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蒯通涂鸦童子

发表于-2009年07月20日 上午11:38评论-4条

每当我读到秦末汉初的这段历史时我都在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那些曾风云突现于春秋战国历史上的许许多多纵横捭阖之士、层出不穷的深韬伟略之英杰、经天纬地之俊才,怎么到了秦末汉初时竟一下子都销声匿迹了。譬如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上涌现出多少的辩士、纵横家,然而到了秦末汉初却似乎只有区区一个蒯通;曾经数不胜数的谋士,到这期间似乎只诞生了一个张良;军事家,则只剩下一个韩信。回想其鼎盛时屈指战国四公子中的任何一个人都能拥有数千名之多的门客,秦的统治才不到二十年,怎么人才一下子就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令人困惑不解的历史局面呢?我自己曾试图清理出一些头绪,勉强给出一些答案,譬如是因为秦始皇的文化大棒政策所致;譬如是因为历史潮流已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再如是秦朝的变故发生得过快人们且来不及反映和思索等等。但是这些答案似乎都不那么令人信服,看来对此迄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蒯通正是一位大有春秋战国之遗风而叱咤风云于秦末汉初的历史舞台的不二辩士。

一、初登历史舞台

蒯通第一次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是公元前208年,当时武臣授命于陈涉北上扫荡赵地。当武臣军抵达范阳时,眼光独到,善为长短之说的蒯通感到一个让自己一展才华的时机终于到来了。他径直来到范阳县廷,求见县令徐公。见过徐公后,蒯通自我介绍道:“在下是范阳百姓蒯通。听说足下将不久于人世,特来凭吊。不过,我也能预料到足下将因为我蒯通而幸免于难,因此特地来向您表示祝贺。”徐公也是读书人,知道来者非一般人可言,于是屏退左右,欠身施礼问道:“在下愚钝,望先生不吝赐教,凭吊的事,从何谈起?祝贺的话,因何而生?”蒯通道:“秦朝的法律过于苛重,足下任范阳县令愈十年,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不可胜数,然而那些慈父孝子所以没有手刃公腹,是因为畏惧秦法。当今天下大乱,秦法已经废黜,百姓手刃公腹,为其亲人报仇,正逢其时。这就是在下所以前来凭吊公的因由。如今武信君即将兵临城下。足下如果为秦朝坚守范阳,范阳父老少年将趁机杀掉足下以响应武信君。足下若肯听信我的话,可急遣在下为使者前往武信君处交涉,则可以因祸为福,转危为安,这是在下前来祝贺的原因。”徐公知秦朝大势已去,但是张楚军对秦吏一律诛杀无赦,自己还是死路一条。因此蒯通的到来虽说让自己有了一线生机,但是他仍然感到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因素。但徐公也只得起身再拜,施礼奉蒯通为上宾,表示一切听从蒯通的安排,准备车马行装,派遣蒯通作为自己的使者正式出使武臣军,交涉投降议和事项。

暂时安定了徐公这一头,蒯通又急匆匆去求见武臣,他还得继续施展自己的辩士之才,以便能玉成此事。蒯通面见武臣,直言不讳地说道:“将军入赵以来一味奉行攻城掠地的方针,在下以为已经不适用了,并非良策。如果将军愿意听从在下的策划,可以不攻而降城,不战而略地,传檄而定千里。”武臣问:“此话怎讲?”蒯通说:“将军兵临城下,范阳令徐公整顿士卒,以备守战。徐公其人,怯而畏死,贪而重富贵,想投降将军,又担心被将军诛杀,正彷徨于进退之间。另一方面,范阳城内的年少暴徒,闻风蠢蠢欲动,欲乘机起事杀徐公占领范阳,独立兴国,以抗拒将军。度此局势,将军何不授在下以列侯之印,使在下持侯印封赏徐公,徐公受封赏开城归顺将军,年少暴徒也不敢轻举妄动。占据范阳以后,将军再令徐公为使者,佩列侯玺印,乘朱轮华车,驱驰燕、赵各地游说劝降。各地官员见了徐公,宛若看见了自己的未来,夺走相告,必将不战而降于将军。这就是在下所说的传檄而定千里之事。”武臣欣然接受蒯通的建议,令蒯通持侯印封赐徐公。一切如蒯通所预言,赵国各地的秦郡县官吏纷纷停止抵抗,和平归顺武臣军的城池有三十多座,大量的秦军将士由此加入到武臣的军队中来,成为武臣政权和赵国军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蒯通可能是第一个加入到中国农民起义军的封建士人。大抵因为秦朝作恶多端,人皆可诛之,同时秦朝远未在文化上兴起封建卫道学说,因此蒯通并未有任何犹豫便加入到起义的行列中来。这与后世的封建书生对待起义军的态度是大为不同的。但是他加入起义军的态度应该说一如春秋战国时的士人一样是择明主而从。如果所选择的并非其人,他是宁愿退居二线的,可能是因为赵王武臣太过平庸,他并不愿意为其谋取天下,否则焉知蒯通不是另一个张良乎?于是蒯通只能悻悻然退隐江湖,试图择机东山再起。而当他决定重出江湖时已是五年之后了,这时这场声势浩大的战争已经接近其尾声,局势已经日趋明朗了,蒯通这时却忽然现身了,出现在韩信帐下。那么这次他到底是所为何来?

