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含有反人类毒素的经济学及其家们雾都孤儿

发表于-2009年09月25日 晚上11:15评论-3条

中国的经济繁荣了,就是老百姓朝不保夕。中国的经济学家也多了,可本人学历低,就是弄不懂他们学的是什么?

张五常说:“现在由于有了一家一孩政策实施多年的后果,养老就成为社会问题。”。依他所言,养老问题大概是孩子生得少造成的。如果作反向的思考——是不是因孩子生得多了,造成孩子们生存的空间都少得可怜,他们连养活自己都已是成问题。那养老也就成了,不用问的问题了?再加上现存社会资源分配的极度不平衡,养老问题不成问题才是怪问题呢。——大家就好好生子养老去吧!

更风凉的是说:“人口基数大了,就可以增大内需,推动经济的发展。”此其一;其二,“人多了就有更多的廉价劳力,生产更多的廉价产品,创更多的外汇。”——他们的内需不是因提高了生活质量,而扩大的需求。而是,你们就象猪般地活着吧,生更多的猪崽子来让我剥削,我的“经济”(收入)就更发展了。其二的意思,除了他可以有更多的廉价奴隶(清楚,不是劳力)外,弦外之音就是:生吧生吧,到时就有更多的人抢着要找活干,我就能花更少的钱请到工人了。我就可以吸更多的血了,赚更多的钱了——因为你“贱”啊(自作的)。

好了,这是精英为我们读解的人口问题。大伙儿不怕自己的儿女,去给人家做牛做马,任人骑的。就好好地生,努力力地生——总之两脚一伸,你也是看不了多久,看不着多少了的。

下面的精英学者该是德高望重的了。是八十多岁的茅于轼老先生。

先是看到他有一篇文章《革命和建设:公平和效率——历史的归纳》。他说:“什么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各个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按照对现实社会的追求来分类,有的注重公平,有的注重效率。或者说,有的学者希望社会是平等的,没有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现象。一个社会不平等,将永远不得安宁。所以平等是最终的追求目标!但是另外一部分学者认为公平很难实现,而提高效率,扩大财富的创造是可能的。只要社会越来越富足,公平的问题就不那么紧迫。”……“马克思就是以追求公平为主的,而斯密,马歇尔则以效率为目标。这两派领军人物的后面各有一大批追随者,各自强调自己的目标,形成两军对垒的阵局。社会学,政治学等也莫不如此,也是以公平和效率作为分野。在哲学上,注重理想和注重现实的两派,也形成对垒阵局。实际上也是在公平和效率上分野。”

……“现在到了二十一世纪,社会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学的发展应该能够给我们做出答案,如何看待效率和公平,或者如何看待建设和革命。这里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公平?以及什么是剥削?马克思自以为发现了剩余价值,在他的墓碑上写的就是这一功绩。根据他的这个理论,出现了列宁,毛泽东,卡斯特罗,格瓦拉,查韦斯,内贾德等一系列革命家。虽然他们的业绩都不算成功,但是后继有人。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出于效率的考虑,但是出现了贫富的分化。世界各地都有不少反对全球一体化的人士。他们追求的主要是公平,或者至少是对公平的保护。”……“马克思片面追求公平,对效率没有下过功夫研究。有人说马克思的公有制理想,是对效率有益的。人们不受剥削,会有更高的生产积极性。可是过分的公平也会产生懒汉。马克思一生对真正的经济学问题,如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避免浪费,创造更多的财富,从来没有发表过有价值的意见。所以大家称马克思的经济学是革命的经济学,称主流经济学为建设的经济学。严格地讲,革命的经济学不能算是经济学,应该说是政治学。”

在这,因理论水平有限,并不清楚茅先生的“革命的公平”和“建设的效率”的划分是否正确。但就浅薄的经念来看,影响效率的应是平均主义。而公平对效率的影响,我们也来作个——历史的归纳吧。茅老不防先看看春秋战国史:秦国,是不是采用了,较为公平的,谁有功劳,谁就可以得到升迁的“中央任命(集权)制”,取代了贵族的“世袭分封制”。让国家更有效率,强盛起来,统一了六国。让更为“公平”的,农民可以自由走到的,封建社会,取代了“禁锢”的,奴隶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社会?然后在来看看世界史:是你那可亲的,“民主代议制”的,人们有较大的自由选择权的,的资本主义,公平有效点?还是“中央集权制”下的专制更能发挥你的效率?

——所以历史的归纳,证明不了你的正确。更证明不了马克思理想的不可行。公平和平均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平不是平均;平均的,不就见得公平。茅老想拿马克思开涮,非得要将他老人家追求“公平”的理想,说成洪水猛兽不可。要作“历史的归纳”,那就应该下多点功夫,将历史的眼光放得长远点,摆得全面点,找点着实点的东西出来。而不要以为,将“平均”窃换作“公平”,干起偷梁换柱这样下三流的勾当,就可以瞒天过海,功成名就了。不要以为“能忽悠”就是精英(——现在的“精英”靠的不是本事,是无赖,是下三流的勾当。),人要真实。当然,不真实的人也只能是伪君子了。

至于到了二十一世纪,给了我们什么答案,说明了什么呢。大概按你的理论推断,应该是:效率的提高,物质的丰富,是因为私有制的存在,主流自由市场经济学的功劳咯。但请别忘了,正在发生的金融危机,就是私有欲念膨胀的结果。你所说的懒汉的产生,也绝对是根自于“私”的结果。自由市场下的重覆生产,是不是浪费,是不是叫什么优化资源配置,就不大清楚了。我在想,毛泽东时代如果有现在的信息技术和生产技术,那中国该叫什么龙好呢?——计划经济,私人的企业就不用作计划的?就不用对(市场)需求作出预算的?那谁可以把握最全面,最精确的信息呢?私人垄断,不是不公平;国家垄断,就是不公平。是哪门子逻辑?两种垄断的生产内容有区别吗?

