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这座城,历经千年的沧桑。有过辉煌,也有过落寞。在这座城里随处可以看到历史留下的遗迹。在经历了千载风雨之后,这座古老的城市依旧平静从容的行进着。如今,曾经的一切早已随着尘风飘逝,积淀下来的只剩下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古迹。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西安除了历史的遗迹,还有现代的时尚。可以说西安这座城,是一座古典与时尚完美融合的城市。如果要用几个词语来形容西安的话,那就是:厚重、包容、文雅与时尚。
厚重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中国文明与东亚文明的中心,享有“中华民族摇篮”之美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整个亚洲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它由周文王建立,大约建于公元前12世纪,距今已有3100多年未间断的城市发展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21个王朝和政权在这里建都,是13朝古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而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正是西安。斗转星移、时代变迁。在西安,可以随处见到各个朝代留下来的遗迹。从原始社会的半坡遗迹,到闻名世界的秦始皇兵马俑,到唐朝的大雁塔、曲江,再到明钟鼓楼、明城墙,阿房宫、未央宫、大明宫、兴庆宫等曾经的辉煌宫殿所存在的那些朝代兴衰荣辱都早已堙灭在浩瀚而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留下来的这些古迹无一不见证着西安这座城市的经历过的风云变幻、时代更迭,体现着西安这座城的厚重。
包容
西安,自古就是一座包容的城市。汉朝之时,武帝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他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他不忘使命,设法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那时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这便是有名的丝绸之路,由此也开始了各国使节来中国先例。到了大唐吸引了更多国家的使节、商人来中国访问、经商,尤其是有部分西域的商人在西安与汉族通婚,形成了一个特有的民族——回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的人在西安都能够和睦相处。在西安既可以见到佛教的寺庙,也可以见到道教的道观。既可以见到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堂,也可以见到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四大宗教的信众信仰着各自的神,又与其他宗教的信徒和睦相处。如今,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上,随处可以看到不同肤色,操着不同语言,拥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在这里安然自在的参观、生活,他们与西安人和睦交往。由此,足以看到西安极强包容性.
文雅
西安历经千载的风雨,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赋予了西安的文雅。这分文雅体现在西安的点点滴滴,以及西安人的生活当中。西安城里留下了无数文人骚客的名诗绝句,千古绝唱至今还让后人咏颂怀古。曾经的雁塔晨钟、曲江流饮、灞柳风雪早已成为了历史,然而雁塔、曲江、灞柳却依旧静静的屹立在那里,默默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向人们诉说着它们经历过的辉煌与落寞。要说最能体现西安最文雅的地方,便数书院门与碑林。书院门如今是文化一条街,这里整条街都是古玩字画、笔墨纸砚、皮影剪纸的店铺。这些店铺古色古香,掌柜在里面挥毫泼墨,徜徉在街面当中既可以见到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美工艺品,还可以听到婉转幽咽的埙、箫之音。更显这条街的古韵。另一处便是碑林,碑林因收藏着从汉代到清代各朝代文人骚客以及帝王将相的墨宝石刻碑文,由此而得名,这里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到此参观。
文雅,更体现在西安人的生活当中。每天在城墙根下的环城公园里可以看到静心垂钓的老者、专注博弈的下棋者、练太极拳、太极剑的锻炼者、一群戏曲爱好者,奏着板胡,吼着秦腔,自娱自乐,乐在其中。广场上一些精神矍铄的老者,聪敏伶俐的孩童手持特制的大号毛笔,专注的再地上练着书法,那一笔一划或遒劲有力、或娟秀工整,可以说这已经成为西安人生活的一部分。只要你感兴趣,随便一个西安人都能自豪的给你讲述一段西安曾经的故事。
时尚
西安有其悠久传统的一面,也有现代时尚的一面。高楼林立,交通便利。酒吧、咖啡屋随处可见,白天忙碌的白领到可夜晚就会到这些地方休闲放松。西安的高校众多、科研单位集中,高新区、杨凌示范区、阎良飞机城为国家新兴、高效产业,以及国家的国防事业做着自己贡献。当今的西安加快了自己的发展步伐,西安正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为了缓解交通的压力,西安开始建设地铁以方便人们的出行。
西安是一座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时尚完美结合的城市。它的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是这短短千言就能够真实、完整的讲述出来的。可以说西安就是一本厚厚的书,需要你细细品味。只有你走近它,用心的感受它,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它。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亲爱的朋友,您如果对西安感兴趣,不妨带上家人和朋友来这里。用双眼来观察,用心来感受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开放的西安欢迎您.
-全文完-
▷ 进入剑气箫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