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雨的云七十年感怀短文300篇》
二 童蒙天趣;卿卿我我篇
第37篇 花未醉,心已碎
——《桃花仙子的八朵花》第二朵续
那老弟告诉我,有一年他回过乡下老家,是回去探望姨妈的。他去了对门看“小桃花”。他想,她一定还是红扑扑的脸蛋,象桃花一般。
没看到,她已经嫁去外乡,才二十多岁就有了两个女儿和才生下的儿子。
小桃花的娘说,是躲到外地生的,人家罚不到钱把两只大肥猪抓了去。她娘说:“两只猪算什么,终于有了个儿子。只要勤快钱能赚得回来。两只大肥猪换来一个儿子,值得!”
农村几乎都是“不生儿子誓不休,不生个儿子老了靠谁,乡下人不比城里人!”
姨妈家后门口,挨着水塘边围着竹篱笆是姨妈家的菜地,绿油油,点缀着红白黄紫各色的瓜果蔬菜的花。他看到留做种的蕹菜,已经开了一簇簇紫瑛瑛的蕹菜花,引起了一波波离愁别绪,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他讲得侃侃动人。我听着都有些着迷,深深的觉得他已经是:花未醉心已碎。于是萌动了为“蕹菜花”作个后缀的想法。
紫盈盈的花勾起了他的旧日回忆。中学同学“蕹菜花”和带去蕹菜花送给他时的情景。那是第一个送花给他的女孩,第一个常常含情脉脉望着他的女孩。她的名字叫翁华,他笑着叫她“蕹菜花”时她格外高兴。
他不知道她现在在哪儿,就是知道也不能去找她的,只是常想起她,包括想起对她的感激。
他在菜地里摘了几枝蕹菜花插在玻璃瓶里带回去,放在床边的床头柜上,见花如见人。他想起“蕹菜花”铃铛一般清脆悦耳的声音,于是又想起小铃铛。小铃铛很像蕹菜花的样子。
几天后,从姨妈家摘来的蕹菜花蔫了。他去市场买了个黄灿灿的小铃铛挂在阳台上,透过窗口,天天可以看见她。微风吹动时,听着嘀铃铃嘀铃铃的清脆和甜甜的声音便更想起了她。
蕹菜花是紫瑛瑛的颜色。艳丽而不妖冶,清亮而不浮华,花瓣间夹杂着些许白色丝纹,花朵里有细细的花蕊。形色清亮、鲜艳,雅致、大方。
他喜欢她送给他的蕹菜花,更喜欢她。他还记得,人家欺负他叫他“小瓜皮帽”时,她便拉开架势。她和同学掰过手劲,男同学也掰她不过。她把架势一拉,,就就便没有同学再敢欺负他,别人都是男孩帮助女孩,唯她女孩帮助男孩,他好感激她的。
他记得,一次病了是她背他去医院。每每想起,心里还会扑通扑通的跳,带着一股甜丝丝的回忆,没完没了的怀念和感激。
她上学得晚,但成绩好,当了班上的学习委员。她常常帮助他,督促和鼓励他。他很喜欢她,和她同学后成绩好了许多,连哥哥嫂嫂也喜欢她,她不再来了,哥哥嫂嫂还常念叨着。
翁华的父母发现暑假寒假女儿从学校回家老带着五颜六色的水果糖回去。知道有男孩子喜欢女儿了,这才不让她再进城上学。
她家经济困难,早就把女儿许了一个乡干事,后来升了县干事。得过人家的救济呀,她爸爸妈妈也没办法,不能忘恩负义的。
初二暑假过后天天下雨,他天天清早都去汽车站,一连三天没有接到。后来才从老师那里知道她休学了。
他不喜欢吃蕹菜,过去那年代曾经天天吃蕹菜,腻了,有人起了个怪怪的名字叫做“无缝钢管”。蕹菜的杆子确实没有缝,老得咬不动了的杆子虽说不似钢管,确也有钢管的韧劲,形容得挺好的。粮食缺乏的年代大家都喜欢吃,还越嚼越有味呢。
他不喜欢吃蕹菜但喜欢蕹菜花,也许是因为第一个女孩送给他的是蕹菜花。再说。除了色彩好看,形象也好,象个小铃铛,圆而饱满。
他把铃铛挂在窗口,垂着一缕金黄色丝绦,随风微微摇晃,铃铛里的小铃锤撞击着铃铛,发出“蕹菜花”说话般的清脆悦耳声音,甜甜的。
每日朝阳初照、晨风吹拂,两眼惺忪中似乎是她和微红的朝阳一起催他起床,甜甜的叫着:起床啦!锻炼啦!学习啦!
冬日里,暖洋洋的朝阳洒在房墙上,白墙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粉红色。朝阳还铺在他的被子和脸上,镜子上映出他朝气蓬勃的脸色。他边回忆美丽的梦,边穿上衣服,边望着那美丽玲珑的铃铛,边想起“蕹菜花”。
他想,“蕹菜花”这样善良,一定会过得很好的。他默默为她祝福。
有时他来到阳台上,久久望着那个小铃铛,轻拽着丝绦,让小锤撞击铃铛发出甜甜的嘀铃声,听着,听着,他如痴如醉。
不知道她在哪儿,现在怎样,他常常思念她,为她祝福:
“盈盈一波間,脉脉她无語。踏遍漫漫路,蓦然這边好。”他在祝福中自我陶醉。他望着那小铃铛作《忆江南》两首:
“花未醉,心已碎。念花年年又月月。情到浓时心自醉,心醉难醒几乎碎。”
“花知未?心将碎。一夜忽梦铃成花。花香铃响催心碎,不辞不悔由它碎。”
为老弟沉沉的深情动心,祝他,也祝那朵“蕹菜花”幸福。
-全文完-
▷ 进入带雨的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