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鲁恭候
春秋时期。
如果说齐国有两位贤人,那么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我(管仲),另一位是我的死党鼎鼎大名的鲍叔牙。
我们两个交情很好,经常礼尚往来。
这一天,我经过一个野池塘,一条大鲤鱼从“天”而降,在我脚边摇头摆尾,我说:“我爱你,所以你跟我回家吧。”
回家后,我把它宰了,不想一人独吞,好东西是要让人分享的,于是写了一张请贴:“明天正午半鲁恭候。”便派人给鲍叔牙送去了。
席间谈笑风生,只有我一个人夸夸其谈,鲍叔牙埋头苦干,一条大鲤鱼就这样填饱了我们肚子……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我刚从美梦中醒来,便收到了鲍叔牙的请贴:“今日正午半鲁恭候。”
我不禁笑道:“真会学我的样。”
早饭我也顾不得吃,快到中午了,我顶着炎炎夏日,十万火急奔向鲍叔牙家,鱼啊鱼,你跟我还真是有缘……
来到门口,我先吃了个闭门羹,被烈日晒得口干舌燥的,正准备打退堂鼓,门“吱嘎”了一声,鲍叔牙探出头来吓我一跳。我因他姗姗来迟,一入室内见鱼也没有,不满地叫道:“不是半鲁恭候吗?鱼呢?”
鲍叔牙笑着说:“是半鲁呀!只不过你用的是上半鲁,我用的是下半鲁……”
我应该很生气的,突然明白他的用意,是想让我改掉妄自尊大这一缺点。
一看桌上有西瓜,我狠狠地吃掉了鲍叔牙家的半只大西瓜……
含笔腐毫
我(司马相如)20来岁时在汉景帝手下当名小小的郎官,我善于作辞赋,可是景帝不喜欢辞赋,我觉得没有施展的余的,身边也没有一个志同道和的朋友,于是找个借口离开了长安。
我到了梁地,听人介绍去投梁王刘武。我不愿再这样奔波了,在梁王幕下我结交了几个文友,闲时一起作赋娱乐。
我写得很慢,而我的文友作赋一挥而就,扬扬洒洒,他们经常问我什么时候有作品出来,我也不知道,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写成一篇《子虚赋》,我的这篇赋极尽铺张之能事,结构庞大,气势雄壮,文词华丽,一时传遍四方,我因此声名远扬……
我想趁热打铁接着《子虚赋》再写一篇,天不遂人愿,梁王死后人才凋零,我在梁地无法住下去,只好回四川老家安身。
我结了婚,开了个酒店,亲自端酒送菜,刷碟洗碗,有关作赋的事也就搁在一边了。
有一天,皇上传旨召见我,我受宠若惊。
(汉景帝死,汉武帝继位)
皇上当面称赞我的《子虚赋》写得好,我说:“我写的是诸侯的事,请允许我以天子游猎为题再写一篇。”
“好,朕答应你,改天带你到上林苑去游猎……”
在上林苑,我满眼所见均是美景。
峰峦层层叠叠,高耸入云霄,飞瀑仿佛从天际汹涌澎湃而下,震耳欲聋。
老树新枝,假山真石,清流白沙,红花绿草,一些奇禽异兽是我平时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我目不暇接,大开眼界,真不枉人间来一回。
回来后,我坐在书房里面对铺开的纸,嘴里含着笔毫,一时无从下笔,笔头被我含坏了一堆,我还没有将这篇赋写完。
皇上几次派来催要的人都空手而归。
我写得很辛苦,这是我成败的关键,皇上亲自来时,我才刚刚收尾写成一篇《上林赋》。
果不出所料,皇上极力称赞,称这篇赋是一部可以万古流传的佳作。
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离骚
他骑马伫立在山冈上,只觉得天地广阔,大路平坦。
前程似锦啊!
他踌躇满志地望着山水相依、桔树成林的故乡,暗暗发誓:我屈原不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伟业,决不回故乡!
他一提缰绳,策马向都城驰去……
……
不负所望,楚怀王重用屈原,让他担任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左徒一职。
楚国变强大了,秦国不敢再来攻打。
怀王有点飘飘然,开始花天酒地,不再勤于朝政。
这可把屈原急坏了,劝道:“大王,强秦未灭,松懈不得。”
“爱卿,改革措施由你去制定吧。”怀王搂着女人,观赏歌舞,饮酒狂欢,现在不享受什么时候享受?
再说另一边,楚国的贵族对屈原有成见,经常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商议如何维护自已的利益。
一天夜里,怀王的小儿子,令尹子椒,聚在上官大夫的家里,闷头喝酒,他本来就不是喜欢讲话的人。
“不能再犹豫了”,靳尚说,“让屈原的《宪令》写成后颁布,你的王位和令尹的官职……”
当夜回宫,子椒前去见母亲南后……
怀王见南后一连几天心事重重的样子,询问原因。
“大王,有人在背后讲你坏话。”
“谁这么大胆?”
“你去问子椒和靳尚就知道了……”
怀王召见子椒和靳尚。
子椒双眉紧锁,一声不响。
靳尚故作惊讶。
“你说!”怀王命令。
靳尚借题发挥,乘机讲了一大堆屈原瞧不起怀王的坏话。
子椒见怀王面露愠色,才慢慢地说:“此人自恃有才,目无国君,怎可重用?”
……
屈原的姐姐来到屈原的流放地,姐弟相见,百感交集。
屈原拿出刚写好的离骚给姐姐看。
姐姐逐章阅读这首长373句,有2490个字的抒情诗,热泪不止。
她仰望弟弟屈原,只见他的身影沐浴在斜阳中,一片辉煌……
琴音
余伯和子玉是好朋友,两人均善抚琴。
齐王也好抚琴,闻余伯善琴,就召之赛琴。
一曲终了,齐王问:“寡人与你谁弹得好?”
余伯摇头说:“大王根本不懂音律,岂能相比?”
齐王大怒,令人砍去余伯一只手,又问:“寡人的琴有没有你弹得好?”
余伯语气仍很坚定:“差我远矣!”
齐王又令人砍去余伯另一只手,然后逐出城去。
过了一段时间,齐王又命人来召子玉去赛琴,同时也要余伯一起去。
一曲终了,齐王并不问子玉,却转头问余伯:“寡人有没有子玉弹得好?”
余伯说:“大王琴技较往日为高。”
齐王怒道:“寡人要你说实话!”
余伯沉吟良久,说:“子玉后生孺子,怎能与大王相比?”
齐王哈哈大笑,于是放了余伯和子玉。
子玉和余伯分手后不久,就收到余伯托人送来的绝别信。
子玉泪水滴落,击断琴弦……
-全文完-
▷ 进入轻风吹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