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煳米茶淮安野泉

发表于-2009年09月02日 清晨7:12评论-4条

不久前回家,90岁的老母看着一家四代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几十口为她祝寿,乐得合不拢嘴。母亲如此,我自然也高兴,但见她什么也吃不下,却又很着急,本想带她去医院,但没有说出口。因为我想起来了,妈妈是讲忌讳的,在她生日的时候让她去医院,她肯定不高兴。我就将话转过来,问她想吃什么?从食品桃酥、果子、饼干、蜜枣、面包、奶粉、麦片、方便面,到水果西瓜、葡萄、荔枝等,一一问她,她总是摇头。在不知如何是好时,我忽然想起了煳米茶。

妈妈满意地答应了,却说,好是好,只是没人做啊。我笑着说,就让儿子为您做一回,但不知能有您做得那么好?

我站在灶前炒着米,其他人烧锅的烧锅,剥蒜的剥蒜,还围了不少人看,一家人都乐开了。

生活在苏北农村稻区50岁以上的人,恐怕都会有印象,煳米茶不是茶,而是饭,是一种将米炒了后做成的饭。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之前(进入八十年代因医疗条件改善就少有人做了),如果谁家有什么人胃口不好或拉肚子,特别是强男劳力,家里人总会拿斤把米,放在锅里炒,到一定程度后,再按照正常方法煮饭,有的人还喜欢放些切得很碎的胡萝卜丁子。这种饭,为什么人们不叫饭,而叫煳米茶,我问过好多老年人,他们都说不上。

煳米茶的煮法,说起来简单,可要真正做好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做煳米茶的关键在炒米,一般米炒半熟色发黄即可,要是止拉肚子的,米得炒到深黄带点焦才行。

为什么让病人吃煳米茶,吃煳米茶为什么止泻?当时还真是一个迷。

煳米茶煮得好,饭暄腾,味香,又有蒜,吃起来可口,利于消化,既可以让严重营养不良的食者补一点营养,又不会滞食,且炒焦的米含活性炭有解毒杀菌止泻作用,应该说是农村历史上缺医少药的产物,它是一种土方,一种药膳,是穷人智慧的结晶。

母亲端着半碗煳米茶,很满足,让我这个做人子的心中愧疚。因为她老人家一生辛苦,为家庭,为子女,哪一次她做得煳米茶自己吃过?闻闻味望着别人吃就满足了。我们做子女的可从来就未曾想过她老人家的感觉,今天我仅为她着想一次,她就满足了。我看着母亲,心里想着。母亲也看着我。不知怎的,忽然问:“我儿还记得你10岁那年煳米茶的事?”

1961年夏末,夏粮分得少,吃完了,秋粮还没下来,哥哥身体不舒服,可家里连一粒细粮都没有,哪有钱看医生?妈妈长年患病,比我大十二岁的哥哥可是我们家中惟一的强劳力,顶梁柱。看着哥哥一天多没进食,肚子又拉个不停,妈妈急坏了,跑东家,串西家,好不容易借了半升米(约1斤,那时用升筒子,一般用竹筒子做成,两下子为一升),放在锅里炒,炒到米着了色,放水煮。煮好后又加了些蒜花子和盐,等着哥哥放工回来吃。那时的暑假没有作业,我在外边玩,看到庄外路边两个孩子病倒了,一个老太婆,不停地哀求:请救救孩子吧。我跑回来说了,母亲没听完就去了。原来老太婆的儿子媳妇都因自然灾害自顾自丢下孩子走了,为了孩子,她带着孙子讨饭,年成荒,要不到吃的,两个孩子又闹起了肚子。母亲望着躺在地上又饿又病的孩子,随即带他们来到我家,将煮好的煳米茶全盛给他们吃了。当时我看着他们吃,口水都流出来了,恨自己多事,不该将路上的事告诉母亲;也怨恨妈妈,借米煮的,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做好人,你心好,也不该全给他们吃啦。

这件事我怎么会忘记呢?母亲的问话,让我的脸一下子红了。那一次老太婆带着两个孙子走了后,我与母亲吵,受到母亲的严厉批评。

母亲待人真诚,一生不知帮过多少人。“仁者必寿,善者必福。”母亲长寿,大概与她心地善,待人诚,帮人真分不开的。

煳米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已逐渐变得无人知晓了,但是,今天母亲重提多少年前煳米茶之事,用心良苦,她是要让我们这些晚辈记住啊!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淮安野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焱姜点评:

感人至深的善事,浓香扑鼻的糊米茶,写的平实、朴实,叙述得有条不紊。谢谢作者,给我们这碗“糊米茶”。

文章评论共[4]个
文清-评论

浪漫的秋悄然而至,多变永远是天气,不变的永远是关心,愿淡淡的秋风拂[已过滤**]每天的疲惫,缕缕的阳光传递对朋友的真诚祝福,祝朋友快乐永远!at:2009年09月02日 中午1:10

美泉-评论

欣赏朋友的文章,期待你的首发……问好朋友!at:2009年09月02日 中午2:53

韩雪霏-评论

喜欢这样的文字。问好!at:2009年09月02日 晚上7:07

淮安野泉-回复谢谢点评,祝周末快乐! at:2009年09月04日 晚上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