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亲情如灯
5、爷爷的铁锤
爷爷是一个石匠,在我们那个乡村特别有名。他像孔子一样“弟子三千”,收了许多徒弟。在我小时候,每逢新年过节,总会有一些年轻或者年老的人提着礼物,到爷爷家来拜年。爷爷就会笑呵呵的迎接他们,并吩咐奶奶“快,快,给他们倒杯茶。”
记得那时,爷爷家里有许多打石头的工具,如锥子、墨线、铁锤等。我最喜欢跑到爷爷家里,找出爷爷的铁锤握在手里玩弄,铁锤沉甸甸的,我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举起来。有时我也学着爷爷的样子,假装卖力的吆喝着“吗也那哦也,哈!”,以为自己就是一个石匠了。但是,因为不小心我被铁锤砸了,手指流出鲜红鲜红的血。爷爷看到后,一边骂我不要乱碰他的铁锤,一边慌忙地找包扎的纱布和消毒药水。
包扎完之后,我倒在爷爷怀里,认真的听爷爷给我讲故事。爷爷告诉我,他年轻时学习了石匠这门手艺,于是带着工具走南闯北。他说,当初他可神气了,在我们的乡村打石头打得最好,许多人都慕名来拜师。爷爷还说,奶奶就是因为爷爷手艺好,才嫁给了他。爷爷说到这,嘴角处露出自豪的笑容。爷爷又说他当过兵,打仗时武器很少,每两个人才有一杆步枪,子弹只有三发。爷爷他们子弹用完后,就用铁锤砸小日本得脑袋。爷爷说,很多坏蛋都死在了爷爷的铁锤下……
爷爷那时很早就出门,他去给别人打石头、修房子。每一次爷爷回来,都会从外面给我带些好吃的,比如花生、豌豆、或者一个荷包蛋。而幼小馋嘴的我总会在夜幕来临时,站在院子外等爷爷回来,等着他带回可口的荷包蛋。有时,我等不到爷爷,我就会埋怨他,爷爷于是便抱着我,呵护的安慰着:“我的小孙子,都是爷爷不好,爷爷下次一定早点回来啊,别生气了,乖孙子。”
现在,爷爷很少出门了,找他打石头的人也越来越少。过节的时候,来给爷爷拜年的徒弟也零星的只有几个。爷爷常常一个人坐在院子外的石头上发呆,他的眼神灰暗灰暗的,我隐约的可以看到他眼中无以言语的忧伤。而那沉重的铁锤,也被爷爷牢牢的锁在箱子里,再也没又被拿出来。
看着这一切,我清醒的感觉到,爷爷的石匠职业,正在随着社会的进步慢慢消失。但是,在我心中,爷爷还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爷爷,他的铁锤也一如我幼时感觉的那样沉重……
2006年12月
6、奶奶,何时报答你的爱
国庆节回家呆了几天,没什么做的,整个人浑浑顿顿打发百无聊赖的日子。到5号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便要提前到校。奶奶听说我要走,执意要我留下来吃完午饭。她早早的便在厨房里忙着,我依稀可以听到铲子铲锅的声音。
这是一顿丰盛的午餐,农村该有的好吃的,似乎都被奶奶端上了桌。奶奶一边拿着勺子为我舀汤,一边为我添肥都都的回锅肉,一边还说,“乖孙子,多吃点,长好身体好好念书,将来吃国家粮……”我看到奶奶花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才猛然间发现奶奶真的老了,她的手指似乎不能自如的弯曲了。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大概只有10岁的样子吧,爸妈都到外地打工去了。那是一个夏天,烈日照在地上似乎要把地面烤成饼子。我生了水痘,背上,胸上都长满了一个又一个水泡,鼓鼓的一碰就会裂掉,裂掉之后是剧烈的疼痛。奶奶便抱着我到处求医,她在医生那里给我买了一种蓝颜色像墨一样的药水,用小棉团沾上在我的身上擦,擦过之后我的背就会凉凉的很舒服。我依在奶奶怀里,对奶奶说,“奶奶,你给我买白面粉好不,把面粉铺在席子上,我躺在面粉上睡觉,这样背上的小水泡就不会破,那样,我就不疼啦。”奶奶总是一个劲的答应着我“好好好,我的乖孙子,我给你买。”最后奶奶没有给我买白面粉,而是在那一个个晚上,奶奶总是拿着一把扇子,一边扇着我身上的水泡,一边给我唱着动听的歌哄我睡觉。那个夏天我就在奶奶的歌声睡着的……有几次我半夜醒来,我会看见奶奶在我的床边睡着了,她的手里仍旧拿着那把破旧的扇子……
