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美丽山城重庆,继续踏上回家的路。渝怀铁路的开通,终于可以直接从重庆坐火车回到家乡。
列车一路过江穿洞行驶着,与女儿依于车窗前,欣赏着一路的风景,心里默默的数着时间,感受着离家门越来越近的那份心动。
一个小时的车程,列车终于停靠在此趟的终点——涪陵。回家,回家,无须太多的点缀,更无须太多的负重,简单的行囊,匆匆的步伐,喜悦的心情,早已经超越一切有形的东西。
牵着女儿的手,向着出口而去,妻也紧紧跟随不离。近八年长久的分别,在走下站台的瞬间,感觉这里的一切皆如此亲切、新鲜、温情。
我知道,熟悉与亲切的不是这里的山水,而是这里有着我从小到大不曾远离的亲情。
哥哥、嫂子、侄儿一家人,早已经在站口等待我们的影子。两个从小到大亲密无间的表弟也匆匆赶到车站等待。随着人流而行,一双眼睛四处寻找着亲人的身影。这个特别的时刻,没有什么比亲人的影子更让我着迷与依恋。
对视一笑,一声轻轻的问候,一身的疲劳与奔波逝去无踪。哥哥、表弟帮着提着行李,向着早已经准备好的车而去。
车渐渐的驶出车站,驶过长江大桥,驶出城市,驶向乡间小道,驶向崇山峻岭。一起向着山那边的村庄而去。汽车一路颠簸,窗外景物轻轻掠过。随着家门越来越近,车窗外的一山一路一河一村,渐渐变得熟悉起来。许多地方搜寻回想中,依然记得曾经儿时都留下过足迹。世事变迁褪去了往昔太多的景象,可依然还残留着儿时的烙印与痕迹。
到家了,真的到家了,一颗心如此兴奋而激动。踏出车门,不急着走向家门,静静的站在村口举目四望,熟悉又陌生。整整近八年了,老屋依旧静静坐落在竹林中,乡邻相视热情的招呼着,玩笑的说这说那。他们的唇中吐出曾经我儿时的往事点点,让我不得不感叹岁月的蹉跎。
时间,有时真的是一双无情的手,在岁月风雨里,悄然的让所有人的额头上,刻上沧桑的痕迹。他们的容颜不再曾经般的熟悉,不变的依然是那亲切而朴实的微笑。
父亲老了,唯一让我欣慰的是依然健康。看见我们一家三口回来,脸上那份喜悦之情洋溢脸上。天下父母,谁不疼爱自己的儿女?天下儿女,谁不渴望父母健康?女儿一声甜甜的“爷爷”,我一声亲切的“爸爸”,让父亲仿佛收获着久违的欣慰。父亲抱着女儿,拿出早准备好的糖果,不停的问这问那,说女儿长大了长高了,爷爷都很久很久没有看见孙女了……
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了,回到亲人的身边。虽然久别,熟悉而没有半点拘束。曾经睡过的房间,父亲早早收拾整理干净。曾经墙壁上儿时的涂鸦,依然还残留着模糊的迹印。曾经亲手载的小树,如今在风里挺拔高大。曾经屋后的那口水井,依然潺潺流着甜甜的清水……
变了,八年时光,不可能一尘不变而不褪色。没变,这里依然能真实找到太多记忆中的影子。
与哥哥开始忙碌起来,家人团聚,自然包起了喜欢的抄手。一家人围在桌前,边包抄手边聊着过去日子里太多趣事。父亲一直忙碌着,一会拿这拿那,一会交待这交待那。我知道,父亲多么希望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让他的儿女们吃个够吃个好。浓浓亲情,缕缕父爱,便在那细微言行中体现,那怕是所谓父亲嘴边不停的唠叨,于我聆听中,总感觉是如此的舒服与惬意,听不够,品不完……
儿时的伙伴来了,邻家的大叔大婶来了,不曾谋面的小小儿郎来来了。远离家乡,口音渐改,无数次聆听到熟悉的乡音,心里暖暖的。老屋里,大家随意而坐或站,谈着家乡的变化,论着昨日往事,说着彼此的变化。曾经我生在这里,也长在这里,如今再次回到熟悉的这片土地,不经意间,我却似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在老家短短的时间里,父亲又是宰鸡,又是磨豆腐。山里人用这种最质朴而厚重的方式,表达着一份热情与好客。我与哥哥自然成了厨房的主人,炖鸡、点豆腐、炒自种的菜、做最爱吃的饭菜等等。然后一家人,围上一桌,倒上一杯酒,品尝着家乡的饭菜,总感觉如此香甜而可口。
