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你读过“暴走妈妈”一文吗曹光雄

发表于-2009年12月15日 上午10:30评论-2条

孩子,你读过“暴走妈妈”一文吗?

据新浪网载: 陈玉蓉家住汉口谌家矶,今年55岁。31岁的儿子叶海斌,先天性肝变性、生命垂危。陈玉蓉决定捐肝救子,可专家说她的肝脏有太多脂肪,她开始拼命锻炼。同济医院决定,免除这对母子所有的医疗费用(预计近100万元)。网络上,“暴走妈妈”已成为点击率极高的名词,有网友留言:一次是十月怀胎,一次是七月暴走,一个母亲为了儿子的生命进行了两次分娩。 

我已是年过六旬的老汉了,也不禁由衷地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仍在缅怀已谢世14年冥寿90余岁的老父母,想当年过“苦日子”(1959年)时,母亲在曹家坪砖厂做工,她在厂公共食堂好不容易买到一份有薄如纸片的大蒜炒肉,母亲干的是体力活,她多么需要热能营养补充啊,可居然为了我,舍不得吃半块肉,她硬是将整份菜端回来给我吃,自己只用酱油汤泡饭充饥;我40岁回到年迈的父母身边,这时家境已好了许多,父亲退休在家养了几只黑母鸡,有一只鸡下绿壳蛋,他听说这蛋营养大补,便专留给我吃。虽说我很幸远,体健无恙,未让老人为我着急。但是,从父母一贯地全身心呵护我看,万一我身体有个不测,他们一定也会像“暴走妈妈”那样舍己救我的。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父母对子女大爱无疆的情结,常常让我在梦中或哭或笑醒,此时我若仍绕膝在父母跟前,有“爸爸”、 “姆妈”喊,该是多么幸福啊,真的,父母永远活在我心中!

孩子,中国的父母都是这样代代薪火相传的!可是,70后的孩子们,不是我多嘴绕舌,我要问:如今你们又有几个时刻惦记着父母养育之恩呢? 每当我与同辈的朋友谈起儿女们情形时,都有些不愉快的话题,不是说“女大不中留”、就是“崽大父难做”。现在儿女成家后都搬出去住了,或者远离父母到外省、甚至异国他乡去闯自己的前程,老父老母的家大都成了“空巢”。粗略所见,当今有一些做儿女的,总推托工作繁忙,事业家务缠绕,很少回老家看看,连打个电话也没时间。当然,也有些儿女能“常回家看看”,不过,“这看非那看”,而是在父母家一天,电视看了两个半天。这是变了味的“常回家看看”。还有一些儿女“好吃懒做”,在父母家吃香的喝辣的,更有甚者,一副麻将摊在桌,几个儿女团团坐,却让老父老母准备饭菜,忙前忙后。搓完麻将吃完饭,留下满烟灰缸的烟蒂和果皮纸屑,桌上杯盘狼藉,也不帮收拾、洗碗筷,扫扫地抹抹桌,酒足饭饱就走人。这些做派,实在难以让人恭维。

我还耳闻目睹一些移民族或出国的学子,遇到国外家中生儿育女等大事,难以负担昂贵的保姆费用,不得已将老父老母请到异国,为他们帮着料理家务,照料孩子;由于护照上时间的限制,有的还采取了男女双方父母轮番“上阵”权当老保姆。而这些年迈的老人,从未出过远门,却不得不放弃了国内家务乡情,踏上万里征程。他们在外国的生活习惯、语言沟通上都得“从头再来”,一不小心做咂了事,还得受儿女责备,真是天天板着指头过日子,心里的苦处无奈只有自己知道。此情此景,真是应验了一句老话:“从来,娘肚子里有子,子肚里没娘”啊!

孩子,你知道“教”字的含义吗? “教”字便是由“孝”字和“文”字组合的,人们学习受教育当以孝文为先! 古今不少圣贤都曾强调孝敬父母,讴歌父母的感天动地的大爱。马克思说:“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 莎士比亚说:“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亚米契斯说:“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狄更斯说:“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孟子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郊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今天,为了提高城市居民之生活品质,提升幸福指数,我们提倡儿女们“常回家看看”,更要“常回家干干”,包括在海外的华裔儿女。父母年老体衰,上下行动不便,多在家替他们洗洗衣服,晒晒被褥,揩台抹凳,买菜煮饭,梳理头发。事无大小,只要尽力。在国外的儿女,有条件的也应抽时间回国多看看老父老母,要知道,献上一片孝心,使父母心满意足,愉悦身心,这比送上几分补品和大把金钱好得多。

这里,我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一句诗,作结束语——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曹光雄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诠释生命点评:

“暴走妈妈”是作者用的一个例子,抒发了对子女亲情的渴望。作为子女,你听到这深深切切的呼唤了吗?天下父母心,这种爱与渴望是伟大而神圣的。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往往使很多人忙于工作,却忽略了对父母的关心与照顾,从心灵上去给予老人安慰,其实父母的要求很简单,“常回来看看、常叫一声爸妈、常通一个电话、常告诉爸妈我很好……”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前来学习并看望朋友,拜读美文,祝平安快乐!at:2009年12月15日 晚上8:36

曹光雄-评论

谢谢!at:2009年12月15日 晚上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