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哭闹时,父母总对我们说:“再哭,狼来了吃你!”于是,我们便相信真的狼会来的,不再哭了。
长大后,当我们再次用同样的话对哭闹的小孩子说:“别哭了,再哭狼来吃你。”这时候,小孩相信狼会来,而我们却不再相信真的有狼出现。
成长的岁月,我们在信或不信之间重复着、思考着、成熟着。我们信天地间有着真、善、美,它让我们曾经多少次为此而感动着。我们又不信尘世之间只有真、善、美,因为视野所及的假、恶、丑,又让我们明白尘世间的林林种种与变幻无常。
俗话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可为何我们信时,而最终的结局总与我们的意思背道而驰、相离甚远?我们不信时,可生活总会给予我们太多滑稽的玩笑,又总是乎于我们意料之外。
我们相信亲情血浓于水,无法分割,而现实中的太多事例,又让我们体验到亲情淡如水,甚至形同路人之间的擦肩而过。曾经,我们相信爱情浪漫、温馨、甜蜜,可是,可是,面对世间一次次爱情的堕落、变质、蜕化,我们又不再相信爱情出现时,那份所谓的山盟海誓与铮铮承诺。我们相信友情的真诚与友善,可不经意之间,我们又于友情里受到深深的伤害、欺骗、背叛。
我们太多心存的所谓相信,是因为我们对美好的事物总充满期待与渴望,或者自我的心中坚守不移的给予一个答案。而我们的不信,皆因现实变幻之中太多的期望与意愿,总与我们心中憧憬的格格不入,让我们心中残存的一点信也变得迷茫与困惑。
曾经不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别人给予自己“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时,我们信了。曾经不相信人生的风雨与苦难,当我们行走中一路跌跌撞撞时,我们信了。曾经不相信人能登天,现在人类一次次真实登月,我们信了。曾经不相信“会当凌绝顶,一览从山小。”当自己真正站在山顶振臂一呼时,我们相信了……
信,或不信,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答案或者定位。在信与不信之间,原本就是我们经历行走之中,给予自己留下的感受与思考,然后在前后对照与比较里,内心深处自我给予人或物,一个清晰、明确的投影罢了。
不信,是因为事事如谜,让我们猜测、疑惑、彷徨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雾。
相信,是因为事事有了答案,让我们体验到“事实胜于雄辩”、“柳暗花明又一村”。
信,或不信,不经意的充斥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这旅,不离不弃。因为不信,生命之中便多了太多的谜,等待我们去真实破解与诠释。因为信,是在于我们行走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执著,一次次真实的寻找到答案与谜底。
昨天是历史,无法回归更改;今天是现实,只有真实面对珍惜;明天是未知,给予憧憬与渴望。人生,其实就是不停的破解谜,又不停的创造着新的谜。在信或不信之间,我们才明白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
曾经相信“人定胜天”,可面对自然无数次毁灭性的灾难,我们又束手无策、无计可施。曾经相信“眼见为实”,可后来才发现原来自己的眼睛也能欺骗自己。曾经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而面对现实阴暗、丑陋、卑鄙,我们心中最美好的幻想却被击得支离破碎。曾经相信“于人为善,于已予好”,可“农夫和蛇”的故事又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无奈与难堪……
事事相对而非绝对,信或不信交融里,太多的思考与疑问,就这样深深的入驻我们的脑海,一路伴随着我们长大与成熟。无数次与其对视中,留下太多点滴印象,让我们沉吟、深思、回味……
2009、08、02
-全文完-
▷ 进入依窗听风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