二、乱齐之策

当时的蒯通正好遇到一个能使其在韩信心目中一举成名的良机,当然对于有才能的人来说这样的机遇总是存在的:时韩信授命于沛公刘邦准备引兵东向,进攻齐国,还未渡平原却忽然听说郦食其已经说服齐王要投降刘邦。韩信本人也打算就此退兵,蒯通却极力鼓动韩信偷袭齐国,蒯通说“将军奉诏攻打齐国,可有诏令明确命令您停止进攻。况且郦生不过一说客便能舌卷齐城降服七十多个城邑,将军统帅几万人马,一年多时间才攻占赵五十多个城邑,一个将军建立的功勋难道说反倒不如一介儒生吗?”韩信听从蒯通的乱齐之策,趁齐国不备,一举攻克齐国都城临淄。 

在此有几个问题需要说明,一是蒯通此次为何能说动韩信。韩信说到底只是个军人,是应运时代而诞生的军事天才。他不是一个士人,即那种为报知遇之恩而宁愿肝脑涂地的士人,他更不是象萧何一样的忠臣,他有他自己的小算盘,因此当蒯通劝说韩信继续攻打齐国时尽管这样会使齐国倒戈相向,使刘邦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但是他依然会孤注一掷地发动起战争机器,以便争取他在军事上的辉煌功绩。二是说客郦食其,郦食其不仅才能远逊于蒯通,曾因主张诸侯分封几致刘邦的基业毁于一旦,幸亏张良及时赶到阻止了这一计策的实施。因此郦食其这次舌卷齐城之举完全是为了戴罪立功。而且,郦食其的命也不好,碰到其天生的克星。蒯通是绝不可能让才能远逊于自己的郦食其之流安然取得远胜于自己的功业的。否则郦食其完全可以因此而压倒蒯通之传檄千里之举而名垂千秋史册。正是此蒯氏之谋使彼郦氏终落得个被烹死的下场,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后人有诸如“瑜、亮情节”之说,我看此处也得改一改,既生郦食其,何生蒯通乎?悲哉,郦食其,哀哉,郦食其!最后一个问题却是蒯通为何出此乱齐之下策。现代有人怀疑蒯通是项羽派到韩信身边的说客,我认为这是很有见地的。因为蒯通在韩信身边的两次现身说法几乎都可以说是十分有利于项羽的。蒯通何许人也,他何尝不知道这条计策所导致的严重后果,甚至他更知道项羽远非一代之英主,他的所有努力最终还是会化为乌有,然而为了发挥其纵横天下之才能此时也在所不惜了。所以说对才能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辩证地分析。有才固然好,但是如果用的不是地方,是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灾难的。蒯通逆势而为只能造成如司马迁所说的:“甚矣蒯通之谋,乱齐骄淮阴,其卒亡此两人!”

