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真话”与“谎言”,也有其辨证法!黄自怀

发表于-2009年09月29日 凌晨4:50评论-7条

“5.12”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多了,地震带来的伤痛渐渐远去,但地震后体现出的那种空前的“中国精神”,撑起了泱泱华夏的铮铮脊梁,其意义之深远,作用之长久是不言而喻的。

其间,范美忠老师关于“妻子母亲也不救”的几句“真话”,在举国上下曾荡起层层涟漪。如今,涟漪虽已渐静,但由此引发的议论却是那样的令人深思。对范老师的说法,媒体上褒贬不一,有大加指责的,有恶语相向的,也有理解同情的,还有大加赞赏的……总之,褒者拿“说实话(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佐证,为范老师摇旗呐喊,说什么“真话难能可贵”;贬者呢,也拿“舍己为人(先人后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说事,将范老师说得几乎人性丧失、狗血喷头。

“说真话”与“舍己为人”真就那么水火不容吗?非也!

不错,“说实话(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真话”就一定值得褒扬吗?这个问题在之前的确不曾思考过。现在提到桌面上来,就觉得该用点辨证法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了。你看,对面走来一位残疾人,脚瘸脸歪的,你对他说:“你这样子好难看哟!”对你来说,这该是“真话”吧?但你能这样说吗?也许就是你的这一句“真话”,给残疾人留下的心灵创伤将难以愈合。此种“真话”,不说也罢!

那么,对范老师恶言相向者就是那样正确吗?也未必!应该说,有范老师那种想法的人,在地震的瞬间是不少的,有的甚至比老范还要落后,只是没有“外露”而已。既是不曾“外 露”,自然就无可指责了。

笔者想说,从“说实话”讲,范老师没有错;从“社会人”讲,范老师确不该!

须知——人,是应该有精神的。人一旦没有了精神,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人的精神从何而来?从群体中来,从激励中来,从宣传中来,从感召中来。像“装在套子里的人”那样的先生,是很难有振作的精神的。君不见,在拔河比赛时,大家拧住一股绳,再加上啦啦队的助威呐喊,劲就来了,直拉得手破血流也不放松。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气”,即“士气”,就是精神,在铿锵的第一通鼓声中会发挥得淋漓尽致。此时,一定来不得“退堂鼓”的。君不见,军号一吹,战士们劲就来了,再胆小的人也会勇猛地冲锋;君不见,行军途中,宣传队员唱两首歌,打一阵快板,就会疲劳消散,精神振作……

但是,为了鼓舞精神,增强斗志,有时是不得不说点“谎言”的。

古有曹操“望梅止渴”的典故,那一句“前边有梅林”的明显的“假话”,让口渴难耐的将士们有了精神,有什么可指责的呢?

前些年有报载,某战士牺牲了,家里只有一位老母亲,于是战友们就以某战士的名义给老人写信,说自己在部队很好,还时不时的给老人寄钱寄物,让老人在精神的支撑下愉快地生活着。这样的“谎言”,岂不美哉!

还有一位母亲,儿子在前线服役,丈夫因急病而撒手人寰。她为了不给儿子增加负担,让儿子能一心从军,一直隐瞒了父亲去世的消息,并以父亲的名义与儿子书信中交心谈心长达三年之久。如此“谎言”,岂不壮哉!

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是“社会人”,每个人对社会都有自己的责任,那就不能随心所欲,否则,即使是真话,即使你再狡辩,也不为大众所接受;反过来,你的动机是为别人好或对社会有利,即便是“假话”,也的确该说的!

记得一次在公共汽车上,笔者亲眼见到一位六、七岁的“红领巾”从车厢底板上拾到一枚被踩满了泥的2分硬币,跑到售票员面前敬了个礼说:“阿姨,我捡到2分钱,交给你吧!”售票员瞟了一眼,说:“谁稀罕2分钱?真是的!”那小女孩尴尬极了,脸红到了耳根,好一会儿才“哇”地哭了。售票员说的该是“真话”吧,2分钱的确没人稀罕了,但她把一种心灵的纯美扼杀在了摇篮之中。这般的“真话”,说有何益?