什么优化资源配置,避免浪费,创造更多的财富——就别往什么经济学贴金了。这是信息技术,生产技术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度下,在里面耗费,阻碍了多少,还没能说呢。

在读了茅老的,《再论18亿亩耕地红线 ——对官方评论的反应》一文之后,想起有人提过,经济学是有阶级性的,我才感觉到;某些“经济学”,是含着反人类毒素的。

看到茅老说到;“天则经济研究所(茅老的)经过认真的研究,确定用红线不许越过来保护18亿亩耕地是不必要,而且是有害的。……要保护耕地我也完全同意。但是这一论证跟18亿亩红线不许越过无关。……官方评论的片面性就表现在只谈农业,不谈其他的土地需求,不比较土地在各种用途上的紧张程度。经济学分析和专业分析不同的地方就在此,一个照顾全社会的资源配置,一个只看本行业的资源配置。”

——我在想,这是一方仅仅要生存,另一方要赚更多的钱,过更奢靡的生活(你们就去死吧)的问题吧!要生存的,是本行业的资源配置,是专业分析。要赚更多的钱,过更奢靡的生活的,倒成了照顾全社会的资源配置,“经济学”的分析的了!——这是怎样的经济学?会有什么结果的资源配置?不敢想!!

茅老的理由是:“科技提供的机会几乎是无限的,近来出现的基因工程已经有了新的突破。其他在肥料,种子,机械,运输,保管,利用等方面,科技都不断在进步。光减少浪费这一项就能有相当于一亿亩产量的数目。通过粮食贸易改善资源配置,同样能增产节约。在总产量一定的情况下,贸易能避免成本高的生产,增加成本低的生产,使总成本降低,产量增加。从全球的角度看,粮食贸易的机会远远没有用尽,全球粮食自由贸易的谈判一直遭遇挫折。世界上土地有剩余的国家多的是,我国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35人,美国的密度只有我国的四分之一,俄罗斯的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9个人。中国连国内贸易的机会都远没有用尽。十年前中央还要求各省粮食自给,至今也没有正式停止这项政策。”

——科学的无限,该不是你茅老想象的无限吧?“贸易改善资源配置”,该是经济学的尚方宝剑了。是的,没错,就算是可以避免成本高的生产;你花五百块成本,产一千斤粮食的一亩地,用三百块能产出来的,还是一千斤粮食。我们吃的是粮食,可不是“资源配置”省下的化肥,种子!“全球粮食自由贸易”?等你造一台汽车赚的钱,还不够买人家一斤粮食的时候,你再去说它是什么贸易改善资源配置的不二之选吧!什么“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出于效率的考虑”!——不外是在资本操弄下,为了满足贪得无厌的欲望的美丽幌子而已!“十年前中央还要求各省粮食自给,至今也没有正式停止这项政策”——这政策停止之时,必是中国遭受“资本殖民统治”之日!!!

“茅老,读了你几篇文章,越读越觉得你是在想当然——想当然的精英会替大众着想,想当然地科学无限。资源合理配置,成本降低,这个不错。错的是我们吃的是粮食,不是化肥!"光减少浪费这一项就能有相当于一亿亩产量的数目",这话你自己相信吗?你没种地,没见过孩子傍晚下课后,去垃圾堆捡回剩饭喂猪——真正的降低成本,减少浪费!——你真的不该乱说话。你的经济学可能真的含有反人类的毒素。即使不是你本人的意愿——别忘了,你也是人类的一员,(接下的话有点难听,但请相信我的善意)不是狗生的。”这段话是我给茅老的留言,可是被删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雾都孤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西山隐智点评:

文章批驳有理有据,分析细微,耐人寻味。
人类应该吃粮食,不应该吃化肥和农药,真正能做到这点,而又能富产,真的不容易!
为什么美国人,一个农民可以养活上万人,而中国不行呢?
科学种地每发展,仅仅是以牛代人,根本没做到机器代牛,所以中国农民是痛苦的!!化肥贵,农药也贵,生产出来,只能卖出小部分,农民为什么大量融进城市,哪怕做建筑工,都比种田强,这就是当代农民。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去改变,为什么呢?痛。

文章评论共[3]个
云生云灭自在风-评论

当代的中国经济学家总受人诟病。。。。。。at:2009年09月26日 凌晨0:16

半斤-评论

问好朋友,期待新的佳作。at:2009年09月26日 早上9:58

红尾巴的狼-评论

什么狗屁经济学家,就如物价局、房地产什么官员----都是一样-----狗屎,要是他们那样定价,我们老百姓只有喝西北风了,睡马路。at:2009年09月26日 晚上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