韩信向东乘胜追击田广,一直追到高密城西。楚国也派龙且率领兵马,号称二十万,前来救援齐国。齐王田广和司马龙且两支部队合兵一起与韩信作战,还没交锋,有人规劝龙且说:“汉军远离国土,拼死作战,其锋芒锐不可挡。齐楚两军在本乡本土作战,士兵容易逃散。不如深沟高垒,坚守不出。让齐王派亲信大臣,去安抚已经沦陷的城邑,这些城邑的官吏和百姓知道他们的国王还在,楚军又来援救,一定会反叛汉军。汉军客居两千里之外,齐国城邑的人都纷纷起来反叛他们,那势必得不到粮食,这就可以迫使他们不战而降。”龙且说:“我一向了解韩信的为人,对付他很容易。而且援救齐国,不战而使韩信投降,我还有什么功劳?如果能战胜他,齐国一半土地可以分封给我,为什么不打?”于是草率地决定开战,与韩信隔着潍水摆开阵势。韩信下令连夜赶做一万多口袋,装满沙土,堵住潍水上游,带领一半军队渡过河去,攻击龙且,假装战败,往回跑。龙且果然高兴地说:“原本我就知道韩信胆小怕事。”于是就渡过潍水追赶韩信。韩信下令挖开堵塞潍水的沙袋,河水汹涌而来,龙且的军队一多半还没渡过河去,韩信立即回师猛烈反击,杀死了龙且。龙且在潍水东岸尚未渡河的部队,见势四散逃跑,齐王田广也逃跑了。韩信追赶败兵直到城阳,把楚军士兵全部俘虏了。通过这段史实我们还可以看出,足智多谋的蒯通在此役中又严重地缺位了。总之战争让女人和间谍走开。或许,韩信对蒯通其实是知根知底的。

三、祸国之策

公元前203年,韩信降服且平定了整个齐国。派人向汉王上书说:“齐国人狡诈多变,反复无常,南面的边境与楚国交界,不设立一个暂时的代理王来镇抚,局势一定不能稳定。为有利于当前的局势,希望允许我暂时代理齐王。”此时此刻,楚军在荥阳正步步紧逼,死死地围困着汉王,韩信的使者却带来了一封这样的书信,汉王打开一看,不禁勃然大怒骂道:“我在这儿被围困,日夜盼着你来帮助我,你却自立为王!”张良、陈平急得忙暗中踩住汉王的脚,不让他继续发作,凑近汉王的耳朵说:“目前汉军处境不利,怎么能阻止韩信称王呢?不如趁机册立他为王,暂安抚他,由他镇守住齐国。不然可能骤生变乱。”汉王这才醒悟,故意骂道:“大丈夫既已平定诸侯,就做真王罢了,何必做个暂时的代理王呢?”特派遣张良前往,册立韩信为齐王,又征调他的军队攻打楚军。韩信自请立为王,或许并非蒯通煽动之结果,但却是蒯通一手所促成,如没有他巧舌如簧鼓动韩信去攻打齐国何来今日之挟功称王。