吃完饭,我开始收拾东西,奶奶来到我跟前,显得有点神秘,她拉住我的手,悄悄的对我说,“乖孙子,过来,我给你看样东西。”于是我跟着奶奶走到一个稍微隐蔽点的角落,心里正猜测奶奶要干什么。奶奶轻轻的从包里拿出一个用布叠着的袋子,她一层一层的展开,原来袋子里面包着的是一张张有点皱了的人民币。奶奶拿出一张50元的塞在我的手中,对我说“乖孙子,这是奶奶给你拿去买好吃的啊,你收下。”我的手突然变得僵硬起来,我推辞的不接这钱,对奶奶说“奶奶,你自己拿去买吃的,你要补身体。”奶奶听到这话,似乎有些生气了,她使劲的往我手里塞钱,嘴里还说着“乖孙子,你不拿钱是不是要伤我奶奶的心啊,拿住,听话,不然我就不高兴啦。”我隐约的感到奶奶像一个孩子。我不知道怎样去拒绝奶奶的好意,我的眼泪在眼角处打着转,我在心里想,奶奶啊,你知道吗,你对你孙子的爱,我什么时候能够报答。
收拾好了东西,我便背着包往镇上走去。奶奶送了我很远,她嘴里不停的叮嘱我要好好学习,以后争取吃国家粮。
渐渐的奶奶身影消失了,我坐在了开往城市的车上。我看了看窗外,无意间发现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用独轮车推着一个头发全白的老人走在路上,我想这个老人或许是病了,她一定是小伙子的长辈,也或许是她的奶奶。
7、父亲(背影)
父亲是一个严肃的人。幼时,我身上的伤痕便是见证。我并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我总是犯错,比如和院子的小朋友一起去偷隔村的橘子,被没收了衣服。和邻居的妹妹玩新郎新娘的游戏,把她的脸上画满了彩笔画。比如放学后不回家到小河捉鱼,弄脏了我刚买的衣服……这些事都让我有了疼痛,父亲会拿一根竹条狠狠的打我的手掌,直到我知错为止。
我含泪的看着父亲,他总是背对着我,不让我看清我在哭喊之后他脸上的表情。那时我想,他会因为这而心疼吗?
后来父亲和母亲一起到外地务工去了,丢下了我和弟弟。那时我还天真的认为这是上天对我的恩赐,以后我再也不会忍受皮肉之苦。可是谁曾想到,过了不久,我总是想起父亲来,而弟弟半夜醒来的哭声更增加了我的想念。夜晚,弟弟问我,“哥哥,爸爸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们了?”我不知道怎样回答,我只抱着弟弟的肩,安慰着弟弟说,“弟弟别哭,爸妈到外挣大钱去了,回来的时候会给你买糖糖。”“真的吗,哥哥?我把我的糖也分给你吃。”弟弟期待的看着我眼睛,两只小手拉着我的手掌。仿佛在等我说出一个肯定的答案。“真的,弟弟,相信哥哥。”弟弟听了我的回答,伸出手抱着我胸脯开始闭上眼睛,我想他在梦里一定遇到了父亲,一定看到了他的背影。
再后来,我开始变得很坏。老师说是因为我没有大人管教的缘故。我学会了抽烟,喝酒。我还借故罗索低年级的小孩。中午午睡的时候就和一些不爱学习的同学到坟林打牌。再后来,因为一个件小小的事情,我用刀子把一个高年级的同学给捅了,流了许多的鲜血。学校通知我的家长务必回来。于是父亲带着疲惫的身体从那几千公里的繁华城市回到家乡。我以为他会用比童年更为严厉的方式惩罚我,可是父亲没有。他回来后处理了我的事,便送我到一所最好的中学读书。那已经是初三的下学期,父亲没有外出,当了我的陪读,为我做饭。一天晚上我自习回来,推开门看到父亲站在洗衣台前弯着身体为我洗着衣服,我看着他的背影在月光下被拉得很长很长。那一刻我的眼角湿润了,我想我该拿什么去报答他呢?父亲这时转过身来看了看我,说,桌上有苹果和牛奶,快去吃吧。我转过了身,我的影子像冬天里的石头变得沉重起来。我的眼泪汹涌成河流。