无独有偶,笔者在闲翻杂志时,偶见一段文字,说一位中年人从书店出来,觉得有一样东西从脚旁滚过,随即听到了“叔叔,您掉的东西”的声音。原来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把那东西拾起来了,要“还”给那位中年人。中年人一看是个无用的汽酒瓶盖,但仍笑着说:“是我掉的,谢谢了,小朋友!”孩子把瓶盖交给了中年人,唱起“我在马路边……”蹦跳着走了。这位中年人虽说了“假话”,但他培植了一种美。如此的“假话”,说说何防!

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最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精诚团结的合作精神,一种众志成城的集体精神,一种昂扬向上的奋发精神,一种心底无私的大度精神……。此时此刻,任何一个不协调的音符,一点不相称的行为,都将成为消极的“退堂鼓”,影响着我们的士气。北川县政法委书记在废墟下对救援人员说了句“我是张书记,快来救我”,其实也是当时内心的“真话”,但作为人民公仆,在危难之际想到的不是群众,不是他人,而是十分自私的个人。可以说,这样的“真话”就太不协调了。须知,此时此刻,“张书记”哪怕是违心地说一声“快救群众”,那也能点燃大家的激情的。且不说谭千秋老师如何的博爱,且不说上海退休教师沈翠英惊人的壮举,且不说女青年古美兰发起了“完美春天”志愿者团队,且不说……单看那担架上敬着军礼的男孩,我们就会有一种冲动,一种激情。

针对范老师的言行,有人评论说“你可以这样想,但不能这样说。”有人指责这是虚伪,但笔者觉得这也是“真话”,是社会大背景下的“真话”。因为“这样想”是你个人的权利,但“这样说”就不只是你个人的事了,它就成为了一种社会影响,一种属于社会的消极资源。“你可以不崇高,但不能无耻。”这话虽说有点偏重,但确实体现了在社会大家庭中每个成员应该具备的起码道德:“不崇高”是可以的,那也是自个儿的权利,只要未给人民带来不良的影响,也就无可厚非;“无耻”可不行,那永远是会受人唾弃而遗臭万年的。

邓小平同志用比方的形式说了句成了名言的口语:“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 这里,笔者也套用一下:不管真话假话,只要能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民众,就是好话。须知,“真话”与“谎言”也有它的辨证法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黄自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边啸推荐:边啸
☆ 编辑点评 ☆
边啸点评:

笔者所述的辩证法很令人思索,从正反两方面论之,有理有据!若是首发,必为“精华”……

文章评论共[7]个
阿敏啊-评论

人有求生的本能,自私的天性,这本无可厚非。老范(我不能称他为老师,至少他不适合当老师)在不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地点说了不合适的话,必将遭到众人的谴责。因为我们的党是执政党,我们提倡舍己为人,提倡舍小家为大家,那不协调的声音应该缄默。这和辩证法无关,这也与真话假话无关。范作为范仲淹的后代理应感到汗颜!at:2009年09月29日 早上8:49

黄自怀-回复是的,朋友站在党的高度看问题,很好!其实,真、善、美是人们永远推崇的! at:2009年09月29日 晚上11:15

小愁-评论

说得不错at:2009年09月29日 早上9:48

黄自怀-回复感谢小愁光临! at:2009年09月29日 晚上11:13

gaogeda-评论

辩证法有时就是一种诡辩。你的所谓“实用性”真话和谎话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往往容易“为我所用”,而且极有可能成为助纣为虐的工具。虽然出发点和本心不错,但谎言就是谎言,许多善良谎言的背后往往掩藏着更真实的辛酸的故事。何况,无论什么时候,精神都不能靠谎言来支撑。凡是靠谎言来支撑的精神都是虚假的,是建立在流沙之上的大厦。看起来宏伟,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终久是要塌陷的。道德是有标准的,不能因人因事而变。范美中说了句真话为社会所不容,并不是范美中的错,而是我们的社会道德无法容纳最真实的人性的东西。真实应该永远是道德的最基本的底色。相反,这个社会如果需要靠某些善意的“谎言”或者“不可说的一些真话”来支撑,我们就应该反思这个社会的病根,而不是转嫁罪责于真话。at:2009年09月29日 下午5:08

黄自怀-回复感谢朋友的指点,你说的一点也没错!但在现实中的确如此,因为“社会的病根”是一直存在着的!凡夫只有顺其流了! at:2009年09月29日 晚上11:11

黄自怀-回复问好朋友! at:2009年09月29日 晚上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