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浏览,不经意间闯入一个旅游网站。放眼国内风景名胜时,在青藏高原游览胜地中,一个叫做“原子城”的景点赫然位于其中。看了介绍和风景图片后,心说:这不就是给我的童年留下许多美好记忆的海晏县矿区么?心中油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激动。我翻来覆去地咀嚼着那些文字,端详着一张张图片,童年的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小学三年级时,我们举家离开位于青海湟中县上午庄的国防科委某部基地,迁往青海湖畔不远的海晏县,也就是距“原子城”最近的县城。因为,父亲被任命为原子城警卫部队的领导。
县城很小。记忆中的“繁华”地段就是互相垂直成丁字型的两条街道。我们部队大院和县委对门,位于繁华街道中段,我的母校“海晏县完小”在另一条繁华街道上。县城另一侧,被称之为“二县场”的地区,居住着许多在“原子城”工作的家庭。不过,当时并没有原子城这个称呼,为了保密起见,人们把它叫做“矿区”,对外则称作“221厂”。就是这个221厂,完成了我国最初核武器的试制,让震惊世界的蘑菇云出现在新疆罗布泊上空。中国核弹奠基人王淦昌、朱光亚 、邓稼先、周光召等著名科学家,都曾在此为秘密研制核武器努力工作过。
海晏县城坐落在著名的“金银滩”大草原上。由网络得知,著名西北民歌王,已故的王洛宾老先生有一首《在那遥远的地方》,就构思创作于这个美丽的草原。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牧人的帐篷,美丽的牧羊女,繁星般洒落在辽阔草原上的羊群,构成了金银滩典型的草原风光,也拨动了王洛宾先生那独特的心弦。“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账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这纯朴而优美的旋律,作为中国民歌中经久不衰的经典曲目之一,把人们的思绪引入辽阔苍凉的西部高原,曾经让多少人为之陶醉。
有谁能把这美丽的草原风光跟核武器联系起来呢?可是,就在这里,我国的重要核基地诞生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和生产基地。在此围起1700平方公里的神秘禁区,秘密研制组装成功了中国首枚原子弹和首枚氢弹。而我,就在这美丽的草原上,在这座核基地的旁边,渡过了自己难忘的童年。
哥哥曾在221厂工作多年,负责原子弹的图纸资料管理工作。他至今还保存着第一颗原子弹发射成功后,给予所有参加实验人员的一枚纪念章。哥哥告诉我,221厂的厂区处于金银滩草原的中心地带,占地约570平方公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代号596,是在六分厂进行初步爆轰试验的。然后,组装成功的核弹经由一条秘密通道运出,再由专列运至罗布泊试验场。那条秘密通道一般人是不许通过的,哥哥曾经凭着一次性的特许通行证走过一趟。父亲原来所在的湟中县上午庄基地,就是负责核弹的储存和运输的部队。
我那时年纪小,尚不懂得这些。只记得哥哥带我乘坐专线火车到过厂区,那是文革前的1965年。毛主[xi]正好派邓小平到厂区视察过,厂区到处张贴着欢迎的标语和图片。第二年再去,就见铺天盖地批判刘少奇和邓小平的大标语,说邓去年来221厂是放毒。我看见一些草原上绝无仅有的高耸大楼。哥哥说,有一栋楼的造价100多万呢。我这个小学生无法想象100万是什么概念,只知道1后面有好多好多个0。记得哥哥给我买了一个面包,是黄油做的,非常新鲜好吃。哥哥说,矿区食堂的好些食品都是从南方空运来的。
父亲整天忙于工作,保密性极强的他从来不对我们说什么。我记得当时221厂厂长(即核武器研究院的院长)李觉伯伯曾到我家吃过饭。妈妈回忆说他来过好几次呢。父亲所在的部队负责整个厂区安全警卫工作,我只记得有个哨卡在被称为红山嘴的山口旁,是除了火车外唯一进出厂区的通道。哨兵盘查非常严格。后来,文革开始,“矿区”也无一例外地出现了“造反派”和“保皇派”之争。两派斗争激烈时,都想让部队支持自己,逼迫父亲表态。为了维护核基地的安全,父亲明确表示不支持任何一方。可是,“造反派”一方不依不饶,以大字报大标语等各种方式制造舆论,点名攻击父亲。情况严重时,为了避免受到伤害,母亲还带着我们到部队卫生队躲避过。为了制止武斗,周总理亲自派专机接两派头头赴京谈判。父亲作为军方代表也一同前往。谈判中,周总理还亲切询问了父亲的姓名和部队的情况。
几年之后,父亲的部队换防,我们离开了原子城,去了甘肃河西走廊玉门关外,另一家与试制核武器有关的工厂。
一晃几十年过去,当年那座神秘的原子城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我国在1995年宣布“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全面退役。现在,原子城已被命名为“西海镇”,成为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首府,青海省旅游项目中的一个亮点。之所以叫西海镇这个名称还有一个渊源。金银滩草原深处有一个东西长650米、南北宽600米的遗址,这就是西海郡古城遗址。这座始建于公元4年王莽时代的古城,作为当时的西部要塞,飘摇至今,给人留下了无数的思考与遐想。此城原为梯形,因年久失修, 东南一隅坍塌,当地人因此称之为三角城。
望着那座高耸在草原上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实验基地”的纪念碑图片,我多想再次走进金银滩大草原,参观一下那个核基地展览馆。我多想去找寻自己当年的母校和同学,看看日新月异的高原新城西海镇。
我是一定要去的。
-全文完-
▷ 进入双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