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深情的炊烟淮安野泉

发表于-2009年10月14日 清晨7:34评论-1条

端午节回了趟乡下,看到镇里的干部都坚守岗位。我问他们怎么不回去过节?他们苦笑着说,禁烧。

什么叫禁烧?是因为老百姓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做饭不再需要用柴草麦草什么的了,他们往往会在收割机收割后将抛在田间的麦草就地焚烧。为了防止焚烧污染空气,政府专门下了禁烧令。

提起麦草,我就想起了炊烟。袅袅炊烟在乡亲们心中的分量——他们每天开门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缺了柴,就不见了炊烟。一想起炊烟,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童年,想起过去,想起母亲。那时候,我们好像从来没有吃过饱饭似的,无论是先前的每天放学,还是之后的劳动收工,都是一个劲地往家里赶。走着还要朝家的方向看着。当大老远见到厨房上空有袅袅炊烟时,心中便会生出喜悦和温暖。

对炊烟,我是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的。在那个年代,烟灰满屋子飞,整天是烟熏火燎,墙上四面黑,屋上灰炱结绳而挂。斤粮斤草,是粮草分配的比例。那时不仅粮食紧张,而且柴草也十分紧缺。有烧没吃,饿的发急;有吃没烧,心如刮刀。这是我们儿时常听的一句顺口溜。不够吃又不够烧其实才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特征。麦收时,村里的女人们每天不仅要手拿镰刀弯腰曲背,顶烈日战高温抢割麦,还要起早摸黑拔麦根。因为这时候的麦根是满眼皆是,比起平时到田埂圩头拾草要容易得多了。当然,她们还有一个更重要且不能推卸的任务,就是为一家人烧水做饭。夏季是雨季,若遇到梅雨,她们就更惨了。干草烧完了,剩下的和刚捡来的又都是湿的,十分难燃。灶膛没有可烧的草,但一家老小的嘴却是张着的。女人们简直要将整个人都钻进灶门。不干的草不仅不发火,而且烟还特别的多,特别的怪,它不走烟囱,专从灶门出。所以,母亲因为常常烧火做饭被烟熏成了“火眼病”,一见风或阳光就流泪。

我有两次回乡务农的经历,一次是1966年小学毕业遇到文革,一次是1972年高中毕业还没恢复高考。家乡的炊烟是收工的号子。在田野里劳动,饥饿总是相伴,望村里的烟囱冒烟,盼早点收工吃饭是那时候每一个人的心理。大家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对炊烟进行了研究。如,要让火烧旺,就得将灶膛里柴草下面掏空,让氧气进去助燃。由此,就有一句很形象的俗语,叫做“人心要公,火心要空。”柴草在灶堂中烧,它烧的情形如何,也可以通过观察冒出的烟来辨别。开始做饭,火旺,那烟囱里冒出的烟黑而有劲,往往还会带着一些烟灰;草湿或是不会烧的人烧火,因燃烧得不彻底,那烟是黑的,一团一团冒;烧饭锅火或者炒豆子什么的,是微火,那冒出的烟淡淡的……我们还会对各家炊烟进行比较,看谁家的炊烟冒的最高,最浓。我们可以嗅出炊烟的气息,透过炊烟不同的形态,猜测谁家吃什么;要是有哪家没有升起炊烟,我们便想是不是这家的女人病了?

炊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远古洪荒时代,人类茹毛饮血,是火的使用才让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迈向文明。人类使用火,炊烟才应运而生。炊烟伴随着人类千万年。中国人走到1958年,大跃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却让民间断了炊烟,给老百姓本来很苦的生活雪上加霜。炊烟是苍凉的,却又是热烈的。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不仅有了种植自主权,还可以自主经商办工厂,甚至可以自由进城等政策让农民手中有钱有粮,农家的炊烟天空袅袅地自由自在地飘荡,真的成为乡村一道美丽温馨的风景。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新千年,岁月一路行进快得像风吹书页,农民们有幸遇上了好时代,日子越过越好,做饭烧菜越来越自动化,电气化,农村的麦草已成为一种废物。当今农家不烧麦草看不到炊烟与上一次不可同日而语。上一次是极左路线作祟,而当今则是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条件改善后自己的选择。

月圆月缺都可以造就风景。虽然在我的感觉中电饭锅、电磁炉、煤气灶做出的饭菜没有家乡土灶铁锅做出的饭菜香,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民们的进一步富裕,生活中的电器化、自动化进一步发展,曾经陪伴我们度过漫漫岁月的袅袅炊烟,必将成为一张旧照片。

炊烟虽是记忆中的一部分,但它会像夏日田里的麦子一样慢慢老去。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淮安野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心无垠推荐:心无垠
☆ 编辑点评 ☆
心无垠点评:

袅袅炊烟情,温馨多风景~~~炊烟的故事将人们带到那个物质生活极端贫乏的年代。
渴望炊烟就是渴幻着三餐的盼,那道亮丽的风景里,能判断出好多让人兴奋,让人忧的故事。
30年弹指一回间!新能源、电器化、自动化时代的到来终于将“炊烟”定型成了一张旧照片~~看这它,多一份心喜,也存一种留恋~~~
推荐共赏了!
问好淮安野泉朋友!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前来学习并看望朋友,拜读美文,问候秋安!at:2009年10月16日 清晨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