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败了马谡、王平等将,得了街亭,形势一片大好。当务之急就是追击粮草已尽的诸葛亮。
灭了诸葛亮,将会是一件莫大的功劳,不但消除了对魏国的莫大的威胁,而且也将十分有利于伐蜀,从而建立更大的功业。司马懿面对这样的机会很得意,好机会决不可失,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于是,司马懿亲点了十万兵马,带上两个爱子及众将,星夜追击蜀军,追击撤退中的诸葛亮,希望一举将其歼灭。
诸葛亮得知马谡失了街亭,痛心疾首,又挥泪斩了马谡,然后火速撤军。但司马懿进军速度十分神速,很快兵临城下。诸葛亮万般无奈,援军又无从赶到,只好跟司马懿来一场游戏了。
司马懿带十万大军来到城下,见诸葛亮一个人独坐城头弹琴,而城门却打开着。司马懿心想,诸葛亮啊诸葛亮,你也是一个用兵如神之人,生平如此谨慎,今朝也有失算的时候,竟跟我玩起了空城计。真是小儿伎俩,不值得一提!
但却见诸葛亮一个人在城头拂琴,心中也不免好奇。心想权且听了一曲,再去活捉你也不迟,看你有什么花招。司马懿停下来,遥望城头,竖耳听起诸葛亮拂琴来。
“大都督,如今诸葛亮只剩空城一座,何不火速进兵,将诸葛亮老儿捉来?”
身边大将疑惑地说,不明白司马懿为何不进兵了。
“父亲,孩儿带一队兵,将诸葛亮老儿捉来便是。”
司马昭也跟着说,见这大好机会,谁不想露一手呢?何况要捉的是诸葛亮?一朝之功,万载成名!
“慢!诸葛亮一生诡计多端,用兵如神,出神入化,而且素来谨慎,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便宜?众军且停下,待某细细观察之后,再做决定。”
司马懿一马当先,策马前行数丈,驻足静听。诸葛之琴声清雅远扬,跌宕起伏,虚实相生,有无相克,往来反复。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欢雀,时而忧伤……。司马懿思绪随琴声浮动,追思千古,思想万千。他想到魏武帝曹操曾对他忌惮三分,并断言他有不臣之心,故而对子孙曾说,莫要将军政大权交予司马氏。后来得魏文帝曹丕对他赏识有加,方不至于被来些别有用心的奸臣贼子所害。然文帝不幸驾崩,后明帝曹睿继位。多有人在魏明帝耳边提及前事,以致前者被罢回家养老。今有机会得以重出,实乃因诸葛孔明飞兵犯界,无人能抵,朝廷方想起他来,于是才……
司马懿一人在前,众将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一时也无人敢多言。
“父亲,诸葛亮只不过一座空城计而已。父亲,为何不必火速进兵,将孔明捉来,一举消灭蜀军呢?”
司马昭再次按耐不住,主动请缨。众将士也带着期盼的目光。似乎只等司马懿一声令下,诸葛亮和整个蜀国便唾手可得一样。
城头之上飘着荒凉的旗帜,像深秋打琁而落的枯叶,几分沧桑,几分孤独。孔明依然若无其事地端坐着,两边散立着几个人,多像演的一出戏。
可惜,孔明未动,司马亦未动。孔明未言,司马亦未言。
司马懿一眼望穿了这一切似的,暗暗发笑,笑孔明,也笑自己。当今魏国大权依然在曹氏,生死仍一念之间。倘若今日除却孔明,消除魏国之大患,说不定明日就是自己的归期呢。岂不闻“兔死狗烹”乎?况且他又是曹氏的眼中钉,肉中刺。今日之起用,乃不得已而为之!若无孔明大军入袭,也无他司马复出之时。今他在朝中势力尚未形成,若除孔明,亦是自挖坟墓耳。若放孔明一马,也算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司马懿想到这里,仰天大笑,似乎只有笑才能表达这一切,才能表达他人未知的梦吧。
城门口几个散落的老人挪动沉重的脚步,似乎整座城都压倒了他们数人身上了一样。孔明索性微闭双目,故作深沉,隐忍这一切非人的折磨。他的心脏在不断发涨,有些痛,或许是太紧张了吧。
整个世界一片沉寂,荒凉的有些孤陌,只有马踏起的尘烟还在弥漫,只有彼此的心潮起伏未定,只有未知的故事正在进行……还有孔明的琴声在胡乱地弹奏,似乎忘了曲谱,抑或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场面演奏,而心里紧张吧。
当年魏武帝曹操曾自烧战船于赤壁,败逃于北,实因秋冬来临,病痛来袭,并不得站,知之必败,故出此下策,以免周瑜借船追击。才乃大丈夫之举,能屈能伸之作为,却让周瑜小儿白捡了个火烧赤壁的美名,却也值得。今何不效仿之,也让孔明捡个便宜,等日后再做决断,也让孔明捡个便宜,等日后决断,也让孔明捡个空名堂去吧。
“前军变后军,后军变前军,火速撤退,以免孔明有诈。”
司马懿想到这里,便立刻下了撤军令。至于真假,或许只有他自无才知道吧。
孔明挥了一把冷汗,长吁一口气叹道“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戏之,戏而!”
周围各人面面相觑,远处扬起的尘烟漂浮未定。鞍马嘶叫的声音犹存,记忆却如遥远的年代,风卷云涌……
-全文完-
▷ 进入刘银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