想到了,并且在小说中揭示了……国人的奴性等劣根性为什么根深蒂固不易改良,最大的根源是缺乏一种真正的自我存在意识。无法也无力真正认识到个体与集体之间个体质量的重要性。我们国家在对人生成长教育过程中,“个人主义”教育始终是个空白,对于“个人主义”的理解一直被牵强地与“自私自利”划为等号,忽视了世界这个大集体之所以大,那是由“个”凝合起来啊!没有个体的存在,又何来集体呢?个人质品的优劣岂不就是集体品质的优劣基因保障?个体的质量直接反馈于集体的质量。人怎么可以忽视认识个人,怎么可以不好好地挖掘个人呢?对于认识个人的忽视,使很多人找不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自爱而无力分辨什么是真正的自爱什么才是自私,面对真正的自爱,早已经不知道怎么去自爱了。试想一想,一个有思想和独立行为的人,如果连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爱也弄不清其中的东西南北也不明白,连怎么好好爱自己都不会的人,我们能指望他去珍惜别人吗?还能对其敢有什么企盼吗?还能期待其会对集体负责,会对别责,会对大家负责吗?会对社会能有所担当吗?自然不能!不能了!……at:2009年07月16日 中午2:25

诗性江南-回复问好 at:2009年07月16日 下午4:37

泪小孩-评论

为何中华民族的文学也搞得这样相对立呢?这不是娱乐圈吧at:2009年07月16日 晚上9:10

诗性江南-回复现在的文坛会比娱乐圈好吗 at:2009年07月16日 晚上11:58

泪小孩-回复越来越搞不懂所谓的名人是指什么了 at:2009年07月21日 晚上9:04

诗性江南-回复不看人吧,只是看文章,我就是这样处理的。问好 at:2009年07月21日 晚上9:33

泪小孩-回复我即要看人也要看文章,文章不符合作者本人那就是脱节。 at:2009年08月03日 晚上9:34

诗性江南-回复没有办法。我也是下下策了。 at:2009年08月03日 晚上9:44

少妇写手-评论

小人嘴脸,中国又有几个余秋雨at:2009年07月16日 晚上9:59

诗性江南-回复问好,余秋雨其实还有很多,这样伪文人还是很多的 at:2009年07月16日 晚上11:50

少妇写手-回复拿出几部像《文化苦旅》的作品再说 at:2009年07月17日 早上9:40

诗性江南-回复书是书,做人是做人。他的书写的好不一定人好。我喜欢他的书,但是不是很赞成他的做人。问好 at:2009年07月17日 晚上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