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新探红楼(73):曹雪芹自题诗安晓玲

发表于-2010年02月09日 中午2:43评论-1条

新探红楼(73):对曹雪芹自题诗的讨论

安 晓 玲

(本文可以自由转载)

笔者曾经在拙文[1]分析《甲戌本》的正文后提出,《甲戌本》是古代人编造的伪本;并且,认为《甲戌本》首页的曹雪芹下列自题诗是假的: 

字字看来皆是泪,

十年辛苦不寻常. 

甲戌本曹雪芹自题诗 

此首页题词照片如图1(a)。基于下列理由,笔者认为它是伪造的:

(1)曹雪芹怎么会采用西洋文断句的标点符号:逗号“,”和黑点句号“? ”断句呢?而不用古代中国的黑点或圆圈;同时,在我国古代题词中,都没有使用断句符号的做法;

(2)既然《甲戌本》是曹雪芹最早的作品,他怎么知道以后还要出很多版本,而首先写出“甲戌本”?对《红楼梦》各版本简称为:《甲戌本》,《庚辰本》,《甲辰本》等等是后来《红楼梦》爱好者的称呼;

(3)合理的落款是:“曹雪芹 甲戌年”或者“甲戌年 曹雪芹”。

有网友提出,图1(a)的诗,是胡适书写的。但是,《甲戌本》第四回末有胡适补抄的94个字,见图(b),两者的字迹明显不同。后来,yupeng 先生影印出九副胡适的题词,对比之下,的确是胡适的笔迹,图1(c)复印了最明显的一副。

《甲戌本》的上述题词的书写人虽然解决了,但是第二个问题是:此诗的底稿是不是曹雪芹作的呢?上面三个问题同样说明:它不是曹雪芹的作品,而是伪造的。

这样一来,就明确地肯定了,《甲戌本》版本首页的曹雪芹自题词从拟稿到书写都是假的;它是胡先生一手搞出来的明堂,曹雪芹根本就没有写出过如图1(a)的题词。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

1)胡先生为什么要伪造曹雪芹的题词?如果在图1(a)题词的落款写成:

代书曹雪芹诗句,胡适,年 月 日。

这是正常的做法。为何胡先生不写明“代书”、“照抄”曹雪芹诗句等字,也不签名,仅仅在旁边盖个胡适的“印章”?通常的理解是:此书是胡适收藏的;普通读者绝对不会想到它是由胡适自编和写出的“提词”。

何况,在落款上,还耍了个花招,写成:“甲辰本曹雪芹自提诗”。变成不伦不类,可以任意解释;以大文豪著称的胡适先生,造句水平能如此模棱两可,词不达意吗?

2)《甲戌本》的第四回残缺,胡适按照《庚辰本》补抄里94个字,如图1(b)。其注解是:

此页下半页“事”字起原残缺,胡适依庚辰本脂砚斋

重评本补抄九十四字……

为什么胡先生在书写这些字时,改用粗壮的字体?与他的首页题词相差甚远,其目的何在?

根据这两点,笔者认为,胡先生在这里的确搞了小动作,想方设法掩盖《甲戌本》是伪本的事实。以胡先生之才,几十年的考虑、分析和鉴别,他还看不出《甲戌本》是后人伪造的吗?之所以他在上面两个问题上耍花招,正好说明他已经知道《甲戌本》是假货;出自他自身的利益,想尽办法来掩盖真相,以提高《甲戌本》的可信度。

陈林先生等[2、3]多次发文,指出《甲戌本》是陶洙伪造的,胡适隐瞒了事实的真相。看来,“隐瞒了事实的真相”的确是事实,但《甲戌本》不是陶洙伪造的(详请看文章[1])。

(a) (b) (c)

图1 曹雪芹的自题诗(a)和胡适的笔迹(b)、(c)

最后,笔者要为重金购买《甲戌本》一事说句公道话。上海博物馆以“国宝”的名义,花80万美元从胡适后人的手里买回《甲戌本》[5];从高价买回一部伪本来看,的确大大的不值。但是,若从保护曹雪芹原著的角度看,还是很有价值的。因为至今我国红学界中大部分人不仅仍然认为《甲戌本》是曹雪芹的原著,而且还是最好的版本;因此,最近由红学元老人物出版的《红楼梦》[6、7]都把《甲戌本》第一回上伪造的两大段异文当成曹雪芹的作品排印。通过国人的讨论,终有一天,多数人会同意《甲戌本》是伪本。但是,如果此伪本仍在私人手里的话,他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主要是钱!),利用红学元老们的言论和著作,大炒特炒《甲戌本》,令它的售价越来越高;把这个伪本当成了曹雪芹的原著,令中国文学蒙羞!!!现在,这种以假当真的可能性没有了;因为国家部门不会为假货《甲戌本》大势叫卖,牟取暴利!造成这种学术界的荒谬现象和巨额经济损失的主要责任应该由红学界的元老和次级元老承担。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 安晓玲:新探红楼(16):“甲戌本”属高手的伪品(一)、(二)

[2] 三聚氰胺:胡适岂能不知“甲戌本”之伪(上)(下) - 艺苑论坛,学术红楼,2008-10-06 

[3] 三聚氰胺:胡适刻意掩盖陶洙售卖“甲戌本”真相 - 艺苑论坛,学术红楼,2008-09-22

[4] yupeng:艺苑论坛,学术红楼,2009-01-09

[5] 陈林:胡适——百年“红学”罪魁祸首,新浪博客,2008-01-01

[6]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俞平伯点校),2000年 

[7] 曹雪芹:红楼梦(周汝昌校订),海燕出版社,2006年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安晓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燎原百击点评:

《红楼梦》既为国之古典名著,自该严谨以对。实事求是的研讨精神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来说是必要的,更是值得尊重的

文章评论共[1]个
燎原百击-评论

问好安先生,预祝佳节愉快,心宽笔更健!at:2010年02月09日 晚上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