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谁是最后的那根救命稻草江正川

发表于-2009年12月09日 早上8:59评论-1条

山崩地裂、地震海啸,狂风暴雨、闪电霹雳!洛杉矶瞬间被撕裂成象古墓里挖出来的一块块碎片;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在咯吱咯吱声中被颠覆、撕碎。残垣断壁何止是一片狼藉?美国黄石公园、巴黎铁塔,麦加清真寺、梵蒂冈大教堂和巴西上帝山、泰晤士河大桥等世界著名标志性建筑,顷刻间灰飞烟灭!浓烟中传出的是一片撕心裂肺的呼救声。惊慌失措的人们绝望地四处奔跑,却相继跌入地壳裂缝的深渊,或被地心喷发的炽热岩浆瞬间吞噬!

虽然影片整整做了40多分钟的“感情”铺垫后才出现这些无与伦比的,令人瞠目结舌的灾难画面,但它无非是一部大手笔的灾难片。之所以能产生如此的轰动效应,说到底还是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触及到人类对死亡出自本能的恐惧心理。

然而:电影只是一种多元素的艺术表现形式,《2012》也只是为人们展现了这种把众多自然现实中的奇特景观同电脑特效相结合的手笔,给我们带来无比震撼的视觉效果,一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视觉享受罢了!所以就画面效果而言,我感受到的就如同欣赏《铁达尼号》一样,认为它很可能成为同类型的大片所不可逾越的经典之作而已。

据报载,美国因这部灾难片的上映,曾一度引发社会恐慌。很多人沉浸在地球毁灭的场景中无法自拔,以至于不得不去看心理医生。不言而喻,美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对人类未来的忧患意识,要比我们国民来得深刻。而在我国,好像人们除了因感官大受刺激而觉得大饱眼福外,就是当俄罗斯富翁见到made in china的 “诺亚方舟”所说的“这活交给中国就对了,这家伙只有中国才能造得出来。”时,不免对影片编导者竟能如此“慷慨”地把“拯救”世界的重任赋予中国,尽管颇有点耐人寻味,但还是禁不住为这句台词沾沾自喜,隐隐地有点飘飘然的感觉。

不过,我个人倒也想得通:反正人类不会作茧自缚,科学家不会袖手旁观,政治家不会不要选票。到头来,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人们总不至于当真放纵到听天由命,不顾死活的地步。再说该来的总会来!而地球迟早是要消亡的,只是早晚而已;生命总是有尽头的,只是长短而已。所以欣赏《2012》,我只是为电脑特技的飞速发展而惊叹;为艺术家的想象力而叹为观止!

然而:引发我感慨,或者思考的则是其人文情节。譬如美国总统首席科学顾问艾德里安的父亲,面对死亡到来的那一刻:眼前尽管是黢黑混浊的滔天巨浪,脚下则是倾斜颠簸的船舷和随时会倾覆的游轮,却面无惧色!那个从容凝重的表情,那分镇定坦然的眼神,怎不让人动容?而西藏珠峰脚下的佛教僧人,面对汹涌而来的洪水,眼里毫无半点惊惧掠过。安详泰然,好一番“心中有佛,万事皆空”的心态;西藏小喇嘛一家人,置自己的生死而不顾,危难之时不忘帮助他人。这一切都彰显了信仰的力量,并就此让信仰得以生动的体现并由之发扬光大。

而另一面,花费数十亿欧元购买“诺亚方舟”船票的俄罗斯富豪临登船时,则“理所当然”地置情人而不顾。可关键时刻却将儿子推上船舷,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后代,将死亡留给了自己。而影片最后,艾德里安在诺亚方舟上对各国领袖们的一番激情演讲中的那句话——“尽管存在很大风险,但我们要拚命拯救的人类文明,如果弃他人而不顾,还能有多大价值呢?”——终于说服政治精英们让“诺亚方舟”对拥挤在码头上手持船票心急如焚,却来不及登船的大批民众敞开了大门……然而:这句话所提出的命题,却让我们深陷于理性和情感的矛盾之中不能自拔,不得不与剧中人有着同样的掂量和思考。

因为从纯理性的角度来审视:危急关头,冒着人类被毁灭的风险而去搭救那一小部分人,显然是得不偿失的。不过,精英们的理性抉择却偏偏让人们觉得于心不忍。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关键就在实际社会活动和决策中,政治精英们往往把理性原则的运用扩大到道德情感领域,让实用性和逻辑性主宰自己的行为方式,并就此作出关乎民生的重大决策。那就不可避免地引导人们将人性与功利相混淆,道德掺杂利益来考量,甚至是爱情,也不可避免地逐渐蜕变为交易。

我们不妨就此推理:就该知道乘客的名单是由谁拟定的。而能拿到船票的又都是些什么人了。可问题是:那些最后被所谓的理性抉择塞进“方舟”从而得救的人们,又会有几个是真正的平民呢?倘若身临其境,他们中会有我,会有你吗?

