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会念经的骷髅头轻风吹去

发表于-2009年11月07日 清晨7:49评论-0条

初唐太宗贞观年间。

王顺山。

有诗云:天下名山此独特,望中风景画中诗。(王顺山在陕西蓝田,因“古二十四孝图”中的王顺丧母于此,故而得名。)

悟真寺。

我从小出家为僧,有一天夏夜,我睡不着,在寺庙的附近蓝溪转悠。蓝溪潺潺,在岸的两边花木扶疏,映照当空,景色甚美。

我走着走着,忽然听到有人在诵读《法华经》,声音又尖又细,忽近忽远,不知从哪边传出,当时月朗星稀,我四周遥望,方圆之内,视野所及,空空无人。

我有些害怕了,跑回寺庙,不顾被住持责罚,将此事告之。

第二天晚上,我和众僧一起来到蓝溪,侧耳倾听,又闻诵经声,再细听,在岸边的一块岩石旁,那声音竟来自地下。

“挖出来看看……”“

“还是通知住持吧。”

“不如先作记号,明天再挖不迟。”

……

天一亮,我们扛着铁锹来昨天做记号处。

住持也来了,在他的指挥下,我们一阵猛挖,掘得一具骷髅。

那骷髅年代久远,其形枯然,只有嘴唇部位有肉,其色鲜润,里面还有一根舌头,正是它在深夜诵经。

“住持,此乃妖孽,毁了它吧……”大多数人建议将其就地焚毁。

我说:“它会念〈法华经〉,况且它也没害过人,留下吧?”

住持同意我的观点,于是,他命我将其带回寺内,装于石盒,安放于千佛殿西堂下。

从那以后,每及入夜,总会听到念诵《法华经》之声在寺内轻轻回荡。

这条消息惊动了长安百姓和贵族,每日前来寺庙参观的人众多,会念经的骷髅果然是件宝物,不仅为我们悟真寺带来了盛名,还带来了颇高的经济收益。

为了不使宝物出现意外,寺院派了专门的队伍对其严加看管,一般人是近不了前的。

后面发生的事跟我没有关系了。

后记:时间流逝,转眼从太宗贞观年间到了玄宗开元年间,悟真寺接待了一名新罗来的僧人,他是来大唐留学的,客居寺内有一年多时间,一天众僧下山参加一个活动,他留守寺院,趁机溜入千佛殿西堂下,将装有骷髅宝物的石盒窃走……(据说这是当年轰动长安的事件。)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轻风吹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一泓清水点评:

文笔简洁,条理清晰,只是作为小说来说,情节单薄了些(个见)。
小说通过了,期待作者更多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