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大学生“上班族”酸甜苦辣四川贾飞

发表于-2009年09月08日 清晨7:27评论-2条

­大学生“上班族”酸甜苦辣

今年以来,不断有报道称,2009届高校毕业生将达559万人,全国就业形势严峻,有专业人士分析,就我市而言,大学生就业也存在相当的压力。而这些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是如何来应对这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呢?近日,记者走访了部分大学生“上班族”,他们鼓励着同学们不要迷茫,敢于面对。但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对学生在校打工不抱肯定态度。­

◆酸在外打工只为将自荐书“增厚” ­

“我去打工,只为‘增厚’自荐书。”这是文理学院中文系大三学生张楠(化名)告诉记者的,他说这是他一直坚持在校外打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所以可以不急于找工作,但他还是利用多个寒暑假的时间,先后到过很多单位实习。­

2007年是张楠进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但他放弃了回家和亲人相聚的机会,决定留在达州锻炼自己,他先是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后又到通川区一社区进行实习工作,偶然一次机会,又到部队接受军事化训练,虽然辛苦,但他觉得值得,因为得到了磨砺自己的机会。自幼在山村长大的张楠,懂得节约,也懂得珍惜,他的父母每年只负责给他提供学费,其他一切都只能靠他自己。­

“挣钱只是我应该得到报酬罢了。”张楠说,他一直坚持在校外打工,只是想把自己的个人简历做得厚一点。不仅仅是在纸张上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要让应聘单位看到他的社会实践能力,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去。­

◆甜跑“业务”跑出成功之路­

“你好,我是xx杂志的业务员,我们的杂志发行2万册,因此,我们愿为贵商家提供广告宣传服务……”业务员贾屿正对一酒楼负责人联系广告业务。­

贾屿(化名)是文理学院中文系大三的学生,从今年10月份起,他就利用周末空闲时间,在市内的一家消费类杂志社兼职当业务员。寒冷的清晨,时钟还不到7点,贾屿就得从床上爬起来,洗一帕冷水脸,然后挎着他的帆布包,骑着那辆有些陈旧的自行车向市区驶去。贾屿说,由于新校区离市区还有很长的路程,早上7点就要起床,然后买一个馒头,提一袋豆浆,骑车来到公司已经8点多了。到了公司后他便拿着公司的宣传文件,开始从一个服装商场转到另一个房地产公司,从一个家电器城跑到另一个建材市场,从一个茶楼辗转到另一个酒吧,几乎达州大部分的商场、公司、服装城等都曾有过贾屿的踪迹。­

贾屿说,他的工作主要就是将杂志的相关情况介绍给客户,然后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建议什么类型的广告页码。贾屿介绍,商家在杂志打广告,一个页码需要数千元钱,如果需要杂志编辑额外采写文稿的话,费用还要高一些。而他们业务员,就是去不同商家联系广告,收入按广告收入的百分比提成,没有底薪,由于贾屿干业务员的时间不长,没什么经验,因此有时两三周没拉到一个广告,没有一分收入,就算运气好,也只是拉到一些小广告,尽管如此,贾屿还是很高兴,毕竟这是他的劳动成果。现在贾屿的业绩好了起来,这个月拉了3个广告,收入比较乐观。­

当问贾屿找兼职对学习是否有影响时,贾屿微微的笑了笑,“也没什么大影响,毕竟是周末嘛,再说我去找兼职,一是可以为家里减轻负担,二是能让自己早点适应社会,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

“只要坚持,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取得成功!”贾屿笑着对记者说,“现在金融危机,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作为大学生更得提前适应社会,为毕业后找工作打好基础。在外跑业务,虽然很苦,但是很值得,因为,许多成功人士,都是从跑业务开始的!” ­