而现在父亲比以前老了,背也微微有点驼,他那洁白的脸庞开始有了皱纹。每一次我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里不禁酸楚起来。
8、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个朴素善良的女子。从小到大,我没有被她打过一次。她唯一对我的惩罚便是大声的呵斥我几声,这几声中连几句骂人的话都没有。我不知道母亲对我为何那么温和,或许是因为很小的时候便外出,对我的一种内疚吧。
母亲一生辛苦,做着劳累的活。每天缝缝补补,给人打窗帘,换拉练,卷裤脚边。这些活便是她每天的工作。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每年暑假我都会到她那边去,和母亲住一段时间。我明显的感到她脸上的皱纹像槐树皮上的条纹,一道一道的深陷了下去。她的头发也更为枯黄和干燥。每一次我坐在母亲的身前,母亲总会对我说,孩子,你要好好读书啊,我这样辛苦的工作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你将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我听着母亲的话,喉咙里开始长出一团又一团棉花,这些棉花让我窘息。
我从小每到热天就流鼻血,吃了很多的药都只能管当时的那一年。第二年这毛病又犯了。我的母亲为我问了许多的偏方,可是效果却不太好。一次母亲听一个卖海鲜的老太婆说,给我炖一种鱼吃,不要放任何的作料,盐糖都不要放。母亲听了这个话像拾到了宝贝似的。于是我的锅里多了一尾鱼。可是我后悔当初因为那只鱼太难吃而没有咬上几口就偷偷的倒了。现在想来,觉得自己很对不起母亲。
母亲今年病了,得了胃溃疡,很严重。已经吃了几个月的药了,病情并没有大的好转。我不知道怎样安慰母亲,让她的病快快好起来。我看了许多关于胃病的医书,可我却不能找到一个良方来减轻母亲的痛苦。于是我只能在电话中对母亲说,妈,你的病很快就会好的,在你50岁后你要享福。那时我要好好报答你。母亲开始轻轻的笑了起来,孩子,我不要你的报答,我只希望你以后的日子过得好!她的笑声就像春天里的湖泊,起了水晶般美丽的波纹。
母亲今年有44了,可是她却没有享过一天福。我对我母亲承诺过,在她50岁的时候我会让她开始享福。我想我会做到的。因为这一年又一年的时光已经切割了我的青春,我就已经是一个壮年,在泥泞的雨中走向幸福。
2007年6月
9、想念妈妈的粽子
(发表于《达州晚报》、《河南晚报》)
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我好怀念儿时那香喷喷的肉粽子,好想念远在福建打工的妈妈。
记得小时候,每逢端午节,妈妈就会在厨房里早早的忙碌,为我和弟弟做好吃的肉粽子,她也会吩咐我到农村的田耕上摘一大把桐梓树叶子,拿回来包粽子用。而我就会唱着儿歌,哼着小调去摘很多很多叶子。
我将从树上摘下的叶子拿给妈妈,妈妈总会奖励我一个糖果。我站在她身旁,一边吃糖,一边看着妈妈将糯米掺上一点玉米和肉丝,捏成小团团包在桐梓树叶子里。而刚从外面玩耍回来的弟弟,就撒娇的对妈妈说:“妈,我要吃那,我要吃那!”(弟弟由于小,还不知道妈妈放进锅里的是粽子。)妈妈于是蹲下身来,抚摸着弟弟红彤彤的小脸蛋亲切的说:“乖乖,一会就熟了啦!”
