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初中时,学校的对面有家书店,高中以后,我到了县城读书,学校的对面依然有家规模更大的书店。我想这不足为奇,学校这地方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多,自然在其附近开什么店生意都会好,更何况书店。
高中开学的第一天,我就陪一位同学去买书,因此有缘进入那家书店。
我们进入书店,看到里面人很多,貌似都是学生。人们摩肩接踵,必须硬挤才能挪动脚步。同学要找的辅导书紧挨店门,所以他勿需再冒生命危险深入。我趁他找书的功夫挤到了里面。本想同学要花好长时间找一本有价值的辅导书,不料他三分钟不到把书买下,然后大叫我的名字,搞的我人人皆知。于是,我不得不艰难转身与他汇合,然后一起走出书店。恋人分手后往往是日夜思念,盼望早早见面的。自我和书店一别后,就像恋人分手一样。所以不久,我又光临那里。
第二次去书店不像上次那么人多,只有零星的几个人看书。我走进里面,心中充满幸福感——我还未曾如此地徜徉于那么多的书当中。临走时,我买下了几本书,我这么破费,是因为可以砍价,尽管我不太善于砍价。
以后,我就经常光临这家书店了,每次我去,人都很多,多数都是只看不买的。一开始,书店老板没说过什么,但渐渐他也许发现只看不买的人越来越多,就开始嚷嚷。听到他的喊声,我感觉似曾听闻,才想起初中时学校对面书店的老板和他说过同样的话:“你们要买本就买本,别这么一直看了,把书弄脏弄破的让你们赔又不好看,我们还卖不出去。”显然,他说话不够含蓄,所有人听了都知趣地退下,真正想买书的就趁机买一本。
我一直很羡慕书店老板的儿子。他在上小学,我认为他多幸福啊,家里开书店,那么多书可以看个痛快。可常常能听到他的父母批评他,无非是因为嫌他不好好学习,不认真做作业,只在书店看闲书。每当这时,我就为他喊冤。现在看来,我以前的想法错了。
一次我去书店,听到书店老板夫妇在谈论什么,我仔细一听,他们商量准备在书店卖日用品。我吃了一惊,我想他们怎么能想起这个“馊主意”,好好的书店为什么把它变成百货商店?不久后,书店里果然多了许多日用品,但书并没消失。然而,他们一直打着书店的招牌——这等于挂羊头卖狗肉。我想,人家的店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人家也是想着多挣钱养家啊!这么想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把书撤掉,如果他们从此只单纯地卖日用品,我恐怕就不这么仁慈地想了。此后,去书店的人更多了,但大多不是为买书才去的。我想,他们根本没几个真正喜欢书的。
我们班一个同学,和我常常一起去书店,但他是去租书。那书店出租武侠小说和网游小说,而且租书的人还不少,经我观察,那书店卖书的钱远不及租书赚的钱多——但怎么都是钱啊!而我那同学,租了武侠小说或网游小说,就开始没日没夜地看了,从不把学习放在心上,但每次考试,他却从没落后过,原因很简单——作弊。后来,我那同学也学人家写起小说来,我看过他写的,是武侠小说。在他看来是“旷世之作”,但我不忍心打破他美好的梦。不久,我们班掀起了租书热(其实不只我们班),有些同学完全忘记了来学校是学习的。班主任一直被蒙在鼓里,恐怕这是做老师最大的无奈。
后来,我去书店的次数少了,不知什么原因,就是不想去了。现在,不知书店变成什么样子了,以后,可能再没窃读的机会了。
-全文完-
▷ 进入张志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