◆苦大学三年打工三年­

面对记者的采访,文理学院理工系大三学生张森不免有些紧张,这位穿着整洁、朴素大方的大学生在文理学院南坝校区的一个角落,讲述了他这三年来的“打工经历。” ­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用在张森身上再也合适不过了,由于家庭经济并不宽裕,所以从进大学那一刻起就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如今已经打了三年工了。开始的时候,张森通过别人介绍,联系上了一份家教的工作,可这份工作离他的学校太远,每天都要步行一个小时才能到达。有一天晚上刚好做完家教,张森走在返校路上,因为是寒冬,他就一路小跑着向前行,突然,从黑暗中窜出几个人,他们想要上前围住他,张森见状便加快速度向前跑,跑出几百米后都不敢回头看。虽然那次有惊无险,但还是给他带来不安,他甚至想过放弃,但最终他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今年暑假,张森经人介绍去发传单,第一天早上,他领了传单到一个指定的片区发放,从早上到晚上,他一共发出1500余份传单,走遍了这个片区的大街小巷。他告诉记者,他那天中午只吃了二两面条,一天也只买了一瓶一元钱的矿泉水,而他那天所得的报酬也只有35元而已。这种日子,他连续过了一周。­

提到当家教的体会,张森喜笑颜开,因为他教的学生取得了好成绩。“也可能是由于专业的原因,我喜欢当一名老师。”张森现在通过了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的等级考试,在学校也拿了奖学金和助学金。前不久在文理学院招聘会上,他和某教育单位已经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他正为能走上教师这一神圣的岗位而不懈地奋斗着。­

◆辣推销饮料也推销自己­

眼前的女孩,清秀、典雅、落落大方,她就是记者要采访的陈丹,文理学院美术系大二的学生。虽然家境不错,但她从2007年就开始走向社会,她在超市当过服务员,干过家教,发过传单……在这些实践中不断磨砺和锻炼着自己。­

如今,陈丹在达州市某火锅店推销饮料,工作时间是每晚6点到9点,陈丹说,这个工作并没耽搁她的学业,收入也不错,每个月大概能挣1600元左右。她对记者说,每天下午工作时间一到,她就得立即换上工作服,接着把大广告牌摆放在火锅店门口侧旁,然后跟服务员拿着菜单到客人面前,借着点菜的时候向客人推销、介绍饮料和消费抽奖活动。­

陈丹提到,她还会负责去收回客人喝完的空瓶,在台子上摆好做展示,有空闲的时候她也会帮服务员打扫卫生,当然,下班前几分钟还得向推销公司主管汇报当天的工作量及消费兑奖情况,汇报完之后才回校吃晚饭。“尽管很累,但我感觉很充实,店里老板好,公司主管人员也挺和善的。”尽管一切对陈丹来说似乎如鱼得水,但她也会遇到一些故意刁难,言语上向她浇冷水、举止不雅的客人,面对这些不能得罪的“上帝”,陈丹都会温和面对,耐心向顾客讲解。­

当记者问陈丹作为当代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是否迷惘时,她自信地笑着说:“不迷惘啊,我每天都有自己的事做,日子很充实。尽管要面临许多困难,但我们要学会在打击中不屈服,不断成长!”她还表示,尽管现在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现状,但是她并不悲观,因为自己一直在提高,一直在坚持,一直在努力!­

采访要结束时,陈丹告诉记者,她毕业后要放弃现在的这份工作,希望能到专业技术含量高、挑战压力大的公司工作。她说,推销饮料,就是在学会推销自己。­

教授解读大学生“上班族” ­

文理学院社科系傅忠贤教授,对大学生“提前上班”这一现象作了分析,他认为有些学生不分主次,没有抓住主要矛盾,势必影响将来的就业。他提醒大学生们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分清主次,千万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当然,适当的经验也会给未来找工作做足充分的准备。傅忠贤说,应该在完全不影响专业课程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社会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70%的时间用到学习中,30%的时间用于兼职活动。­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四川贾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雨过残阳点评:

在学习期间,提前在社会上锻炼,也是很好的啊!既能够早日适应这个社会,又能够多赚点钱减轻父母的负担,又何乐而不为呢?

文章评论共[2]个
乐玲-评论

真的好佩服现在有些大学生的毅力啊。。。问好楼主,真的不错,真是自愧不如啊。。。at:2009年09月08日 上午11:34

洁尘飞飞-评论

贵在吃苦耐劳。at:2009年09月11日 下午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