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居住的小区,是这座小城里唯一通公交车的小区。站点就在我楼下右边的一个停车场内,而且还是终点站。方便是实实在在的,还能为我撑面子。比如,现在我的朋友圈里,互相攀比着,陆陆续续地都买了私家车。而我就没买。朋友问原因,我就说,公交车开在家门口,方便得很,真的用不着。这样的托词,很好地掩盖了我经济拮据的尴尬。
这是一路无人售票车,无论远近,上车一元。可以投币,也可以刷卡。车进了终点站后,从停车到重新发车的流程大概是这样的——停车、开后门、车上的人下车;后门关前门开、车下的人上车;司机下车签单复上车、关前门、发车。这个流程有一个关节点必须强调:车下的人上车时,司机是不离座的,他或她仍端坐在座位上,两眼似不留意却时时注意着上车乘客是否投币。这种监督的目光,让双方都有些无奈!但双方都明白,这也是一种必须!
如果硬要把这路车在终点站发生的这件事,说成故事,那么,故事的时间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故事的导火索是司机没有象往常那样做流程,省略了上面强调的那个关节点,也就是说,车到站后,司机把车前后门一并打开,然后第一个从前门下车签单去了,留下下车的人自我下车的机会,也留给上车的人自我上车的信任。我是第一个上车的乘客。投币的一瞬间,忽然缺了那道监督的目光,心一下子失重起来。投币时,我故意把那枚一元钱的硬币使劲地投进投币箱,很好,当啷一声,还挺响。我想还没走几步远的司机应该能够听到响声的,她可以对我放心了。而在座位上坐下的一刹那,我忽然在心里自觉不自觉地当起了义务检票员。我紧紧地盯着投票箱,在我之后的戴乌镜的中年男子投币了!后面的漂亮的姑娘也投币了!接下来是一对母女,依我判断,那女孩的身高是可投可不投的,而小女孩很爽快地投进了两元钱,然后就拉着母亲的手归座了。很好,到现在为止,一个不漏,全都投币了!我心里一喜,接着又担心起来——后面的人会不会有不投币的呢?那将不但破坏我的好心情,还将破坏我在心中刚刚树立起来的一种信心。我紧张地注视着每一位上车的乘客,没有,没有,一个也没有,当我盯着第31位也就是最后一位上车乘客“咚”的一响,刷完卡后,我在心里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司机回来了,关门,发动车,象什么也没发生似的。我真想跑上去向她报告说:“没有,一个也没有,没有你监督的目光,一个逃票的也没有!”
公交车起步了,同时起步的还有我发自心底深处的感激。我感激司机师傅,她可能是疏忽,可能是有急事,或原本就处于一种相信……不论什么原因,她省略了一道程序,却营造了一个考场。我感激一车的乘客,他们用一元钱答出了100分的成绩,在我的心里注入了一道灿烂的阳光。
前面是个拐点,司机的技术很娴熟,不知不觉就拐了过去。今天发生的故事,算不算是另一个拐点,在这个拐点上,我们走了多长时间的路?
-全文完-
▷ 进入光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