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90后”的思考黄泽环

发表于-2009年08月25日 晚上9:37评论-8条

一直一来,在散文上的拙拙几笔,写得多是些小情游记,不然则多是侃侃之谈。害怕如此继续作文下去,会落得“无病呻吟”的境界。于是挑起被争议的风险,写写关于自己同代人的生活状态。外界的误解,生活的本真,亦是如此直白。我希望娓娓而来的文章,即不至于伤害他人,也不至于令误解更深。毕竟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良莠不齐,也不能一平而论。回想自己幸运的出生在城市里的中产阶级家庭,也幸运的一路路从各个级别的学府走来,突然觉得网络上流行的现象,在生活中,往往难以遇见。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程,“主流”亦或是“非主流”,觉得看待问题不能太过浅显,否则破口大骂的后果就是被冠上“愤青”的名号,有空喊的能力,大脑却是一片空白。

90后生活写实—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辩证—回望其他时代

自己出生在90年代的中游期,再过个年头,也得迈上成年人的行列之中。回想从幼儿园开始接受教育至如今读得浅浅高中薄籍,既无汗牛充栋,亦无博采好辩。只是感觉每天上学放学,平平常常。同学间只是偶尔谈笑网络上出现的现象,然后互相对骂一句某“门”兄而已。回想起假期不过是打打电脑,出去旅旅游,然后就是大大小小的聚会。偶尔腻烦了互相吹牛和k歌的乐趣,转而谈论的话题又转而学习上了。看着自己的堂哥一见面就说:“现在90后非主流真多啊。”我听后除了沉默,又能如何回答呢?想当初他们年轻时剪着“小风头”被老娘打得半死的惨象,如今这发型却成为了公家单位青年干部的首选。想着曾经的“非主流”和“主流”之间的变迁,不禁大为赞叹其改变之速,让曾经被众人唾弃的生活形象获得了新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greek: ?ριστοτ?λη? aristotélēs) (384 bc - 322 bc)说过:“是什么改变了什么,而又是什么造成了这个改变。”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其一是社会原因,其二就是当物质文化到达一定程度,以后的精神文化方面的填补,就逐渐由“非主流”过渡到“主流”的文化介质之中。这一点,无论是局外人,或是局内人,都非常的明白。“辩证”其实是一个很复杂并且很专业的词汇,通过辩论,证明,多向的推论,总结出了一个文化趋势。从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以及各项媒体所使用传输信息的媒介语言,“网络化语言”的发展,早已不属于“90后”的专项。悄然而言,当我们相遇,相知,并将其“物质化”使用的时候,“界限和界线”在人与人之间却时刻划不开痕迹。最近《废都》解禁,我拍手称快,觉得这能传世的奇作又重新涌现在当代文坛之中。说实话,父母辈的人常常推荐我们去看50年代人写得散文作品,特别是贾平凹以及许多“西北”派系的作品。父亲嘲弄起多少多少年前,或许就是我极小的时候,关于“人性”思考的作品被冠上“色情”小说的镣铐。然而时过境迁,当我们看着韩寒的作品中满嘴臭骂和抱怨,以及当代各流露骨描写“性”的作品层出不穷的时候,却发觉当时的体现“人性”化的作品却是那么的本真。现在的同龄学生,看书的是少了,并不是说不学无数,只是社会充斥着太多的流动媒体,让我们的娱乐过于丰富。然而,纸质文化终究是文学的归宿。很多人很难想象一位年近六十的作家在小说中写着不断重复的性交,以及无限月夜下的抚弄肉棒的粗态描写。众生曾鄙夷,唾弃,然而如今又转而大加赞扬,是我们看惯了余秋雨写游记的空空呐喊么?还是众生选择了一种更理性的方式对待直白“人性”的文艺作品呢?别人常批判“90后”出现的所谓“门”类事件不断,然而回头翻阅更加早期的纸质文学作品,却发现人这短短几十年的欲望空洞却没有任何的变化。只是方式变了,也许那个时代,没有属于科技化的图形捕捉技术,只可让我们空留下一丝对过去深夜嗷嗷淫叫的嘲笑?柏拉图—marsilio ficino式的爱早在公元前就提出,然而回味历史,却发现为爱的苦和痛终究是太多了。别人批驳早恋,却可以正视清朝的“14岁”婚姻,别人辱骂“化妆族”,却可以大家褒赞杨贵妃的艳丽。人类历史千年的划痕,小小的一刹,却留下多少的指指点点?我不知道,更不敢知道!很开心自己在基础学业水平测试—basic level exam后能留下一个不错的成绩,进了本省出色的高中,至于自己的眼界太小,没让自己见到网络上所诣指的文化现象。转念,这一切又是多么的自由和坦然呢?和尚去嫖娼总是自称劳改犯,老头子玩女人也总是自称“爷爷”,在人性本质的指示下,时代的隔膜,此时此刻,又是显得多么的微不足道呢?

