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烟台印象烟云子

发表于-2009年07月23日 晚上10:04评论-2条

(一) 天气 

公司里来烟的人大都不喜欢这里的天气,说烟台的天气好比女人的脾气,说变就变。女人善变,固然没人喜欢;天气却不同,转瞬即变的天气乐趣有很多。

无论春夏还是秋冬,这里天气永远都是变化无常。明明是阳春三月,暖风煦日,热的连外套都穿不住。第二天却可以陡然刮起大风,直刮得天昏地暗,大雨如注,穿着厚厚的毛衣还嫌冷。不过别恼,再过一天你一定可以看到碧蓝如洗的天幕。洁凈的空气加明凈的阳光,你会觉得自己仿佛是一只在轻柔水中自由游泳的鱼。幸运的话还可看到天幕之上的朵朵浮云,白白的一团随风而幻成各式的形状,你一定会懊恼自己的想象力不够,看不出那朵云的奥秘。雨后的风总是清新而柔软,闭上眼感觉风从身体间穿拂而过,如少女轻柔的素手。呵呵,没有昨日的疾风骤雨,哪来今天的天朗气清。人又何必去埋怨天气的善变,而不去享受这善变后的乐趣呢?

烟台的冬日是我最爱的季节,特别是有雪的日子。烟台靠海,冬日素来多雪。下雪的日子必定有风,素雪从天而落,风助雪势,雪借风威,纷纷扬扬,毫不热闹。雪来的快,去的也快,刚才的大雪飞扬,只需几分钟在风的吹拂下,漫天的乌云便会让出一角。如同一口深井,太阳光便从这井底深处洒落。这时天空中却还有雪花在舞,经由阳光的照耀,熠熠发光,如同漫天飞舞的水晶碎片。风来的如此快,不等你欣赏完这奇异的景色,又是幕云四合,将天空遮的不留一丝缝隙。纷扬的雪花在密厚的幕云中如飞花般倾落而下,迷了视线,如入梦中。若是看过幻城,你或许以为自己真的被带到了幻雪神山。天气虽无常,没有无常的变化,哪来奇异的风光?佛曰,境由心造。任他狂风骤雨,我自逍遥于天地,岂不乐乎? 

(二) 大海 

自小便喜欢有山有水的地方,于是填报大学志愿时便选了烟台。烟台可供游玩的山只有那几座,塔山,南山,烟台山,风光再好一点的便是离烟台有近百里的牟平昆嵛山。然而这几座与那些名山大川比起来自然失了颜色,烟台最让人喜爱的还是水。

第一次见到烟台的海是在学校报到时,出学校东门再横穿一条马路,便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了。初见大海没有想象中的惊涛拍岸,而是风波不惊的在海风吹拂下如同一个安然的孩子。当时已是初秋季节,风轻云淡,凉爽宜人,站在海边唯觉潮润的水气随风扑面而至。看到有人脱掉鞋子在海边浅水中漫步,一时好奇也顾不得形象,于是学他们一般挽起裤管,手提了鞋子进到水中。海水清而见底,开始还有点凉意,习惯后便觉舒适无比。水中偶可见到小蟹游动,有时或有寸长的成群游鱼自在穿梭。倘若静静的站立不动,鱼儿会围在你的四周,一不留神还会被它们的小嘴吻上一下。可是你只要有稍微的异动,鱼儿便会受到惊吓如离弦之箭般急窜而逃。在这舒适中便想,大海哪有传说中的恐怖?浪高千丈,风疾雨骤,不知有多少船只性命被其吞噬,难道这只是人们的想象.

第一次见识到海的可怕是在大一下学期,同舍友两人相约去游泳。去时风平浪静,艳阳高照,徜徉在碧波之上犹如儿时的摇篮。玩的一时兴起,便忘记了时间,待到发觉时已处于涨潮的时刻。虽算不上巨浪,也足有一米多高,一浪袭来身体便被抛起复又落下。害怕之际,于是匆忙游回岸边,再回头瞧时才发现浪并不大,只是在海中感觉恐怖而已。在岸边观赏时,忽又想起弄潮儿的勇事,觉得能征服海浪一定极有成就感。遂再相约趁着浪不甚高,风也算平静,何不学一下弄潮儿到海中一试。于是再次入海,这时浪已比上岸时大些,浪涌起时可高过头顶,待浪一过海水旋即退回,只不过没膝而已。摸清了海浪起落的规律,便随了水势在水中沉浮。舍友一个不慎被浪冲倒跌入水中,潮落以后才露出头顶,于是大呼,吾死而复生矣。感觉舍友说的好玩,也故意沉入浪中,果真有重见天日的感觉。