项羽这时才真正知道了韩信的战略价值了,赶紧派遣一说客试图说服韩信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当即被韩信予以回绝。这位说客前脚刚走,蒯通便不请自来,试图再次用自己的灵牙利齿来说服韩信,以达到自己“西乡为百姓请命”的目的。他首先是以会看面相说事:“我曾经学过看相技艺。”韩信说:“先生给人看相用什么方法?”蒯通回答说:“人的高贵卑贱在于骨骼,忧愁、喜悦在于面色,成功失败在于决断。用这三项验证人相万无一失。”韩信说:“好,先生看看我的相怎么样?”蒯通回答说:“希望随从人员暂时回避一下。”韩信说:“周围的人离开吧。”蒯通说:“看您的面相,只不过封侯,而且还有危险不安全。看您的背相,则显贵而不可言。”韩信说:“此话怎讲?”蒯通道:“当初,天下举兵起事的时候,英雄豪杰纷起,一声呼喊,天下有志之士有如云遮雾绕,像鱼鳞那样纷至沓来,似火焰迸飞,随风燎原。当此时也,大家一心想的只是灭亡秦朝罢了。而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辜的百姓肝胆涂地,父子的尸骨暴露在荒郊野外,数不胜数。楚国人从彭城起事,转战四方,追逐败兵,直到荥阳,乘着胜利,席卷直前,声势震动天下;军队却只能久困京、索之间,被阻于成皋以西的山岳地带不能再前进,如此已历时三年。汉王统领几十万人马在巩县、洛阳一带抗拒楚军,凭借着山河的险要,虽然一日数战,却无尺寸之功,以至遭受挫折失败,几乎不能自救。战荥阳败,战成皋受伤,于是逃到宛、叶两县,这就是所说的智尽勇乏了。将士的锐气长期困顿于险要关塞而被挫伤,仓库的粮食也消耗殆尽,百姓疲劳困苦,怨声载道。据我估计,非圣贤不足以平息这场弥天之乱。当今刘、项二王的命运都掌握在您的手里。您协助汉王,汉王就胜利;协助楚王,楚王就胜利。我愿意披肝沥胆,敬献愚计,只恐怕您不采纳啊。果真能听从我的计策,不如让楚、汉双方都不受损害,同时存在下去,你和他们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若真能如此,就没有谁敢轻举妄动。到那时凭借您的贤能圣德,拥有兵强马壮之势,占据强大的齐国,迫使燕、赵屈从,出兵到刘、项两军的空虚地带,牵制他们的后方,顺应百姓的心愿,向西可制止刘、项分争,为军民百姓请求保全生命,天下就会迅速地群起而响应,有谁敢不听从!而后,割取大国的疆土,削弱强国的威势,用以分封诸侯(从此可以看出蒯通之才还是稍逊于张良一筹,仍抱有封疆裂土之陈旧观念)。诸侯恢复之后,天下就会感恩戴德,归服听命于齐。稳守齐国故有的疆土,据有胶河、泗水流域,用恩德感召诸侯,恭谨谦让,那么天下的君王就会相继前来朝拜齐国。我曾听说:‘苍天赐予的好处不接受反而会受到惩罚;时机到了不采取行动,反而要遭祸殃’。希望您仔细地考虑这件事。”韩信说:“汉王给我的待遇很优厚,他的车子给我坐,他的衣裳给我穿,他的食物给我吃。我听说,坐人家的车子,要分担人家的祸患,穿人家的衣裳,心里要想着人家的忧患,吃人家的食物,要为人家的事业效死,我怎么能够图谋私利而背信弃义呢!”

蒯通却又说道:“你自认为和汉王友好,想建立流传万世的功业,我私下认为这种想法错了。当初常山王、成安君还是平民百姓时,结成刎颈之交。后来因事发生争执,使得二人反目成仇,彼此仇恨。常山王背叛项王,捧着项婴的人头逃跑,归降汉王。汉王借给他军队向东进击,在泜水以南杀死了成安君,使其身首异处,成为天下人之笑柄。这两个人的交情,可以说是天下最要好的。然而到头来,都想把对方置于死地,这是为什么呢?根源在于人心叵测而贪得无厌。如今您打算用忠诚、信义与汉王结交,一定比不上张耳、陈余的结交更巩固,而你们之间的休戚相关的事情又较之重要得多,所以您断定汉王不会加害于您实在是大错特错。从前大夫文种、范蠡使濒临灭亡的越国保存下来,辅佐勾践称霸诸侯,功成名就之后,文种被迫自杀,范蠡被迫逃亡。鸟尽弓藏、兔死而狗烹那是一定的。以交情友谊而论,您和汉王比不上张耳与成安君,以忠诚信义而论您也赶不上大夫文种、范蠡与越王勾践。希望您深思熟虑。况且我听说,功高震主;功勋过多的人得不到赏赐。您的功劳可说是天下无二。而计谋出众,世上少有。如今您据有威胁君主的威势,持有不能封赏的功绩,归附楚国,楚国人不信任;归附汉国,汉国人震惊恐惧:您带着这样大的功绩和声威,四海之内都无容身之处!身处臣子地位而有着使国君感到威胁的震动,名望高于天下所有的人,我私下认为这是很危险的事。”韩信说:“先生暂且说到这儿吧!让我考虑考虑。”

