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福运校长霍俊明:为学生撑起爱的天空四川贾飞

发表于-2009年09月09日 早上8:07评论-1条

­“福运校长霍俊明:为学生撑起爱的天空

引子

“5·12”地震使青川县马鹿乡中心小学、8所村小被毁,百余间教学用房、教师住宿楼全部垮塌。但全乡1127名学生、56名教职员工没一个伤亡,甚至一个轻伤也没有。马鹿乡中心学校校长霍俊明带领他的团队用智慧创造了一个奇迹。­

◆一个“福运校长”­

青川县教育局,板房。一个40多岁的男子,个子不高,黑黑胖胖。一件土灰色的西装。他说话时习惯把声音压得很低。­

他,就是2008年10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的校长霍俊明。在地震中,他带领自己的团队让学校1100多名学生平安躲过地震,无一人伤亡,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

霍俊明是一个严肃认真的人,平时对学校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视。他建立健全了学校的午眠陪睡制、行政值日管理制、文明小卫士巡逻制、小路队长制等系列安全管理预案。制订了防楼道踩踏事故、停电、火灾事故等紧急疏散方案,每学期都认真开展两到三次演练。­

“地震发生时,我们正像往常一样巡逻,校长立即组织我们运行紧急疏散方案,将学生一个个疏散到安全地带。”马鹿乡中心学校一位老师说。­

时间回溯到2008年5月12日。霍俊明在废墟中大喊,来回奔跑,抱出一个又一个孩子。大地在摇晃,房屋、围墙在垮塌,砖头乱飞。霍俊明不顾一切向教学区冲去。“当时几块砖从倾斜的房顶掉下来,向霍校长砸去……只见霍校长全力一跃,砖头落地位置离他不到5厘米。如果再慢0.1秒,他可能……”一位老师这样介绍当时的情景。­

趁着余震的间隙,霍俊明和学校的男教师们战斗在一起,将孩子们一个一个转移。他在倒塌的废墟上搜寻着,用手指搬开砖瓦、石头,直到最终清点确认无一人伤亡后,才松了一口气。可是,他的手指却磨出了血泡,手臂也被砖头砸伤。­

“霍校长,真感谢你啊,是你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了福运,谢谢你!”震后,几位家长拉着霍俊明的手,热泪盈眶地说。­

◆一个不称职的父亲­

“我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孩子最需要我的时候,我没在她身边!心里很愧疚!女儿很懂事,尽管正在苦战高考……但时时发短信关心我。”霍俊明有些哽咽地说。­

地震发生后的四个多月,为了让学生能在2008年8月1日全面复课,霍俊明一直住在工地。没有回过一次老家,没能抽空去看一眼当时在绵阳读高三的女儿。高考是人生的关键时刻,作为父亲,霍俊明岂能不知。­

为了让孩子们早日复课,回到课堂学习。霍俊明头顶烈日酷暑,战斗在为实现“2008年8月1日全面复课”的重建工地上。他参与排除险情、抢救集体财物,慰问受灾师生,转运分发救灾物资、搭建临时帐篷、规划板房、平整土地、安装课桌椅及学生床铺等一系列工作。渴了,喝一点凉水;饿了,吃一点方便面;热了,脱了衣服再接着干……­

“校长真是一个铁人,几乎没有睡觉。实在太累了,就躺在石板上小睡一会儿,醒来又继续搬砖、推瓦、背木板!”马鹿小学一位老师有些激动地说。几个月下来,校长的体重减了20多斤。­

◆一个爱岗敬业的领导­

为了学校永久性校舍的建设,搞好学校的日常工作,如今,霍俊明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就起床,穿着他的灰色背心,到校巡逻。他几乎能叫出学校每个学生的名字,熟悉学生的生活住宿和学习进展情况。霍俊明说,学校的大小事务自己都要亲自过问,想办法解决。­

从去年5月12日到现在,霍俊明没请过一天假、旷过一天班,一直坚守岗位。他每天在学校工地来回奔波。“春节,我们再三劝说,霍校长才回了家。待了3天,就马不停蹄赶回学校。他说学校需要他,学生更离不开他!”马鹿中心校老师这样说。­

“新学期,除了协助浙江援建人员的重建工作,还要保持市级校风示范学校的声誉,在教学质量上要更上一层楼。我们要打造学校品牌、打造学校特色,建设一流书香校园!”霍俊明自信地谈起了学校新学期的打算。­

“大家都叫我‘福运校长’,我希望自己能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福运。”霍俊明只是千千万万平凡校长中的一员。可正是因为他们,在重建的工作中用实际行动为学生做着平凡而伟大的事,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灾区学校将重建得更美好,灾区孩子的天空将更绚烂!­

(作者 贾飞 原载:《教育导报 》、《中国校长》)­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四川贾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雨过残阳点评:

爱,有狭义和广义的。大爱无声,最美丽,是这个世界延续的根本。为这样的校长和这样的爱喝彩,

文章评论共[1]个
澌涵毓-评论

喜欢一种声音,是微风吹落露珠;欣赏一幅图画,是朗月点缀星空;继续幽兰弥漫旷谷;祝福朋友,在秋天的季节里祝福快乐!at:2009年09月09日 下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