骤雨初过,天空晴和的日子海是最美丽的。远处望去海天一色,尽头处交接在一起,无边无际。蓝色的天幕如一大块蓝丝绒,碧波不惊的海面在丽日的照耀下似一块巨大的水晶。若是晚上,还可见一轮明月倒映水中,让人想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句。风起云涌的天气里,海是最具气势的时候。巨浪腾空,暗云涌动,海面如愤怒的野兽般低吼。此刻便知人类的渺小,自然的伟大。许多人都埋怨海的无情,无情的哪是海,无情的只不过是风浪而已。

(三) 幻云 

自幼喜欢轻灵的东西,譬如落花,飞絮;又如浮云,轻烟。总觉得它们恍若无物,随风而行,是世间最为自由的东西。烟台最为变化多端的要数天上的浮云,无论何种天气,在海风的吹拂下总是可以幻成奇妙的形状,我称之为幻云。

晴和的日子里,浮云大多是纯洁的白色,有时聚成团状,有时则如丝如缕,或是扯成一片薄纱。团状的白色浮云往往只有雨后初晴的日子才会出现,或许是地面的雨水经明丽的的阳光照射蒸腾到空中形成的。这种团状浮云往往是最干净,最为白洁,没有丝毫的脏污感。白色浮云衬在蔚蓝的天幕之上,随风而化,像是观看一出奇妙的皮影戏。这种朵状白云存在的时间不长,往往半日的时间就会被海风吹散。吹散后的浮云常会被扯成一缕一缕的,如同丝质的轻纱,薄而透明,又似轻雾,飘渺而朦胧。成片成片的云层也是常见的,里面往往会掺杂了灰的杂色,如同阳光透过枝叶照在路面的斑驳阴影。这种云没有太多值得观赏的地方,最好看的时候不过是被风吹成鱼鳞的形状,有时还若一件灰色长衣覆了整个天空。

天气阴霾的日子,云多灰黑色。特别是冬日多风的季节,云的变化更是无常,于我却是赏云的最佳时候。可惜很多人都不喜欢烟台的冬日,或许是怕冷的缘故。在我感觉,烟台冬日的风并没有那么不可理喻,虽然大还不至于厌烦。灰云多厚而重,给人以大气沉重之感。云层堆叠而起,向海边望去,尽头处如一节通天之梯直入天穹。在学校时我最喜欢站在宿舍走廊的玻璃窗前望海面的风气云涌,很多时候自己的灵魂常常随了那通天的梯子不知游向何处了。云多黑色的时候,海面的云层起伏错落,如一副精美的水墨山水画。不细看是时又以为是真的山水,层峦叠翠,险峰异谷,置身其中恍若隔世。

很多人或许会惊奇,真的有如此好的景色,我怎么没有看到。其实看到与看不到全在一个心字,你若用心,自然会有奇异的风光。倘若心为生活所累,每日为了杂事而烦恼,即便风光再好,不也是如入牢狱,毫无乐趣可言吗?

(四) 特产 

烟台最出名的特产应该算是海产品,可惜我从小便不喜欢吃肉,基本上算是一个素食者。再者,海产品里那些海参,鲍鱼之类的补品也不是我这类小人物可以消受的起的。唯一吃过的新鲜海产品是海蛏。海蛏是生存于岸边沙滩里的一种软体贝类,壳成竹叶状。挖蛏时需准备一个顺手小铲,一包食盐。抓蛏的方法是跟海边渔民学的,先在退潮后的沙滩上寻找蛏眼。找到蛏眼后将手中小铲用力掘去,若是有海蛏在里面就可以看到了。不过这时千万不可用手去抓,而是将食盐撒于洞口,这时海蛏便会自己钻出沙泥。倘若没有食盐,而仅靠小铲去挖是绝对捉不到的。海蛏虽然是蚌类,其土遁的速度远远超出你的想象,或许这就是造物主的奇妙所在。海蛏仅挖过一次,总共有三十几只,只是人太多,一人只吃了几只而已。吃的方法也极简单,剁一些姜末,然后倒入食醋。将吐沙完毕后的海蛏放入锅中清蒸煮熟,用筷子夹住放入姜汁中蘸食即可。味道确实鲜美无比,可是我觉得将鲜活的海蛏活活蒸死有些残忍,以后就再也没有去挖过。

