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清?纳兰容若
贾飞者,蜀国人也。生于巴山之间,长于渠水之侧。幼,孤贫,家有寒舍三间,良田两亩,耕牛一头。曾祖父为民国富农,被批斗,死于蛮荒之地。祖父胆小老实,无过,苟且活于乱世。
家父,姐妹兄弟四人,其小叔不幸死于车祸,亡灵冤于异地他乡。父,从医于村野,对山野之事如数家珍。
贾飞,骨头虽硬,然其肉甚少,由此,被呼为瘦客。身长七尺有余,俗称二级残废。据考,贾飞,年廿十有一,法定为成熟壮年,但非年老,常叹息无妻,无子。曾求学十余载,然不成器,青春荒废,年华已逝。今学业即毕,数月后,将浪荡于社会之间,为五斗米折腰也。
贾飞,生于乡野,长于乡野,对乡野之事耳熟能详。婚嫁、祭祀、葬礼等乡村之事无一不知。再回首:贾飞,三岁习字,四岁读书,五岁流走于学堂与寒舍之间。遇一恩师,教授其算术,回家以学用之,惊叹邻家四舍。后,求学于城镇,离家百里,对钢筋、水泥、混泥土、窄巷不慎疑惑。乃曰,城巷虽窄,然人心之邪,不能胜之。人闻贾飞之言,叹其曰,此人应避之。问因,无巧舌之功,无宽心之量,是以,贾飞叹其人心甚于城巷也。
贾飞高中学无所成,勉强应付高考,后被录取于scwl学院。此校坐落于群山之间,上可见青天白云,下可观楼谢廊亭。此城,季节更换适度,四季分明。贾飞欲游遍此地,但囊中羞涩,遂以作罢。于是行走于学院泥石、亭廊之间,遍知莲湖、操场、情人坡多有鸳鸯调情。贾飞不甚惆怅,念其自幼饱览群书,纵剑文坛多年,又得一才子雅号,更兼入作协之事,何无佳人相伴?常牢骚曰:吾之知己、吾之红颜,于何方乎?悲矣,恨矣。
贾飞好医学。幼时,父曾心生一念,劝其学医。时年约十一,未及弱冠,贾飞走马观花《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因资质浅薄,又不求甚解,半途荒废。后贾飞好读书,然怀内常无银两,加之父母打工在外,唯有借书观阅。是以每逢邻居小孩游玩,贾飞常怀抱一书,埋头读之,虽非全解,但只求心安。贾飞幼时所读书籍,如《楚辞》、《诗经》、《道德经》、《鲁迅全集》、《卡夫卡全集》等。如此数载,乐此不疲。由是观之,贾飞之文,自初一始,常有愤懑之语,美其曰“年少轻狂也。”后,贾飞写文,多悲观消极之态,曾有一师劝其改之,贾飞应允,然终未变更。贾飞常叹,人间之冷暖,冰寒人心,世间之事,不如意者常十之八九,何苦哀天怨地。曾名人有言,文如其人,若加之于贾飞,甚当之。
贾飞好音乐,却非嗜音乐如命之人。中学时,曾与兄弟购一吉他,勤奋学之,然终因无恒苦之心,遂弃之。幸于一校园歌手大赛中得予名次,每每观此证书,窃笑不已。贾飞常恶说唱音乐,称其搬不上台面,误人子弟也。此言一出,众皆攻而击之。贾飞再言,乐坛女星靠其脱衣暴露身体,愉悦歌迷,竟敢唱歌,不然怎会有“艳照门”事件也。众听后,又群攻之。后,贾飞不敢再言,常默不作声,作聆听状。
今,贾飞已混迹大学数载,无所成,无所获,每忆及此,大恸。数载中,依旧孤身一人,偶有喜欢之人,本想寻此天长地久,然早已他君怀中之物。曾一师兄劝其之,若爱情可信,大象爱上老虎,母鸡强j*野鼠。由此,贾飞,心情黯淡,终日游荡于网络之间。尝有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贾飞改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网上晃之。苏轼亦曾有语,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贾飞欲问之,今夕何年,今夕何月?流水落花春去也,一晌贪欢!
贾飞思之,在校时日不多,达州难混,物价上涨,其不易于存活。于是发奋图强,想有一过人之处,养家糊口是也。
后记:又是一年佳节,新生入校,贾飞大为惊之,时光如梭,转瞬即逝。便做一自传,以慰新人。告其曰: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全文完-
▷ 进入四川贾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