时间过得很慢很慢,我和弟弟坐在厨房里的椅子上仿佛过了很久很久。终于妈妈把蒸熟的一团团肉粽子放在桌子上,肉粽子用洁白的瓷碗装着,还冒着热气。我和弟弟不管三七二十一,像馋嘴的小猫,伸出小手就抓起一个肉粽子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完全不顾粽子会烫伤我们的嘴唇。
我们一家人吃完香喷喷的肉粽子后,妈妈和爸爸就会带着我和弟弟到镇上的河边看人们划龙舟。那时我和弟弟看着船上的汉子拼命划着木浆,向前方冲刺,木浆掀起阵阵的水波。我们就“呼哈呼哈”的尖叫着为他们加油、呐喊。爸妈看着我和弟弟高兴的样子,总是会露出会心的笑容……
可是时光像流水一样静静的流逝,没有踪影,不曾停止。为了生活,为了让我和弟弟能好好的读书,爸爸妈妈去了离家千里的外地打工。而我也随着岁月的远去,渐渐长大,成了一个壮年,有了自己的学业和追求。我也开始从书上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入汨罗河的屈原、为了纪念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的孝女曹娥。而吃粽子、划龙舟、佩香囊都是端午节的一些习俗而已。
仔细想来,这几年的端午节,我都是在外面吃各式各样的粽子,但我知道没有哪一个比妈妈做的肉粽子更好吃,更脆甜。那清香诱人的味道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因为那里面有着妈妈的爱。
昨年回到故乡,端午节仍旧吃粽子,看划龙舟,可是我却再也找不到儿时的快乐和幸福。我知道这都是因为我的亲人不在故乡,我的爸妈仍旧在外地。
陈与义在词中这样写道“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而我,尽管“此身虽在堪惊”,可是“二十一年无一梦。”是啊,活了二十一年,却不曾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个梦,为他们梦将来,梦幸福。一位唐朝诗人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是啊,,亲爱的朋友们,在这节日来临之际,想想我们的父母吧,去看看他们,他们的头发都白了,正在一天一天的老去。
10、弟弟
一直以来都没有好好的爱弟弟,我没有做到一个称职的哥哥。弟弟比我受的苦更多,父母外出的时候弟弟才四岁。一个四岁的孩子在没有父母在身边,他的哥哥却没有好好的爱他。
小的时候,我在左面弟弟在右面,我拉着他的小手,他的小手洁白而红润。他的脸庞红彤彤的像苹果。弟弟会不停的问我路边的野草路边的花,哥哥这是什么,这是什么。而我总是不耐烦的说,不知道。我想我打破了弟弟童年的梦。
弟弟喜欢一些玩具,什么塑料车子,什么铁制环扣,都被他拿在手上摆弄很长时间。弟弟说他长大了要成为科学家,我总是对他的话嗤之以鼻。一次,弟弟把我的卷子拿来做成飞机,在我们家的院子里挥舞着奔跑着。我发现这一切的时候,狠狠的把弟弟推倒在地上。接着他哭了,哭的时候我却把头偏向一边。我想那时候我是残忍的,因为四岁的弟弟怎么会知道卷子对于我的意义。我想我真的不该对弟弟那么粗暴。因为在那个年华,弟弟除了我,身边还有哪个可以爱他呢。
小时候总是和弟弟争东西,而每次都是弟弟吃亏。弟弟总是哭着鼻子跑到一个角落掉下伤心的泪。而我却冷酷的置之不理。弟弟最后被人欺负了,他也不给我说。他怕我会打他。我想,弟弟的童年是清苦的。他童年的欢乐没有我多。我觉得对他的愧疚正如这个六月的雨水一滴一滴的掉入了我的心扉。
弟弟长大了,他成了一个美男子。每次和他站在一起,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他哥哥。他是那种让女孩可以倾心的男子。于是我想,弟弟童年所失去的,他的过后将会还予他。
11、我
突然有一天我感到自己是一尾拒绝青春的鱼。我住在一把深色的伞下,伞下有我的父亲母亲和弟弟。而我用我鲜艳的嘴唇在诉说,在歌唱,诉说我的童年,歌唱我的青春。那新鲜的雨水一滴一滴的掉了下来,掉在我的骨头上,我的骨头也开始绝望。
那些骨头是凌乱的,凌乱的堆放在我的身体里。我的身体是一个美丽的庄园,那里有白色的细胞,还有五月成熟的埋地。可是这些麦地的周围却没有理想的村庄和梦想的新娘。于是我不再让自己的身体去淋雨水,我用一件白色的上衣将我的身体包围。这些包围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突然有一天我什么都不想了,我坐着一片叶子在天空里飞翔,那些花儿也灼灼的开放。一个洁净的少女,天使翅膀上掉下的少女,也和我一样坐在一片叶子上。她的脸庞像湖面上倒影的美好月光。而我以及这伞下给我的所有甜蜜,我都会像桃花一样,在三月将幼小的桃子小心翼翼的珍藏。
