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同一首歌》早该“死”了鲁速

发表于-2009年10月30日 凌晨1:08评论-1条

还是在2年前,我在《说唱歌》一文中说过,“同一首歌”带着欢乐,带着慰问,带着祝福,走遍大江南北,越过大洋彼岸,情系老区边疆,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但也有个缺陷,就是歌星们老唱同一首老歌,让人有一种听腻了的感觉。另外,演员可以用一首老歌包打天下,失去了其创造性,不利于音乐的发展。 ” 当时我就预见它持续不了多长时间,没想到应验了。最近,听说,《同一首歌》 在火红了9年之后,真的停播了。

停播的原因除我上述说的两条外,还有四条, 一是官司缠身。2004年,歌曲《同一首歌》的词曲作者陈哲、孟卫东把节目组以侵犯著作权告上法庭,《同一首歌》不得不在次年更换了主题曲,但名称一直未变。 二是暴利曝光。据知情人说, 《同一首歌》 出场费700万年,这么高的费用谁能承办得起。三是优胜劣汰。同类型栏目《欢乐中国行》、《中华情》的崛起,让《同一首歌》相形见绌。四是 梁永斌的主持令许多观众反感,认为他的主持既没风格更没风度,声音像公鸡嗓,言谈此举不文雅,经常出现不合时宜的言语和爆牙似的狂笑,另外文化底蕴太薄,撑不起那么大的场面。 

对于《同一首歌》停播,观众反响比较强烈。有的表示惋惜,认为毕竟《同一首歌》能为大家带来欢乐和愉快,一旦停播,就少了一个精神放松的节目。有的表示遗憾,认为这个节目陪伴自己八九年了,就这样不明不白停了,总觉得太遗憾。大多数观众认为应该停播,认为节目老套、低俗、商业化韵味过浓,歌手越来越带不动流行趋势,还沉浸在80年代等。我以为,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电视节目也不例外。《同一首歌》曾经也辉煌过,但这个节目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死亡”,最大的弊端是缺乏创意,在创新型社会,缺乏创新意味不能发展,不能发展的结局只有死亡。我曾看过好几场《同一首歌》,但给我的印象是经常几个老面孔,唱的是二三十年的老歌曲。如孙悦经常唱《祝你平安》,毛阿敏、韦唯经常是《同一首歌》,张明敏《我的中国心》,郑智化《星星点灯》,李宗盛《真心英雄》,费翔《冬天里的一把火》,李玟《刀马旦》,谢霆锋永远是“因为爱所以爱,谢谢你的爱1999”等,这些老掉牙的歌曲,不要说年轻人,就是中老年人也没多大的兴趣了。

当年鲁迅听说雷峰塔倒掉的消息时说,“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之后,他又在《再论雷峰塔倒掉》一文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但悲壮滑稽,却都是十景病的仇敌,因为都有破坏性,虽然所破坏的方面各不同。中国如十景病尚存,则不但卢梭他们似的疯子决不产生,并且也决不产生一个悲剧作家或喜剧作家或讽刺诗人。所有的,只是喜剧底人物或非喜剧非悲剧底人物,在互相模造的十景中生存,一面各各带了十景病。”《同一首歌》就是一座雷峰塔,“倒掉”也算是一大悲剧,但我们也不必留恋,“无破坏即无新建设”,就让它早点“死去”吧!也许“死去”之后,别的栏目将获得更大发展。我以为央视应着力把《欢乐中国行》、《中国情》两个栏目打造成精品,就能满足广大观众的娱乐需求了。

2009年10月12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鲁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半斤推荐:半斤
☆ 编辑点评 ☆
半斤点评:

《同一首歌》的停播令人惋惜。从中也反映了商业时代的现状:不能满足于大众需要,淘汰在所难免。

文章评论共[1]个
半斤-评论

问好鲁兄!at:2009年10月30日 下午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