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我在一家服装专卖店做送货员。我骑着单车穿梭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单车上有时带着大大小小的箱子,有时是大大小小的黑色塑料包。我很努力的工作,只为了那份微薄的薪水能稍稍改变贫困的家。我从来都是开朗活泼的孩子,即使在那样炎热的夏天里晒成黑妹,即使我的同龄人还在学校里青春懵懂,即使我多么想哭的时候还不能说出来。
作为送货员,我只能在专卖店门口坐着,等着手里的小灵通随时想起,然后快马加鞭的从一个店奔向另一个店。那段日子其实单调的很,冗长而昏昏欲睡的蝉鸣,来来去去的汽车人群,忽然而至的大雨,无处藏身。
但十七岁的我怎么会为这样的单调而忧伤呢,我会跟街边的算命大爷聊天,跟清洁工阿姨搭讪,常常会惹的他们哈哈大笑,然后继续我枯燥的工作。
我也有我的小秘密,青春期小女孩的秘密。那个秘密让我一直对距离专卖店不远的书店心生暗恋。我停留的时间最长的地点,那个书店有个很好听的名字,万叶。大概是一万片叶子托起的书的海洋。
那时的我对任何事都还懵懵懂懂,关于自己的小秘密也不是那么的清清楚楚。但我对万叶书园的热爱却超过了所有同龄人对衣服对时尚的那种爱。很多时候,我在那里看书,常常忘记了送货。口袋里的小灵通不停的响,我却一点也听不见。常被那些在豪华商场里买衣服的大姐姐们抛白眼。因为,我只是个送货员。
那里面有我向往的生活,有我喜欢的作家,有我钟爱的干净的木地板。
明晓溪,可爱淘,饶雪漫,姚鄂梅……我像刚刚从农村出来的傻妞一样,满脸的欣喜满脸的茫然满脸的无知。
上帝有意安排一些事,你是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的。那一年,我知道了姚鄂梅。她那本《像天一样高》变成我写作的启蒙。开朗又独特的小西,英俊的世俗的阿原,苍白的落魄王子康赛。直到现在,我仍然愿意在一个人的时候静静翻开,重复那个像天一样高的理想。
书本的背后是一些人对书的评价,有网络作者无衣说:我们曾有的理想,就像天一样高。理想也是分物质和精神的,或者兼而有之。我们挂了个软梯,一步步地爬,一步步地登,就是不敢回头张望。爬得越高,越不敢回头。爬得越高,越觉得自己应该继续爬。文学杂志编辑马系说:海子在他的著名诗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描述的情景:“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从明天起和每—个亲人通信……”不正是小西和康赛一心想要攀越的“像天~样离“的理想境界吗?这个“明天”,很可能是遥不可及的未来,是远离凡俗尘世的某种象征。但我宁可相信它是真实的,能够超越时空而存在。我想说的是,小说唤起我的不仅仅是对往事的追忆,对逝去岁月的黯然神伤,更是对未知生活探询的欲望。
我爱她纯净清透的文字;爱她潜移默化的忧伤,将人推到一个角落里,让人不得不哭;我爱她对生活对命运无限的热爱又无限无奈的涩涩情怀。
有人说,你喜欢一个作家的书,是因为她讲出了你想讲却没有讲出的话,是因为她的思想里某些地方与你产生了共鸣,她的灵魂深处的某种感觉你也有过。姚鄂梅,就是如此。
从来没有对一个没有见过面的人如此依恋,单单凭着这样一本书,这样的一本小说。
一开始,我觉得自己像小西,后来又觉得像康赛,最后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更像阿原。从头到尾,我看这本书有二十遍不多。许许多多的作家里,我唯独爱她。像当初我爱橱窗里沙绒的毛毛熊一样,日思夜想。想象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多大的年纪,吸烟吗,喜欢喝什么味道的酒,是否真的去过新疆,还在什么地方逛游过,喜欢什么电影,是不是常常看偶像剧等等。
后来的时间,老公帮我在网上找了一些她的资料。我才渐渐稍微了解一点。
她的自述里,我喜欢那句话:有一种情形至今记忆犹新,当我阅读他们的作品的时候,巨大的激动与喜悦让我一次又一次中断阅读,我不得不将它放在一边,心潮澎湃地拿起笔,动手写起自己的作品来。那时候,写作对象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片未曾开垦的原生态森林,我不假思索,大刀阔斧,乱砍滥伐。我有过一些好的收获,也留下了很多遗憾。
很难形容当时看到这段话时激动的心情,简直就是另一个我的翻版,那个十七岁懵懂无知却保存着作家梦的我。
我的理想,在我二十周岁的生日之前我已经足够清楚了。并且我一直以坚定地步伐前进。那个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陶乐,那片广阔无垠的棉花地,瓜香满地的新疆,那场让无数读者都遗憾的爱情故事,促使我一点一点成长起来,并且一直茁壮,不怕任何风吹雨打,坚强又坚定。那个像天一样高的梦想,会是我一直一直不变的目的地。
在逐渐了解了一些信息之后,我开始慢慢平息下自己的心情。我开始看更多更多的书,开阔了更大更广阔的视野。我学会了让自己冷静,不急躁。《金蔷薇》是她在自述里提到的一片散文,是俄国作家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故事里最经典的一段话至今我依然记得:每一个刹那,每一个偶然投来的字眼和流盼,每一个深邃的或者戏谑的思想,人类心灵的每一个细微的跳动,同样,还有白杨的飞絮,或映在静夜水塘中的一点星光,都是金粉的微粒……用几十年的时间来寻觅它们,不知不觉地收集起来,熔成合金,然后再用这种合金来锻成自己的金蔷薇——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或者长诗。
每个人的理想都不一样,但是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每一个人又如何不像老沙梅收集金粒一样。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能够支持一个人以坚定地信念走出他的理想?我说不出来准确的答案,但如我一样,那肯定是上帝刻意的安排,无法拒绝。
这样的一个书名,在某个合适的时刻里激起一个少女的理想。然后悄悄带领着她走入那像天一样高的境界里,有意无意的。
那年的夏,蝉鸣炙热,我梳着短短的小发髻,穿梭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此刻,我的泪水定格在,那幅飞鱼的书的封面上。
-全文完-
▷ 进入一束栀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