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山村,一所学校,一名老师,一群小学生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给人间带来几许温暖。
甘肃有座一小山村,这里被大山环抱几乎与世隔绝。村子中只有一所小学,学校里有二十来个学生,却只有一位姓冯的校长,他还兼任着各门功课的任课老师。学生们的家散居在大山的角落中,离学校有一段距离。而通往学校的只有一条狭小的山路,学生每天都有趟过一条河,然后沿着这条山路到学校上课,到了放学时再沿着原路返回。一路上,学生们的安危让冯老师担心。他坚持每天接学生上课,送学生回家。这一坚持就是12个春秋,12年里冯老师总是迎来新的学生,将知识灌输给他们,又将这些学生送出大山。斗转星移,山外边的世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山村里却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人们还是依旧过着苦日子,而那条路也好像更破。它成了冯老师的一块心病,路不修好学生上学还是危险,万一学生有什么不测,怎么向学生和家长交代?
冯老师急在心里,他开始往相关部门跑请求他们能够把那条山路修一修,让学生们能够安全的来往。他几乎跑断了腿,可是得到的答案惊人的一致,那就是财政上没有钱,爱莫能助。这无疑给冯老师泼了一盆凉水,从头凉到心里。没有办法,冯老师最终做出自己修路的决定,他决定自己掏钱修路。
其实,冯老师的家也并不宽裕。他常年在山上的学校里给学生上课,很少回家。县城的家里只有妻子在默默的操持着家务和家里的农活。收入微薄,但是为了学生,冯老师还是决定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修路。
于是,冯老师回到家里。他已经有半年时间没有回家,可是,迎接他的是妻子一只胳膊打着绷带挂在胸前。她在前几天干农活时,发生了以外,胳膊骨折了。此时此刻,冯老师的内心充满了愧疚,心里有太多的话想告诉妻子,却不知从何说起。他开始思想的挣扎,看着妻子为了这个家而受伤的胳膊,不知道该不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妻子。但,最终他还是觉定说出来,让妻子来决定。冯老师忐忑不安的把自己想出钱修路的想法说了出来,他已经做好应对妻子反对的心理准备。却不料妻子什么也没说,起身从里屋取出三千块钱递给了冯老师,这是家里唯一的积蓄,是冯老师半年的工资。此时此刻,冯老师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情感,这个铁骨铮铮的男儿,流下了泪水。妻子的支持让他感动,家里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就是妻子自己治伤也需要钱啊。可是妻子却二话未说将钱拿出来,平静的说:“为了山里的娃娃,这钱你拿好”一个朴实的村妇,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有的只是理解丈夫的心,还有对山里孩子的爱,她坚定的支持了丈夫。
带着家里的仅有积蓄,冯老师返回了学校。在他每天接送孩子的那条山路上,站满了迎接他的乡亲。男男女女都拿着铁锹、锄头等待着冯老师。他们听到村支书说冯老师决定自己出钱修路的消息,都被感动。这些质朴的村民想到的是冯老师是为了孩子们,不能只让他一个人出钱,自己家里虽然没有钱,但有的是劳力,他们要帮着冯老师一起修路。于是,他们一起商量好,便带上自家干活的农具,到山路边上迎接冯老师。冯老师被乡亲们感动了,内心激动难平。第二天起,这条山路便开始动工,就连学校里的学生也加入到修路的队伍中。
普普通通的山路,因为有了冯老师,有了他的妻子,有了村民们对娃娃们的爱而有了温度。相信,当这条用爱修的山路修好后,会有更多的娃娃带着从冯老师那里得到的知识沿着它走出大山,走向更远、更广阔的天地学习更加先进的文化,再沿着它回到自己的家乡里,利用所学改变家乡贫穷的面貌,将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
-全文完-
▷ 进入剑气箫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