愈数日,蒯通又劝韩信说:“听取别人的善意,能预见事情发展变化的征兆;善于反复思考,就能把握成功的关键。听取意见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决策失误而能够长治久安的人,实在少有。听取正确意见而判断准确的人, 无法用言语惑乱他;筹划周到不本末倒置的人,也不能用花言巧语扰乱他。甘愿做劈柴喂马差事的人,就会失掉争取万乘之国权柄的机会;安心微薄俸禄的人,就得不到公卿宰相的高位。所以办事坚决是聪明人果断的表现,犹豫不决是处事之祸害。专在细小的事情上用心思,就会丢掉天下的大事,有判断是非的智慧,决定后又不敢冒然行动,这是所有事情的祸根。俗话说:“猛虎犹豫不能决断,不如黄蜂、蝎子用毒刺去螫;骏马徘徊不前,不如劣马安然慢步;勇士孟贲狐疑不定,不如凡夫俗子,决心实干,以求达到目的;即使有虞舜、夏禹的智慧,闭上嘴巴不讲话,不如聋哑人借助打手势起作用’。这些俗语都说明付诸行动是最可宝贵的。所有的事业都难于成功却容易失败,时机难以抓住却能轻易丧失掉。希望您仔细地考虑斟酌。”韩信犹豫不决,不忍心背叛汉王,又自认为功勋卓著,汉王终究不会夺去自己的齐国,于是谢绝了蒯通。蒯通见自己的规劝没有被采纳,就假装疯癫脱身而去。

蒯通两次出山作说客,第一次是献乱齐之策;这第二次则更有甚者,实乱国祸国之策。第二次作说客又是通过两次对话来实施的,蒯通与韩信的第一次对话同项羽的说客的说辞简直如出一辙,韩信的回答也相仿佛,不愈人情事理半步。只不过蒯通说得更巧妙一些,更趋向于以一个圈内人的身份来打动韩信,使韩信更少一些敌意,这方面蒯通具有项羽的说客所无法具备的优势。当然蒯通对韩信的劝说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以至于韩信也有些怦然心动,说道:“让我考虑考虑。”见韩信久久未付诸行动,蒯通单刀直入来了这第二次的对话。这次对话的主题却是力劝韩信能赶紧作出抉择。面对这样的良机只要是有政治野心的人是难免不付诸行动的,即使是没有政治野心但是却有政治头脑的人也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认真地筹划筹划了。所幸韩信是个在政治上优柔寡断之人,更是个缺乏政治头脑的人,并未将蒯通的计策付诸于行动。最终蒯通也只能是假装疯癫脱身而离去。在此假若蒯通真的为韩信所信任,根本没必要为了脱身而如此伪装。不过还是让我们再来分析分析蒯通之谋,倘若他真能说动韩信三分天下有其一,那么中国将再次陷入一场规模空前的旷日持久的浩劫,三国演义的这段历史将提前于西汉时预演,中国将陷入何等混乱不堪的局面。可见不计天下苍生的逞口舌之快、恃才而谋实乃天下之一害也,这也体现出纵横家的一种人格上的缺陷,即所有考虑只是为了能施展自己的才能而已即使这样会使得生灵涂炭、天人共怨也在所不惜。好在韩信只是个军事天才而没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天下遂得以迅速地统一,黎民苍生得以安居乐业,此中国之幸,历史之幸。

四、蒯通的最后现身

据说在蒯通的坟墓前提着这样一句诗:九泉若解酬恩怨,不恨高皇恨蒯通。 

大意是说韩信如果九泉下有知,他没必要怨恨那个砍掉自己头颅的刘邦,反倒是要怨恨那个为自己出谋划策的蒯通了。其实韩信在其生前就已经开始怨恨这个蒯通了,这表现在他面临被处斩之机所说的一句话。《史记》上是这样记载的,韩信就要被处斩,却突然感叹万千地长啸道:“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妇女小子所蒙骗,难道不是天意吗!”

