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探红楼(56):如何确定最佳的《红楼梦》版本
安 晓 玲
(本文可以自由转载)
大家都认识到,《红楼梦》是一个多版本的文学巨著;它的版本之多,堪称世界第一[1]。目前普遍认为:至今保存的12种《红楼梦》手抄古本中,《戚序本》是最接近曹雪芹本意的抄本,《庚辰本》、《甲辰本》、《蒙府本》是比较好的抄本[2、3],因而出现以《戚序本》作底本,排印出版《红楼梦》[4],还有以《庚辰本》[6]、《程乙本》[8]为底本印刷的、也有以《戚序本》、《庚辰本》和《甲辰本》三者作底本的[11],以及选择最合理的内容印刷出来的《红楼梦》[9、10]。
可以肯定,曹雪芹没有必要、也没有精力去编写这么多《红楼梦》版本,因此现存的12种《红楼梦》古本中,没有一部是完全相同的本身就已经告诉大家:其中存在许多伪本。不承认这一铁的事实,是找不出《红楼梦》的最终内容或者接近原著的《红楼梦》版本的。可见,《红楼梦》研究中的第一关,就是要分别出真本和伪本,否则就是盲人瞎马地胡说八道。
笔者在一系列的文章[1、12、15、16]中,论证了《蒙府本》、《列藏本》、《舒序本》、《郑残本》、《甲戌本》等是古代伪本,而《已卯本》和《戚序本》等是近代伪本。古代伪本比近代伪本有价值,因为《蒙府本》、《列藏本》、《舒序本》等古代伪本曾经按照曹家《120回红楼梦》的定稿版本修改而成,它们保留了部分《红楼梦》最终原著的成分。当前的任务是,从中找出《红楼梦》原著的内容。
一、 《红楼梦文本分析法》
在拙文[12]中已经指出:分析各种《红楼梦》版本的内容和写作手法,无法准确判断最接近曹雪芹本意的抄本,因为随着每个人的文学水平和喜好不同,在看法上的差别距很大。笔者认为:能够比较准确判定曹雪芹“本意”的办法是根据各版本的生成先后;越靠近曹雪芹最终定稿的本子,才是接近曹雪芹原意的版本。
笔者为《红楼梦》研究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建立起“红楼梦文本分析法”,即首先确定某个版本、或回目、或书页的生成先后,再分析它内容的合理性和文学水平。
鉴别各版本生成先后到方法分慢速法与快速法两种:
1)慢速法:对于不相信《梦稿本》是曹雪芹的手迹者或者《梦稿本》中缺失的回目,可采用此法进行鉴别。
通过仔细地研究,笔者已经确定,曹家一共发行了四个版本,其顺序是:《庚辰本》、《甲辰本》、《程乙本》和《120回红楼梦》定稿版本。最后一种版本至今未发现抄本,但它的“后40回”在《蒙府本》上有;因为《蒙府本》在伪造时,照抄了《120回红楼梦》的“后40回”。当不相信《梦稿本》是曹雪芹的手稿时,可以采用慢速法进行文本分析,确定各回目的生成先后。
慢速法的第一步是准备好四个版本:《庚辰本》、《甲辰本》、《程乙本》和《蒙府本》的“后40回”;第二步是将“欲确定生成先后的版本”与这四个版本对比。内容与《庚辰本》相同者,属于《庚辰本》版本。上面举出的七种伪本的大部分回目的内容都相同与《庚辰本》,因此笔者确定它们都是以《庚辰本》为底本进行修改伪造而成。
如果内容和《庚辰本》不同,说明它的生成时间可能在《庚辰本》之前或之后,需要与《甲辰本》对比。如果不同于《甲辰本》或《程乙本》,说明它的生成时间可能在《庚辰本》之前。
目前认定的《红楼梦》最早版本《甲戌本》就不符合这个条件,因此它的生成时间在《甲辰本》之后;根据它的第25回的内容是从《庚辰本》和《甲辰本》中选取文字编辑而成,因而它的形成时间也应在《甲辰本》之后。基于这一点,笔者断定《甲戌本》第一回上写出的: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是伪造的。不可能是“甲戌年”,而应是在《甲辰年》之后;进而分析《甲戌本》是不是伪本?详细论证请看拙文[15]。
2)快速法:笔者花去很多时间论证了《梦稿本》中的修改稿基本上是曹雪芹父子的手稿。将该回目或者稿页同《梦稿本》中的修改稿的相应部分进行对照,看它的内容与修改前的内容相同,还是与修改后的内容相同,就可以鉴别出该回目属于何种版本。如果比修改前或修改后的内容还多,说明是更低或更高的版本;即与《梦稿本》的修改稿对比,可用分别出四种版本的先后。
在《梦稿本》中,大约有65个回目是修改稿;与它对照,能比较快地确定它们属于哪种版本?