……
突然有一天,我感觉自己住在一把深灰色的伞下,而我自己是一尾拒绝青春的鱼……
后记:写了那么多别人的故事,却很少写自己的亲人。他们的爱像一把灯火照亮我前行的路……
2007.06.22
12、妹妹(一份生日礼物)
6月10日9点34分。
夜很安静,行人如流。
天空中稀疏的有几颗星。
一阵风吹过。
一个女孩,长发如织。她是我的妹妹。她叫梓逢。
她送给我一份礼物,水晶玻璃似的瓶子。瓶子里装着星星,装着纸条,装着我们的梦想。
是的,我很感动。她提前给我送了生日礼物,也是今年我收到的第一份礼物。一份亲人的礼物……
提起她,说实话,我有些内疚。
因为,首次与她相识,她还是个孩子。一个懵懂的孩子。
在网上,她向我咨询我们学校的师资情况和就读环境。当时,我在她面前撒了谎。我夸张的神侃我们的学校,把文理学院吹的天花乱坠,吹得多么多么的著名。夸耀学院培养了多少名人,出了多少人才,师资力量是如何雄厚,环境多么优美,面积多么大,绿化多么好,还顺带吹了达州。
她表现出让人心疼的真诚和天真,把我说的话居然都信了。这让我真的有些过意不去。是的,她报考四川文理学院,或许我有一定的责任。她可是山东省专业第三名,文化成绩超过我们学校录取线100多分啊。
诚然,以她的成绩或许不应该来我们学校。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人才的浪费。
暑假,她不断的和我联系,问我这,问我那。咨询详细到,来校要不要带被子,要不要带棉袄,甚至要不要把她的枕头带来什么的。嘿嘿,想起还真有些搞笑。
不知道,她给我发了多少条,我们短信联系了多久。暑假的有一天,她说她要认我当哥哥。
其实,当时我是犹豫的。
因为,我有一个弟弟。我不想要认的那种。并且,我是一个很较真的人,一旦认她之后,我会把她当我真正的亲人。
开始我没有答应她,心里是有顾虑的。但是,经不过她的坚持,我终于答应了。
两个月的暑假很快就过去了。开学的那几天,她来到了四川。也是第一次来到四川。
想想,我是她在四川的第一个朋友,也是她当时唯一熟悉的四川人。在我们眼中,山东离达州多远啊。
来到四川后,她会活蹦乱跳的说见到多少山,见到了哪些森林,说我们四川的人说话听不懂等等。仿佛,这里的一切她都觉得新鲜。
是的,那时我心情是沉重的。我怕,她来这个学校会发展不好。怕我们学校的环境影响了,限制了她。
于是我想到了尽我的力量去帮助她。因为,她是我的亲人。
我把自己认识的学校社团、学生会、通讯社的朋友,统统介绍给她认识。请我的朋友吃饭,告诉他们,这是我的妹妹。希望能多照顾云云。
是的,妹妹梓逢很能干。来学校不久,她就能依靠自己的才能,在学校主持各大晚会了。很快,她就得到了老师、学生的一致赞扬和认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的知名度远远超过了我。她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能力也不断的提高。
现在,我已经不再担心她在学校的发展了 。我一直坚信,她以后一定会是一个出色的人。以后一定会是我的骄傲,因为她是我妹妹。
其实,我还是很内疚。我没能好好的照看她,因为她到达州只了读一年,我就要走了。我没有给她更多的帮助,没有在她的人生路上出更大的力。反而
她一直以来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站在我身边。
我不会忘记:在我受伤住院时,是她来照看我,是她给我喂饭吃,也是她鼓励我要坚强。在我离校时,曾经的女朋友与我分道扬镳,没有送我。是她帮我背上行李,送我到车站,激励我,哥,妹妹是你最好的妹妹,你是我的骄傲。在我最无助,最迷惘的时候,是她站在我身后,对我说,就算全世界抛弃了我,你还有一个妹妹永远在支持你。
……
是的,作为哥哥。我真的在许多方面没做好榜样,不能更好助她好好发展。心里,我真有些难过和内疚。
现在,我只是希望,她能好好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特别是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争取以后要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
6月10日23点08分。
看着玻璃瓶里的纸条,哥,不要欺负嫂嫂。
……
其实,我想告诉妹妹。七很好,和你一样好。七,是一个值得永远去珍惜的人。
-全文完-
▷ 进入四川贾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