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卖瓜感悟》系列之三沙湖奎星阁

发表于-2010年02月09日 下午3:01评论-2条

卖了几天瓜,也有了些微的感悟。你可千万别小瞧了这卖瓜,只要你留心,这里面的学问还大得很哩。这也正应了那句古语:处处留心皆学问。

首先,你得会接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招待客人。当然啦,如果是通情达理的人,你说什么,他都会照办。这样地结果是皆大欢喜。如果是那刁钻古怪的人呢?你就得花费些唾沫了。首先,你得反复提醒他,这瓜的皮很薄,动不得大力,拿的时候一定要轻拿轻放,否则??????,话还没有说完,就已弄破了一个,这弄破的你是一定要他买去的,否则,你就要亏本了。当然,说这些话的时候,你始终还要和颜悦色,不得有半点情绪,不然,就会招来一场口舌。而做生意的人是最忌讳和顾客发生争执的。因为,久而久之,别人就不再来买你的东西了。

其次你要会看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会选瓜。按通常选瓜的方法,就是一敲二看三听来确定。这一敲就是敲瓜皮;二看就是看瓜皮。瓜皮的颜色正,好瓜。颜色模糊,,就有问题。但也有例外。经验丰富的人一般是不敲的,只看瓜皮的成色就知道熟了几层;三听就是听声音。如果是脆脆的就是好瓜,皮皮的就是老了。

不过,这只是往日的经验。或针对露天瓜才管用。而大棚里的瓜就不管用了。因为大棚里的瓜聚热,成熟得快,通常只要25天就行了。而选择大棚里的瓜只需要看瓜皮的颜色就行了。

所以说,改革年代必须用改革的观点来对待一切人和事才行得通。

再次,称瓜。顾客,其实也包括自己是很厌恶别人短斤少两的。顾客通常有这么几句话:“卖的起就卖,卖不起就不卖,莫要短斤少两。”“价钱由你说,秤,你要给足。”但真正做起来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再其次,找钱。这找钱虽然没多大的学问,但其中却也透露出一个人的良心来。而这反映最明显的就是把五十元当十元。零钱找了,拎上瓜,掉头就走了。我就连续遇到了三次。

说实话,第一次遇到,我是很犹豫的。思来想去,还是不要昧这个心。等我良心发现再去找顾客时,顾客已走出了多远。但我还是喊回了顾客。找去了本不该属于我的钱。

我这样说,并不是说我有多么的崇高,而实在是因为中年人了,对钱财看得淡然了。对“发财要命”这句话自然理解的对较以往要深刻些了。

又其次,做生意的人不能心急。顾客多了,不能急;顾客没有了,也不能急。急也是急不来的。急也没得用。最佳办法就是顺其自然。

又又其次,不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象我,以往是搞废品回收的,走东串西自由惯了。如今,每天象钉子钉在了那里动弹不得,不调整好心态,久了,不憋出病来才怪哩。

最后,再说点阅人的话。俗语说:干哪行钻哪行。照理说,这阅人与这做生意是毫不相干的,只是本人历年养下的陋习,时间久了,又开始生拉硬拽地又往一起硬揉了。

一、干脆果断型。不挑拣,看准了就拿,也不还价。

二、拖沓型。瓜只买一个,却要翻遍一车瓜,结果,瓜也未挑好,人也累个半死。自己不舒服,别人也不悦意。

三、絮叨型。手里挑拣,嘴里絮叨个没完。挑出来的瓜自觉满意,别人见了却直咧嘴。

四、瞻前顾后型。又想买又怕瓜不熟。看了半天,挑了半天,最后,却又拍了拍手上的灰,空手走人。

对于这四种类型的人,我最看好的是第一种,其余三种,估计在事业及其它方面不见得有多大的建树。

当然啦,这也只是我的一家之言。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沙湖奎星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心无垠推荐:心无垠
☆ 编辑点评 ☆
心无垠点评:

是随笔,是心悟~~~流畅真然!
总之懂得认真做生意,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市场,面对顾客,就一定可以总结经验做好卖瓜生意!
读罢~~我也就懂得了挑瓜的技巧,知道了卖瓜人的不易~~~!
推荐共赏了,问好沙湖奎星阁 朋友!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春节将至,祝你在新的一年里:所有的希望都能如愿,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所有的等候都能出现,所有的付出都能兑现!at:2010年02月09日 下午4:03

沙湖奎星阁-回复问好! at:2010年02月09日 下午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