走进—走出—回到社会本质

“50后”是艰苦的一代,“60后”是酸辛的一代,“70后”是成长的一代,“80后”是自傲的一代,“90后”,亦或是。。。。。。?看着许许多多被冠以时代特征的形容词,成长起来的新生爸妈和工作族群,劳改所里每日进每日出各个年龄层的人?难道被分封的时代特征,在社会沿袭的自然规律下,终究要走回生命的原点么?很喜欢在飞机上俯瞰地面上的一起物体,觉得此时自己是多么伟大,然而终究得为飞机下落那沉甸甸的现实说折服了。马路上川流不息的人群,从办公大楼里出来那满头大汗的上班族,我们终究会是这样,也必然是这样,只是给予时间,来让我们走过更多有意义的路。“人性”之所以获得新生,是由16世纪以来的文艺复兴时造就的结果。西方人崇拜的基督教,却没想到希特勒是执行教义最正宗的一位;西方人所倡导的“人权”,却是在近几十年来才让各种肤色的人平等生活在一起。从中国到西方,再从西方回到中国,我却渐渐发现生命中的一切却最终走向了“人性”的统一。是“90后”的风格太招人指责了么?还是本为“人性”自由的一面需要时间来诠释呢?文章写到这里,我应该加个“引号”。我作不来虚无的呐喊,去吼着定义化得感叹词,来为我同时代出生的人争取更多“真实”的认知。毕竟我什么都不是,就如文章开头所言,真实的“90后”生活,是如此简单。我不必害怕回想起自己曾经偷偷看过哪个姑娘,也不必为曾经撒过谎而感到自责。人类历史几千年,是战争与谎言的共同序言,在现代社会的历程,过于短暂,也过于物质化。社会的本质,走进和走出,最后哈哈一笑,死。

。。。。。。

毕竟我才17岁;毕竟,再过30年,我也得养家携小,为生活拼搏。

不是么?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黄泽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佳期如梦点评:

如何评价“90后”已是现在很多人谈论的话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潮流,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东西会落伍,新的事物也会产生,对于人来说,修养在个人不在与某某时代,“80”如此,“90后”也如此,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与不正确就不言而语了。

文章评论共[8]个
huangsp19-评论

非常喜欢at:2009年08月26日 清晨6:36

huangsp19-评论

很好,有思想,欣赏。at:2009年08月26日 清晨6:37

文清-评论

感谢您对散文版面的支持,七夕快乐!at:2009年08月26日 上午10:11

黄泽环-回复谢谢您 问好! at:2009年08月26日 下午4:24

澌涵毓-评论

问候朋友,周末愉快,辛苦了,握手。at:2009年08月30日 晚上7:12

黄泽环-回复\(^o^)/~! at:2009年08月30日 晚上7:50

释暗-评论

还是那句话,为何非要区分80后,90后,难道同一年代的人就没代沟?不同年代的人就需要划分?其实只要心心相吸,甚做朋友,有何不可?at:2010年07月18日 早上9:35

黄泽环-回复哈哈哈 说得对!!! at:2010年07月18日 上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