韩信早不说,迟不说,非要在临处斩之前说其实是很有深意的,他知道自己临死之前的话一定会被传到吕后的耳根子里去,到时那个远比刘邦更心狠手辣的妇人一定会置蒯通于死地。韩信这样打着他的如意算盘,仿佛吴起临终尚有急智一般。可惜的是他低估了蒯通的杰出的辩才。当蒯通被带到刘邦面前而不是吕后面前时,他已然知道自己有了生还的希望。且说刘邦听到吕后的嚼舌头,立刻派人捉拿蒯通,欲烹煮之,以解蒯通假手齐王杀死郦食其之仇。蒯通的口舌之利再一次发挥作用,首先他晓之以理,打了一个十分经典的比喻,说狗吠尧帝,非是尧帝不仁,只因为吠其非自己主人罢了,值天下大乱之际大家各位其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再次是动之以情,高祖问:“当日汝与韩信之言,究竟为何?” 蒯通道:“吾相韩信,言其面不过封侯,背则贵不可言。因说之背汉自立,则可三分天下也。” 高祖又追问:“然信有何言?” 蒯通长叹一声道:“韩信言:‘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见利而忘义乎?’” 总之,蒯通必须要使刘邦内心里深受感动,感到惭愧,眼睛里最好还要挤出几滴鳄鱼的眼泪。毕竟韩信是跟刘邦一起出生入死打过天下的人,果然,刘邦终于是眼泪开始在眼框里打转转了,只是控制着没有流下来而已。但是蒯通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务必要使刘邦心有悔意,面有惭色,要使刘邦对韩信那么悲惨的死----满门抄斩,三千多人,姓韩的,不姓韩的,妇孺儿童,老老少少,没有留下一个活口----如此干净彻底的死怀有强烈的忏悔感、罪恶感,回想起来觉得心寒,这样才不至于再枉杀他蒯通一人。蒯通于是又进一步说道:“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淮阴侯之功也。然彼竟不听臣言,心念陛下解衣推食之恩,而引军南下,败项王于垓下,交兵而归楚,劝进于汜水,迎陛下于陈,观此种种,岂有反心?嗟夫,昔日楚汉之命皆悬于彼,彼却毫无反心,今天下已集,且无权无兵,彼竟心生反意,而勾结陈豨,欲谋不轨,韩信真乃一愚人哉!”呜呼,韩信非要置蒯通于死地,而蒯通却不得不为韩信鸣不平,为韩信来喊冤叫屈,这难道不是一种宿命吗?最后蒯通质问刘邦道:“陛下欲杀尽天下之士吗?”刘邦此时方挥手说:“放了他。”

应该说刘邦其实并不是不想杀尽天下之士,蒯通之侥幸脱身非唯有才,也不是刘邦多多少少有恻隐之心,关键的问题在于他心目中的一大隐患韩信已经死了,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既然眼中钉肉中刺已被清除,君主也就能坦荡荡了,因此再多杀一人与少杀一人似无多区别。这才是刘邦能坦然地放蒯通一条生路的根本原因。

有许多时候,蒯通对刘邦的最后那句质问总会不由自主地萦绕在我耳边,我每每都在想为什么天下之士只能成为被枉杀的对象而不能为这个社会承认和正视,为这个社会所用呢?太史公在《乐毅列传》中曾言:“始齐之蒯通及主父偃读乐毅之报燕王书,未尝不废书而泣也。”我亦深有同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涂鸦童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云生云灭自在风点评:

蒯通在历史上是个神秘的人物,虽然才高八斗,辩才无双,但是其人其事却众说纷涌,史记未给其立传,汉书在史记基础上立其传也是言简意亥,寥寥数语,让人无法窥探其真面目,作者探幽发微,对我们认识这个作为大一统时代的唯一不二的辩士有很大帮助,的确好文.

文章评论共[4]个
文弱-评论

好文章,欣赏了!终于让我抢到一篇美文沙发,嘿嘿!at:2009年07月20日 下午4:13

涂鸦童子-回复可能只是篇漏洞百出的文章。 at:2009年07月20日 下午5:21

文弱-回复怎么会漏洞百出呢?你写得很好啊1 at:2009年07月20日 晚上7:35

涂鸦童子-回复其实我最佩服的还是自己的诗歌,可惜怀才不遇,啥时才有出头之日啊,有空看看我的博客azzzazzzz。blog。163。iyanyu。com at:2009年07月24日 晚上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