烟台最出名的水果莫过于苹果,而烟台苹果最好吃的又属栖霞。常看一些文人传记,忘记是那本里面了。说徐志摩在青岛大学授课时便拿了一个烟台苹果,待向学生们展示完这个色香俱佳的苹果后便大口吃起来,边吃边赞苹果的味美。烟台苹果我吃的不多,倒是第一年毕业便有幸在号称苹果之都的栖霞谋到一份工作。小城没有太多的工业,大多数人以种苹果为生计。我所在的公司恰处在东郊,去时正值苹果花开时节,满山遍野的花香熏得让人心醉。苹果在秋日成熟,果农家会藏贮的可以留到来年初春。每年苹果成熟季节,栖霞都会举办一个盛大的苹果节。苹果节上必会挑选一些大个上好的苹果用线或竹签穿起做成各种形状,到最后难免要废掉,可怜这些农民辛苦的结晶就这样成了垃圾。在栖霞的那个冬天我们吃的苹果都是免费的,几乎每个当地同事家中都有苹果。虽都是些无法卖出的残品,却仍是汁甜味美,是别处无法匹敌的。

烟台的另一特产是大樱桃。五月正是樱桃成熟的季节,我没见过樱桃是如何生长在树上的。听当地人讲,樱桃将熟的时候挂的满枝都是,个个红里透紫,煞是好看。可惜我没那个眼福,只吃过几次。据食谱介绍樱桃含多种维生素,钙、铁的含量比苹果高出十几倍,是上好的补品。只是太贵,一般人买不起。我还算有幸,有个当地的朋友,樱桃成熟季节常会带些不好卖的小樱桃给我吃。樱桃的口味并不是与大小成正比的,相反,个头愈小的樱桃口感越好,入口酸甜适宜,满口生津。大些的樱桃则是用来卖的,人们总是喜欢大而美的东西。然而大并不代表着好,只是人们喜欢而已。

(五) 书店 

每到一个地方,我最先寻找的就是书店。自小喜欢读书,到了上大学的时候更是爱书成癖,看的倒不多,却止不住自己买书的欲望。

到烟台遇到的第一个书店是学校里的英才书店。店主开了两家分店,其中一家设在宿舍楼下的超市里,地方不大,只有十几平方。店中卖的多是些辅导教材,再者是一些杂志,种类还算齐全。除了书,店中还卖一些cd,磁带唱片,另外租售一些武侠玄幻小说。我不是一个爱学习的人,所以大部分时间是靠看一些杂志,闲书来打发。遇到口袋比较紧的时候便去小书店中当一回看客,只要时间不是太长,书店主人自然也不会抱怨。小店的第一任主人我已经没有印象了,大概只在书店干过半年时间。至于书店的第二任主人我却很熟悉,因为她已经成了我的老婆,现在还应该叫未婚妻。第一次在书店看到老婆时便觉得这个女孩很特别,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后来借着买书,看书的理由与老婆相识,再后来老婆挡不住我的攻势,只好乖乖投降。古人怎么说来着,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便是这傻人傻福的书呆子。

与老婆相识后为了避嫌就很少再去那个书店,而是转向校外的席殊书屋。席殊书屋是全国连锁,在烟台的却只此一家。书屋中的文学类书籍最多,还有一些特价书出售,很受学生们的欢迎。每次去书屋总是同社长一起,一来是因为他有一张可以打折的会员卡,二来社长比我还嗜书,不叫他一起去,回到宿舍后就会公报私仇,那时我只有打扫卫生的份了。

