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向9月1日要进度要质量四川贾飞

发表于-2009年09月06日 晚上10:57评论-1条

访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

­

“5·12地震之后,灾难把浙江人民与四川人民紧紧地连到了一起,把浙江教育系统与青川连到了一起,四川人民的悲伤就是浙江人民的悲伤,青川的痛苦就是我们浙江教育系统的痛苦……” ­

“帮助灾区人民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为确保青川师生在9月1日搬进新学校上课,我们将尽自己的全力……” ­

2月17日,青川寒风飕飕,但各建设工地仍是热火朝天的景象。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怀着对灾区的一片深情,第二次来到青川,在走访了5所援建学校后,于当晚在青川宾馆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

­

◆[/b]众志成城,确保2008[/b]年8[/b]月1[/b]日青川师生全面复课[/b] ­

“去年,中央决定浙江省对口援助广元市,重点援建青川县。我们立即组织厅机关和直属单位干部职工,在短短几小时就募集到38万元捐款。5月24日,教育厅副厅长褚子育同志就带领工作组连夜赶赴青川县了解受灾情况,与灾区教育部门共商援建方案。”刘希平说:“浙江省教育系统向灾区累计捐款超过4亿元,在全国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向灾区派出教育工作组;第一个向灾区派出支教团;第一个成批组织接收灾区中职学生到异地就读;第一个发动全系统为灾区复课提供物资支持;第一个帮助灾区实现全面复课;第一个制定出教育重建规划……” ­

为确保青川师生能在2008年8月1日全面复课,浙江省教育系统捐款1400万元,并向青川捐赠了11.6万套学生单人课桌凳、3000张讲桌、3000块黑板,3000张高低床和6200台电风扇。6月初,浙江省赴青川支教团赶赴灾区,全方位对青川展开教育支援。心理辅导老师对灾区学生进行心理抚慰和疏导,高考辅导老师对当地高三学生开展高考考前辅导;工程管理及技术人员参与灾区板房教室建设、学校重建规划制定等工作。 ­

浙江省教育厅先后将 332名来自青川的中职学生安排在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五市的7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相应专业继续学习,免除其学费、代管费、住宿费,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这些中职学生毕业后,浙江教育系统还将协助安排他们的实习和就业工作。几个月来,浙江教育系统都十分关心青川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每一个灾区孩子已把浙江当作了自己的家。 ­

2008年6月 18日深夜,刘希平第一次亲临灾区,他一到广元就放下行李,不顾旅途的劳累,带上慰问品和礼物,马不停蹄赶到广元市外国语学校青川中学教学部,看望慰问支教教师。他还勉励校舍建设组教师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要发挥专业优势,为灾区学校重建作出更大贡献!勉励心理援助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援助工作,帮助更多心灵受到伤害的学生尽快走出阴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 ­

6月19日,刘希平在青川给青川教育部门和援建人员介绍了浙江省对口支援青川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目标,希望青川县在重建校园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抓好临时校园建设进度,确保8月1日实现全面复课,又要按照科学布局、优化配置、均衡发展原则,实事求是地做好灾后学校重建整体规划,抓紧启动各项工作,力争用2至3年时间完成学校重建任务,并同步恢复教育教学秩序,使青川教育尽快达到和超过震前水平。很多人因此倍受鼓舞。 ­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8月1日,青川县的学生实现全面安全复课。 ­

­

◆[/b]争分夺秒,确保2009[/b]年9[/b]月1[/b]日青川师生搬进新校舍[/b] ­

“教育要发展,硬件设施要跟上。”刘希平先后两次派出由浙江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组成的援建工作技术组17人次,对青川县58所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论证,进入了实质性的规划设计,提出了可操作规划方案。 ­

2月17日上午10点,刘希平第二次来到青川县,随即沿途走访了七佛乡中心小学等县内5所学校,察看学校工程进展,看望工地援建人员。下午,刘希平在座谈会上提到,“地震之后,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培绪、何杏仁、禇子育等领导都曾亲临灾区一线,考察、调研、指导青川教育灾后重建工作。这充分反映了浙江教育系统对灾区人民的感情,对灾区人民的支持,拉近了青川与浙江的关系!”会后,刘希平代表浙江教育系统捐赠100万元建立“青川教师浙江奖励基金”,以建立援助的长效机制。 ­

“此次来青川,我有两件事情要做,一是了解学校重建进展情况;二是研究下一步援助计划,促进青川教育的迅速发展!”刘希平说,青川县是浙江第91个县!在浙江省教育厅2009年工作中,已把青川重建列在第一位。 ­

“当前,做好支援青川学校灾后重建工作是关键,要确保每个已定项目都能如期交付使用,务必让青川中小学生在今年9月1日能进入新建学校学习。为此,要从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上大力实行对口帮扶,一个城市帮助一个学校,比如杭州市帮扶竹园小学。”刘希平说:“浙江援建人员个个都很辛苦,个个都很努力,一心为的是工程质量和工程速度。目前,各援建学校的进展工作都很顺利。” ­

“硬件设施上去了,软件设施同样要跟上。我们将为青川县培训150名骨干教师,已把计划列入了今年3月份即将实施的‘领雁工程’,每期选30名教师到浙江进行专业培训,分5学期完成培训任务。浙江省教育系统将负责青川教师的一切费用,并将从浙江派150名教师到青川顶岗支教。”刘希平说,这一举措旨在希望能培养一批受青川孩子热爱、并热爱青川孩子的教师,进一步加强青川师资建设,提高学校教学水平,从而促进青川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

2月17日21:25分,青川县城街道上行人稀少,凉气袭人,接受完采访的刘希平穿着两件单薄的衣服,踏着夜色与青川县教育局领导一同来到乔庄小学,看望了援建办公室工作人员,并到青川县教育局机关了解了相关工作情况。 ­

次日上午8点半,刘希平一行冒着浓浓大雾,一路颠簸,前往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参观,并详细询问了东河村小学学生现在的学习情况。 ­

中午12:30分,刘希平一行来到青川县竹园学校工地,与援建人员亲切握手,仔细观看了学校的规划蓝图,他对工作人员说:“你们辛苦了,学校的重建工作担子很重,你们可要抓紧抓好啊,不仅要抓质量、抓安全,还要抓进度,同时还要按期完成援建任务,一定要确保9月1日让青川师生都能搬进新建的学校学习和生活。” ­

目前,青川除700余名学生在异地就读外,全县3.3万名学生全部在板房教室上课;县内40余所学校已全面开工,进展十分顺利,刘希平对援建工作甚为满意和高兴。 ­

(作者 贾飞 原载 《教育导报》、《浙江教育信息》) ­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四川贾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蓝调音画点评:

关心灾区,关心灾区的孩子。文章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同时明白这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灾难是暂时的,孩子的一生还很长。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感谢您对散文版面的支持,问候秋安!at:2009年09月20日 凌晨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