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探看江南浅浅笑

发表于-2010年01月19日 晚上10:55评论-2条

探看江南

江南一直都是我这个生活在黄淮平原上的孩子的一个梦。杏花,春雨,杨柳拂堤,吴侬软语,评弹竹笛,小桥人家;不同于北方的大漠,孤雁,胡杨关山,金戈铁马;更与平原的麦浪黄昏有着不一样的风景与韵味。江南,在梦里有着水乡的温润与平和,有着才子佳人的缠绵与悱恻,更有着一种说不上来的亲近与愿望。

是白居易的《忆江南》,还是柳永的《望海潮》,梦中的江南水乡里有着“春来江水绿如蓝”有着“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很少见到小桥流水的我总是幻想着江南。不仅仅是江南的那一方水土,还有江南与海的接近。苏杭的天堂之名没有钱塘江大潮更让我感到兴奋,那里与海是如此的接近与亲密。

终于有一天,带着好奇与梦里的景色,来到江南。就像是一个孩子一样,来探看一番梦中的风景。虽然没有能力逐一的看望,但是,来到有着江南一切风景的千年古镇,似乎回到了梦中。宋代文人的诗词中,江南的温婉在小镇上有着许多的让人说不出来的感觉。

时间既不是烟花三月,也不是西湖六月,而是七月底的时间。我来到江南的某个小镇来看望在这里辛苦劳作的父母,顺便探看记忆中的江南。明媚的有些让人心烦的阳光直刺刺的照射下来,没有行走水乡的乌篷船,现代交通工具直接就把我带到了地方。临河而建的房屋,推开窗子,抬首阳光,低头绿水。出门向南,路的两边是稻浪滚滚,路得尽头是一条通向大海的河流,各式各样的运输船只,来来往往,热闹的不亚于街道上的车水马龙。

我想我是幸运的,探看江南的起点竟然是美丽的小镇——西塘。一天,天气阴,无事,我来到西塘寻找关于江南的传说与美丽。

我也记不清是谁在他的笔记中告诉我,西塘有一株萧统亲手种植的红豆树,那是他对自己失去的爱情的祭奠。虽然是悲剧的结局,但是却有一种情怀让人牢牢的记住。郑愁予在他走过江南的时候,“那等待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我不喜欢悲剧,可是却没有办法驱赶悲剧带给我的影响。也因为有了这些,江南给我的感觉增添了一份缠绵悱恻。我想或许也是因为痴男怨女的深情增添了江南的风景,杏花烟雨中多了一份深情。

踏上有清脆回响的青石板路,走在烟雨长廊下,看水中的小船悠闲的划过。从一座貌似普通的石桥上的这边走到那边,身旁走过的人低声的诉说,“想不到这座桥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呢!”或许正是因为这一座座貌似普通的,却是古老的小桥,才承接了历史与现在。或许也正是因为这古老,才使得小镇的韵味让人回味。

都说江南是茶乡,数不胜数的茶的种类,驰名中外的也不在少数。走过茶馆,里面的茶香清幽淡远,能够让人安静下来,或许这也是江南的魅力。

可能是因为天气的原因,或许也是江南本身的风景,清晨的西塘,就像是一幅“泼墨山水画”有一种“烟笼寒水月笼沙”的韵味。呼吸清晨清新的空气,心肺感到了清爽。雕花的窗棂,栏杆,让我看到了侵润了古典的江南,保留吧了古典的现代。

江南古镇给我的美丽让我发自内心的赞叹,不在于建筑的华丽,而在于那高高的马头墙的无言的诉说,悠长的巷子深深的回响,和那些侵润了历史的茶香。古镇,老宅,青石板路,沉寂了沧桑,凝固的历史,行走在江南的古镇,探寻着记忆中的江南。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浅浅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推荐: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文笔优美
江南特色详尽笔端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感谢您对散文版面的支持,祝天天好心情!at:2010年01月21日 中午1:12

across-评论

江南的景飘逸、细腻、别具风韵,给人的是种享受,是种眷恋at:2010年02月18日 下午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