买书最好的去处是三站旁边的新华书店。三站是烟台最出名的批发市场,各种杂货,衣服,家电,书籍均可在三站找到批发地。这里单讲书店,以后若有时间可以好好讲一下三站的其它东西。新华书店位于长途车站和火车站中间,是烟台规模最大的书店。书店分四层,一到三层是全价书区,第四层是半价区。现在的书籍价格越飘越高,看书的人多买书的人少。每到周末,一到三层的楼梯上总是坐满了读书的看客,其中以中小学生为多。对于我们来说买书自然是到半价区淘宝。记得大一大二的时候,每年的五一、十一新华书店都会租赁一处宽阔场地举办半价书市。每次书市都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堪。虽然淘书不易,我和社长却是必到之客,一上午逛下来总可以淘到几本好书,不过付出的代价是接下来的几天填不饱肚子而已。从大三开始新华书店在朝阳街附近租了一处大厦的一二两层专开了家半价书店,于是每个周末都有了好去处。半价书店开了两年,前年大概因为北马路改造半价书店不知搬向何处,现已无踪迹可寻。大学四年我的大部分杂书是在半价书店买来的,现在再想去买这种即便宜又实惠的书不知到哪里去买了。

(六) 夜市 

不喜欢白日的喧嚣,却喜欢黑夜的宁静,相信很多人都是如此。因为喜欢夜,也自然喜欢上了夜市。记得第一次逛夜市是在家乡读高中的时候,在一个夏日的夜晚。一个个小小地摊之上的各式不同的小商品无一不带着新奇,吸引着我的好奇心。买不买东西倒是其次,那种夜色朦胧,人声喧嚷中独特的宁静最为喜欢。总之,夜市是一个奇妙的地方。

第一次到烟台时住在长途车站旁边的招待所里,晚上独自偷跑出来闲逛。从长途车站出口左转,向前行约500米左右是大润发超市,这个地方还是夜市的边缘,散碎的摆着一些小摊。再往前走经过一个路口才是真正的夜市,三站的夜市很大,几乎所有日常生活需要的东西都可以见到。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友谊广场附近的书摊,其它的一概吸引不了我的兴趣。夜市的书摊上盗版书居多,偶尔的几本正版书也多是年代久远的一些红色书籍,鲜有问津者。我却很满足于地摊的盗版书籍,其一我没有钱,想买一本正版书籍只能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二对于一个喜欢读小说的人来说,盗版书已经足够了,毕竟是为了读书时的那份乐趣而不是一字一字的做学问。三站附近的夜市后来便去的很少,偶尔去一次也不过是为了寻找出来时那份久违的心情。去年听说夜市搬迁了新址,又因参加了工作懒惰不少,那里的夜市就再也没有去过。

后来到了大学,学校旁边就是一个小小市场,到了晚上便成了夜市。这里的夜市要小很多,卖的多是些衣服,水果,小吃之类的东西,当然这里也有我最喜欢的书摊。夏日是逛夜市的最好时节,各种水果摆满了小摊,各种小吃也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每当暮色已深,暑气退去,可以携了女朋友的手到这里买点水果再来几串烧烤。然后坐在旁边草坪广场上边吃边聊,很是惬意。若是没有女友相伴,则可以约了舍友同行,同样是水果烧烤,外加几瓶啤酒,一起饮酒高歌也是一番情趣。这里的书摊除了买还可以租赁,交十元钱押金就可以随便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带回去品读,租金一天一毛,很是便宜。不过我不喜欢租书,总觉得书还是读着自己的舒服。兴近处还可以拿笔圈圈点点,加两句评语,租来的书却得完璧归赵,不敢乱来。若是有心,这里的书摊有时还可以淘到几本好书,记得沈从文先生的一本《边城》就是在这里买的。大学里的夜市几乎是每周必去,看着熙攘的人群心就会变得很安静。现在想来已是几年前的事了,前几日去大学时看到旁边正在拆迁改建夜市大概也没有了。

毕业之后来到烟台开发区,租住的地方恰好靠近夜市。夜市依然不大,卖的东西也依旧是些日常用品。可是每次去夜市除了买点必需品之外,再也找不到上学时那种宁静的感觉。有时在夜市的人群中穿梭会想,是不是自己已经老了,还是生活的繁琐让自己失了那份心境?时间长了还是会去逛一下夜市的书摊,却再也不去一大堆书中翻检。即使偶尔看到一本自己喜爱的书,也只是短暂的兴奋过后淡淡的离去。不想再买,读了那么多书又有什么用?还不是一样得为了生活每日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一天又一天,直到自己老去。试想若是等到自己满头华发,步履蹒跚时是不是也像现在看到的老大爷老大娘眼中的夜市一样只是一个菜市场而已。或许那时还是那么喜欢夜,却不再有逛夜市的闲情了。

