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挪用公款炒股 “进帐”无期徒刑四川贾飞

发表于-2009年10月31日 晚上10:28评论-1条

新闻提示:中国工商银行渠县支行客户经理彭虹喻利用职务之便,挪用1200万,用于炒期货和股票,造成950万元巨额损失。近日,彭虹喻被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挪用公款罪判处无期徒刑。涉案的另11人已被渠县人民法院判处2年6个月至8年不等有期徒刑。日前,本报记者通过采访法院、检察院等工作人员,揭开了此案扑朔迷离的幕后细节……

心高气盛,梦想一夜暴富

无期徒刑,对一个前程似锦的年轻人来说,巨大的落差是难以接受的。这意味着他以后相当漫长的人生是灰色的烟云。法庭上,面容憔悴的彭虹喻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作为一名银行职工,我没有守住法律底线。贪焚毁了我的一生。

此刻,以前彭虹喻的“光辉”历程还历历在目……

彭虹喻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渠县一家商场工作,后调入工行渠县支行工作。

彭虹喻同事回忆说,彭虹喻是个很有上进心的人。工作之余,彭虹喻一刻也没有忘记给自己“充电”,刚刚30岁的他相继取得了审计师资格证和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资格证(cfp)。这些骄人的成绩,让身边的人对彭虹喻充满了羡慕,他们觉得彭虹喻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彭虹喻还在自己的书房墙壁上贴有“上进”、“奋斗”的字幅,激励自己。

彭虹喻以聪明、单纯、踏实的形象和工作上兢兢业业带来的业绩,得到了领导的器重和同事的认可,从普通职员提拔为客户经理。自此,彭虹喻更加有了信心,他在心里给自己定了远大的目标,希望自己能成为社会的强者,所以他时刻留意商机,寻找一夜暴富的机会。

机会来临,顺势大展拳脚

2007年,彭虹喻终于等到了一次积累财户的良机——

当时,达成、襄渝两条铁路复线建设途经渠县,铁路部门相继向渠县青神乡、琅琊镇和岩峰镇等5个乡镇,征地款项存入工商银行渠县支行。彭虹喻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这些乡镇和涉及村组的资金管理干部。

经过左思右想,他认为这是一次绝好的发财机会。“凭我的业务水平,如果用这笔资金‘周转’,一定能赚得盆满钵满!”事业上从未栽过跟头的彭虹喻,瞄上了这笔巨资,他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操纵这一切。

“如果将这笔钱购买‘灵通快线’理财产品,肯定能获得很高收益!”彭虹喻于是找到青神乡资金管理干部张某游说。他还向张某表示,购买其推荐的理财产品,随时可以抽回资金,还能‘借鸡下蛋’盈利。经不住彭虹喻的神吹,张某渐渐动了心,于是他安排村干部徐清用173.5万元购买了彭虹喻推荐的理财产品。

2007年6月,渠县天星镇天星一组的谭某也经不住彭虹喻的鼓动游说,为了个人谋取收益差额,私自挪用襄渝铁路复线征地款107.49万元,在彭虹喻的帮助下,开设了自己的理财帐户,并开通了网上银行。

随后,彭虹喻利用相同的方法,相继鼓动渠县岩峰镇、琅琊镇、土溪镇等地的乡镇干部加入了理财行列。就这样,彭虹喻在贪欲的诱惑下,动用征地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且金额巨大。

多行不义,千万巨款“栽了”

谁也不知道,彭虹喻将这笔巨款拿来到底做了什么。事实上,他根本就没有如乡镇干部所期望的那样买“灵通快线”理财产品,而是利用该乡镇干部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无知和出于对他的信任,开始了他“一夜暴富”想法的实施:暗自将这些资金从理财帐户中转出,用于自己炒期货和股票投资。

彭虹喻为自己的高明计划而有些沾沾自喜,他觉得自己等了多年的发财计划就要实现了。于是,他将1200余万巨款转到了自己的个人理财账户。之后,彭虹喻又将巨款相继转入在其他银行开户的账户上。