要知道,这由八国峰会各国领袖们三年前所做出的决定,由一个特殊行动小组制定的计划是绝密的。事实上,任何知情者都被跟踪盯梢,影片中那被怀疑泄露机密的政客转瞬间就被消灭了肉体。而制造“诺亚方舟”的地点又选择在信息不够公开的中国。因此:除了事先被圈定的精英以及能拿出数十亿英镑的富豪外,压根就没人能知道这项庞大的救赎计划。而科蒂斯和小喇嘛这样的平民,也仅仅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是与精英圈有着密切关系的边缘人物,才能侥幸获得救援机会的。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人类多数人的命运,如同几千年的文明史一样,最终是由少数人所决定的。无论历史上曾有过多少政治精英提倡民主思想,倡导平民主义。但那只存在于他们争取成为社会精英的奋斗历程之中。一旦成了政治精英,多数人的命运必然是由他们所主导的。其必然性自是毫无悬念可言的。

我突然有个奇怪的念头:倘若能上“诺亚方舟”的人员,由我,或者由你,或者包括你我的一个小圈子来决定的话,那选拔又该用什么方式才好呢?

我看无非是:一是可以凭借手中的权力;二是经过公民投票选定人员名单。但前者的潜在危险在于自己未必自信,以至优柔寡断,相互推诿,很难做出一个公平的决定;后者的顾虑在于投票效率过低,意见始终无法统一。因此极有可能的结果是:采用有人提出的抓阄方案:类似大乐透彩票抽奖!那想必该是人人都能接受的唯一方式了。可怕只怕抽奖还没开始,社会就乱了套,从而一发不可收拾。其后果因地域和民族的不同,信仰与教养的差异,一切就更难以预料了!因此风险还是太大!而经百般斟酌、权衡利弊之后,最有可能的选择还是得由少数人来决定!那么,从理性的角度考虑:首先需要的就是农民工和熟练技术工。因为新世界毕竟还得靠他们来重建。接着是科学家,但每个科技领域有一个就足够了,否则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搞不好于事无补还添乱。(譬如一个袁隆平就能保证大家有饭吃嘛!)当然还必须有医务人员、物业管理、有保洁员,有小商贩,自然还得有城管。因为他们身强力壮,训练有素、行动敏捷,能确保市场机制的有序运行。对了!还得有预言家!否则不定哪天再需要什么“方舟”的话,就会来不及。如此看来,三百六十行,行行不能少。唯独不需要的就是贪官!

拯救方案及对象一旦确定,必定得到一致通过。我就此估摸着:大多数民众会听天由命。而一部分人抓紧机会享乐,一部分人抓紧时间干自己平生想干,却又一直无暇顾及的事情。当然还有极小部分聪明人,则在日以继夜地赶造山寨版的“诺亚方舟”自救。要知道归根结底,危急关头靠人不如靠自己!

但假设归假设,笑话归笑话。毕竟《2012》只是部好莱坞为票房拍的电影。多年来看过的那些经典灾难片,诸如《水世界》《龙卷风》、《世界末日》、《彗星撞地球》、《异形》、《后天》、《地心崩裂》等等几乎囊括了一切可以想象的灾难题材。而《2012》无非就是把这些灾难集中演绎,给人的震撼更加剧烈罢了。

可近日在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有关南极研究科学委员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警告说:如果全球气温以目前速度持续升高,那么到2100年,海平面将升高1.4米!况且升高幅度是两年前预测的两倍!而岛国图瓦卢50年内就有可能沉入海洋,其国民现在就有半数出逃。至于我国的上海,90年后也将被海水淹没。90年?较之一套房子的产权也只有70年,90年就此显得一切离我们并不遥远!

俗话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你想: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就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那么从图卢瓦到上海,接下来地球上的其它岛国和沿海城市,譬如马尔代夫,纽约、东京,想必也就岌岌可危,在劫难逃的了!

全球气候灾难危机竟然来得如此之猛,显然让急功近利和沉溺于声色犬马中的人们猝不及防!记得在看公益广告片“人类剩下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时,我还似乎觉得那只是针对相当遥远的未来所作的警示,却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切竟然来得这么快!那么明年或后年,或者以后的年份,是否还会有所谓“百年不遇”的海啸、地震,雪灾袭击我们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几年频繁出现的气候异常就是先兆。 

看来:哥本哈根的预言当真要比灾难片《2012》更为现实得多!这,才是需要我们担忧的。只是不知道:到那天,人们还会否寄希望于来自made in china的那根最后的救命稻草……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江正川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推荐: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人一出生,命运就不是由自己决定的
但是,人出生后的命运又恰恰是自己所能够掌握的
所以说,人要百分之百地对自己的命运负责任
俗话说:自救者天救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感谢老朋友对散文版面的支持,祝天天好心情!at:2009年12月10日 晚上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