(七) 公交 

烟台分为五区,现在政府大力提倡加快五区融合,公交自然是首要发展的项目。交通方便才能加快融合,自然也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对与富士康烟台园区的同仁来讲最为熟悉的公交线路非206莫属,甚至于在某个时间段206都可以成为富士康员工的专用公交车。去年八月份,开发区公交公司又增加一条210公交线路,从金沙滩公园至富士康园区。外租员工大都会选择距离这两条公交线路近的小区租房,方便坐车。不好之处在于每天坐车的人太多,特别是夏天的时候,车厢里混合着各种气息令人难以忍受。

从开发区有三路车可经过市里,21路,23路,27路。其中21路的终点站是塔山,周末喜欢爬山的人可坐21路直达塔山游乐城。不过塔山是收费的,一人三十。倘若经济紧张,可以乘23路车到南山游玩。风景虽不及塔山的秀丽多姿,倒也绿树成荫,曲径通幽。特别是通往山顶的一道石阶,每阶石台之上均刻录了历史上这天所发生的大事记。边爬山边浏览所记史事,仿佛踏着历史前行,也算不错的享受。若到市里购物,乘21路车在科技市场站或是北马路站下车即可,旁边就是三站市场,大部分需要的东西都可买到。

23路车是发往汽车东站的,途径工商学院和烟台大学,喜欢到学校体验一下学生时代的可坐此车,全程票价2.5元。27路车开往黄务方向,途径机场路,坐飞机的同仁可乘坐此车到黄务下车再该打出租去机场。

其它几区的公交线路繁忙的也仅是几条而已。从市区到福山,31路车最为拥挤,小偷也多。我的第一部手机就是在31路车上被偷的,当时心疼的不得了。莱山到市区的公交线路属10路,17路最多。10车被称为阳光巴士,17路被称为沿海观光旅游车。因这两路公交经过烟大与工商学院,每到周六周日便很少会有空座。记得几年前17路还是双层大巴,最喜欢坐在顶层的前排,透过宽大的窗玻璃,随着汽车的行驶观赏外面的海上风光。阳光透过玻璃照在身上,有种幸福的味道。17路沿海边而行,途径栈桥,东炮台,月亮湾,第一海水浴场,烟台山。若是体力充沛,可从栈桥下车,沿海边一路走去,直到烟台山顶。外地的朋友若是到烟台旅游,最适合坐17路车观看海边风光。10路车主要经过南大街,喜欢到市里购物的学生多爱乘坐。

烟台五区中距离芝罘区最远的属牟平。原先从市区到牟平是没有公交线路的,所行客车归牟平公交公司管。从去年起改为公交线路,车次有所增加,车票有所下降,很受欢迎。从市区到牟平分两路,一条是滨海线,一条是成龙线。滨海线沿滨海路而行,途径烟台大学东门,中国农业大学烟台分校,莱山apec工业园等地,沿途也可观赏海边风光。到养马岛游玩的人可乘此路车到盐滩下车再改乘牟平发往养马岛的公车就可以到达。养马岛传说是秦始皇养马的地方,岛上风光还算秀丽。成龙线经由牟平开发区到达牟平长途车站,途中有些荒凉,不过车行驶的很快。上大学时,我曾独自骑了自行车花两个小时的时间去牟平看在那里工作的老婆。现在想想已经没有那种精神了,有公交自然坐公交车省力气。

总体来说烟台近年的公交发展速度已大大加快,既方便了市民出行,也为外来旅游观光的客人提供了便捷,期待烟台将来更好的发展。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烟云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烟台和青岛一样,
美丽的风光,波浪翻滚的大海,
让许多人流连忘返。

文章评论共[2]个
爱耳儿-评论

沙发!at:2009年07月24日 凌晨0:02

文清-评论

一枚绿叶在你眼前飘扬,带着山野的馨香,云天的寄托,盛夏的梦想,归途的舒畅,轻轻捎你一份安祥!问候夏安!at:2009年07月24日 上午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