1)与未修改内容相同者,为未修改版本,如原稿版本;
2)与新改的内容相同者,为修改版本,如一次修改版本;
3)若内容比未修改版本的内容多或少时,说明它是更早的版本;
4)如果内容比修改版本的内容多或少时,说明它再次进行了修改,应该属于更晚的版本。
《梦稿本》中许多是誊清稿和只作了少量修改的章回,与它们对比,只能确定出三种版本。由于这些誊清稿至少修改了一次。内容比它少者,可初步确定为原稿版本;与它相同者,为一次修改版本;内容比它多者,为二次修改版本。再进行内容的分析,便可最后确定是何种版本。
此外,第40回后半部至第51回前半部残缺,是杨继振按照《程甲本》补抄的。对这些回目,就只有采用慢速法进行鉴别。
利用快速法进行版本形成先后鉴别的实例参见拙文[17]。
把各回目的后期修改版本或最终定稿版本集中在一起,进行印刷,才能获得最接近曹雪芹本意或者原著的《红楼梦》。
另外,还有下列四个辅助判据,可以确定是否是后期修改的版本:
(1)小厮的名字:在第24回《梦稿本》和古木校点的《红楼梦》[13]中,有关于“茗烟”改名为“焙茗”的解释。即:
(茗烟)又笑说:“我不要茗烟了,我们的宝二爷说,烟字不好,改为叫焙茗了,二爷明日只叫我焙茗罢。”
在第24回有这一解释者,该册、至少是第24回是第二次修改以后的版本;
(2)在第3回,有林黛玉的对话者,即(凤姐问林黛玉):“妹妹几岁了?”黛玉答:“十三岁了。”;
(3)在第25回,有癞投和尚说:“青埂峰一别,转眼已过十五载矣。”者;
(4)基本上删除了不洁文字者。在后期版本中,曹雪芹父子替换了《红楼梦》里的不洁文字。
它们之所以只能作为辅助判据,是因为很可能曹雪芹只对每册《红楼梦》中的这些章回进行了修改,而未改动前后的回目。因而只能肯定,这个章回是后期修改的,并不能确定其前后的回目也同时进行了再次审阅。
二、 对今后将出现的新版本的鉴别
当本《新探红楼》系列文章(共93篇)发表后,伪造者了解到《红楼梦》版本的真实情况,特别是下列三点之后,再进行《红楼梦》版本的伪造,将使伪本鉴别的困难显著增大:
(1) 曹家发行《红楼梦》四个版本的顺序:《庚辰本》—《甲辰本》—《程乙本》—《120回红楼梦》定稿版本;
(2) 《红楼梦》修改稿的两种誊清方式和两种誊清稿:再改动誊清稿和不改动誊清稿;
(3) 《红楼梦文本分析法》的细节。
对待《新探红楼》系列文章发表以前已经有的《红楼梦》版本,笔者提出的《红楼梦文本分析法》完全可以准确鉴别。得知以上三点后,再造出的伪本,就需要更加全面和细致的审查和分析,切不可仅依据局部的现象而妄下结论。今后造假的伪本可能有:
1)《120回红楼梦》定稿版本:2)《程甲本》的真本,即第一次印刷的一百部印本之一;3)上述四种曹家发行版本的古抄本。
最后,声明一点:笔者为红学建立的《红楼梦文本分析法》的快速法是以《梦稿本》作为鉴别的工具,目前不少人仍然不相信《梦稿本》的修改稿是曹雪芹父子的真迹;那就使用慢速法,以《庚辰本》、《甲辰本》、《程乙本》和《蒙府本》的“后40回”作为工具,进行文字对比,确定“欲分析版本”的形成先后。当使用这种费时间的方法几次后,就会感到:采用《梦稿本》这个工具可大量节约时间,而所得出的结论与慢速法相同。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 安晓玲:新探红楼(55):纵论《红楼梦》的伪本(待发表)
[2] 《刘心武揭秘古本〈红楼梦〉》,人民出版社2006年
[3] 丁杨:《红楼梦》版本介绍,2006年
[4]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5] 安晓玲: 新探《红楼梦》快报(48):《红楼梦》推广策略的探讨
[6]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7]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
[8]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
[9] 红楼梦》(蔡义江校点)
[10] 《脂本石头》(郑庆山校点)
[11] 曹雪芹:红楼梦(周汝昌校订),海燕出版社,2004年,序言
[12] 安晓玲:新探红楼(16):“甲戌本”属高手的伪品(一)、(二)
[13]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古木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4] 安晓玲:新探红楼(48):《红楼梦》推广策略的探讨.
[15] 安晓玲:新探红楼(12):《戚序本》是伪造的(一)、(二)、(三)
[16] 安晓玲:新探红楼(18):拙劣伪造的《已卯本》(一)、(二)、(三)
[17] 安晓玲:新探红楼(5):《梦稿本》和《程甲本》、《程乙本》的差异(下)
-全文完-
▷ 进入安晓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