据彭虹喻供述,他为了避开本行对职员的监控,分别以自己名和“李某某”等名,在多家银行开设了个人帐户,在上交、深交两个证券交易所申请了股东帐号,转移部分资金炒股。

当时股市十分红火,每天不匪的进帐收益,带给彭虹喻的只有短暂的兴奋。在他看来,江海翻滚的期货交易,嗜血的搏弈才是智慧,才是刺激。他相信,自己会成为大赢家。

随后,彭虹喻以自己名字和他人名开设了三个期货交易帐户,经过系列转帐,将资金投入期货交易。

期货确实给彭虹喻带来了刻骨铭心的刺激。至2008年2月底,在期货交易中,他获得了600万元的收益。这种成功,彭虹喻欣喜若狂。真应了一句老话:上帝要想使你灭亡,必先使你疯狂。贪焚的心态,彭虹喻忘记了期货市场涌动的巨大风险。

彭虹喻赚钱赚得红了眼,他再也没有理智和自控能力。之后,他将赢利和本钱全部投入,以求一夜暴富。

可是,世事难料,一场噩梦很快到来。随后,行情急转直下,几天时间,彭虹喻就亏损近1000万元。400万元的亏损黑洞,彭虹喻认为只是短暂的失利。

“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这是彭虹喻一直信奉的人生格言,在严重亏损之后他仍执迷不悟。他自信,只要有翻本的资金,一定会填平这个洞。于是,他将理财帐户上仅剩的300多万元余款全部投入到了期货交易。

可是,奇迹并没有出现,他得到的只是血本无归的惨局。

南柯一梦,“进帐”无期徒刑

一场赌局,一幕惨剧。彭虹喻的发财梦化为了泡影,所有的神话灰飞烟灭。 

2008年7月的一天,渠县检察院一名干警与朋友摆“龙门阵”得到一条重要线索:“渠县青神乡四岭村达成铁路复线土地征用款可能有问题”,该院立即派员到某银行渠县支行查询,确实发现异常:三个征地费账户上的171.5万元于2008年4月9日转入了四岭村村主任徐安个人理财账户上;4月17日,此笔款又从徐安清的账户上转入了另行开户的 “彭虹喻”账户内。

彭虹喻是银行营业部客户经理。这笔专项资金几经转折怎么进入了他另行开设的个人账户呢?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呢?渠县检察院向可成检察长敏锐地察觉,这些资金被挪用进行营利活动的可能性极大。他立即部署进行初查,并指示:鉴于渠县境内正在建设的有达成、襄渝两条铁路复线,涉及沿线的所有乡镇征地费用银行账务都要进行地毯式查询。查询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在该行渠县支行开户的正在建设的达成、襄渝两条铁路复线账户涉及琅琊镇、岩峰镇、土溪镇、天星镇、青神乡5个乡镇、10个村、35个村民小组征地费用专户,在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期间,共有千万余元相继被转入个人理财账户,后又被转入在其他银行开户的“彭虹喻”、“李某”、“彭某”等账户上,而李某、彭某是彭虹喻的亲属。

巨额土地征用专项经费被倒腾一空,引起了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辉星夜赶赴渠县检察院指挥办案。渠县检察院迅速成立了以向可成检察长任组长,副检察长董代伟、反贪局局长郑洪卫为副组长,22名办案能手组成的专案办案组,并投入案件侦办工作。

根据掌握的情况,两条铁路复线建设土地征用费由彭虹喻负责联系,资金流向了彭虹喻以及彭虹喻亲属的帐户,彭虹喻应该是巨款流转的中心人物。8月21日,彭虹喻被“请”到了渠县检察院,在铁证面前,彭虹喻只好束手伏法。

由于彭虹喻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渠县检察院将其移送达州市检察院审查起诉,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彭虹喻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被判处犯挪用公款罪,获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四川虹信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周川认为,彭虹喻之所以走到这一步是忽视了银行财经管理制度,对个人能力盲目自信,对股市和期货市场的风险估计不足,孤注一掷,不计后果所致。他提醒所有对公款有支配权利的人一定要坚持原则、把准方向,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四川贾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推荐: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多行不义必自毙
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
新闻笔调,利落、清晰

文章评论共[1]个
澌涵毓-评论

长河对落日,大漠对孤烟,芳草对天涯,遥祝天涯海角的朋友周末愉快at:2009年11月01日 下午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