每个黎明,久违的鸡鸣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不时有隔壁邻居锅碗瓢盆声入耳。伸伸懒腰,翻身起床推开木门,家家屋顶上,升腾起袅袅炊烟。溥溥晨雾飘浮在村子半空,一切景物若隐若现。湿湿的空气于深深的一吸里,如此清新而畅快。院子的坝上,成群鸡鸭扇动着翅膀觅食鸣啼,一只只狗悠闲的游来走去,一声呦喝,鸡犬刹那间飞奔。村口那田埂,早已经有放牛人的影子,牛儿静静的啃着青草,不时传来“哞哞哞”的叫声……
喜欢,牵着女儿的手,陪着妻子走出村子,随意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因为,那里曾经留下自己太多的脚印。喜欢,一个人独自爬到屋后的山顶,静静的坐在山石上,感受着掠过身边的山风,凝望着山下的村子发呆。喜欢,扛一把锄头,来到自家的菜地,翻动泥土闻着泥香,寻找曾经儿时种地的影子。喜欢,与女儿一起在山上、路边、田野追逐,捉蟋蟀、抓蚱蜢、捉小虫。喜欢,与妻子提着洗衣桶,沿着深山林中小径,坐在溪涧青石板上,与乡邻一起边洗衣边聊天。溪水潺潺,笑声清脆,回荡在深深的山间……
山村的夜是宁静的,没有都市的喧嚣与吵闹,静得如此静谧而详和。
人,总在太多时候其实很害怕寂寞与孤独,那份无奈与伤感,悄悄的划过心灵深处,留下的却是一道深深的痕迹。
每一个夜晚,吃过饭洗濑完毕,陪着父亲坐在电视前,轻轻的与老人拉着家常唠叨着。长久在外漂泊,难得回家,陪伴父亲的时间如此的少之又少。我知道,多少个夜晚,当父亲一个人的时候,心里也多么渴望自己的儿女们能在身边,说说话解解乏。曾经,多少次劝父亲到儿女们身边一起住。可每一次父亲总是住不了多久但回到自己的老屋。父亲说,习惯了山村的生活,也习惯了与乡邻相近相依。仿佛那片家园在父亲的心里,永远是一道难解的情结,纠缠着父亲的心,难舍难分……
父亲说,如今我们都已经长大了,拥有了自己的家。每日的奔波与忙碌着,他不想过多的打扰我们的生活。父亲也说,如今他还很健康硬朗,希望我们在外不要担心他的身体。倘若有空的时候,他会电话告诉我们,去他儿女们身边住上几日,看看自己的孙子。他只希望他的儿女们,有空的时候,只要能回家走走,他就很满足欣慰了………
听到父亲的话,心里一抹隐隐约约的痛划过心底,一丝愧疚便油然而生!天下父母心,原来如此的无私、博大、仁爱、透明、简单、纯朴。
夜很深很静,一盏灯越来越明。那几个夜,我却没有半点睡意,总努力的多陪陪父亲说说话。每一次话语的说出口,仿佛总没有尽头,相说的很多很多,怎么也说也说不完。每一次不经意的打量着父亲脸上的微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与快乐。
父亲年龄大了,每天带着他不到五岁的孙儿生活着。我告诉父亲,一定要记得多保重自己的身体,虽然不再干农活,可父亲依然在闲暇的时候,自己种点菜、养几只鸡,父亲说一闲下来,就感觉浑身的不舒服。从小到大于印象里,父亲在村子里人缘特好,一直受到乡邻们的尊敬。总在农忙时候,父亲还会主动帮助邻居们干点农活,家里有事,乡邻们也会主动帮助父亲。
在家的日子,总是匆匆而短暂。在离家启程回成都的那一晚,陪着父亲聊了很久很久,意犹未尽。太多的话想与父亲叙说,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又应该说些什么。我知道,无论自己有多么的难舍与依恋,自己终会告别父亲与家园,回到自己的那个家,再次重复着曾经的日子。
那一夜,我失眠了。睡在曾经自己的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梦,眼前总浮现出这段日子所见所闻的点滴家园影子。因为明天黎明,我将离开父亲,再次踏上回程的路。
那一夜,父亲唠叨不停,提醒着是否收拾好要带的东西。记住一定要照顾好他的孙女。回到成都后,一定要电话告诉他,这样他才放心……
2009、10、10灯下随笔
-全文完-
▷ 进入依窗听风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