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探红楼(75):再论《甲戌本》是伪本(二)
安 晓 玲
(本文可以自由转载)
一、 《甲戌本》的第25~28回大部分也是照抄《庚辰本》
在拙文[4]的结论中指出:《甲戌本》的“第1~8和13~16回,绝大部分是照抄《庚辰本》和《梦稿本》的誊清稿,并加入一些伪造者补写的异文;第25~28回的内容是在《梦稿本》的修改稿中,从涂抹掉和新加两部分的内容里,挑选文字,再增添伪造者撰写的内容,综合编辑而成。”
也就是说:《甲戌本》的第25~28回的正文是取自下列三个方面的材料,组合而成:
1)《梦稿本》修改稿中涂抹掉的文字;
2)《梦稿本》修改稿中的新增加的文字;
3)伪造者自己编写的文字。
曹雪芹未完成《120回红楼梦》的最终定稿就去世了,除了《庚辰本》外,他的修改稿的誊清工作是由别人担任。《梦稿本》第25回第一页的修改稿就证实这一点,《甲辰本》是照抄对《庚辰本》的修改文而生成,在誊清时为再作出改动,即《甲辰本》、《程乙本》和《120回红楼梦》的定稿版本都是属于“不再改动誊清稿”。详情请看拙文[5],他根本没有时间采取以上方式,将《梦稿本》上的修改稿页再编造出一个新的版本。当对第25~28回的其它修改稿页作全面分析时,又有新的发现,现介绍如下。
第25回; 《梦稿本》第25回6页前后半页
林黛玉先就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薛宝钗[[便回头看了他半日,嗤的一声笑。众人都不会意,]](笑而不言)贾惜春道:“宝姐姐,[[好好的]]笑什么?”宝钗笑道:“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渡众生。[[这如今宝玉,凤姐姐病了,又烧香还愿,赐福消灾,今才好些,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又要保佑人,要管人家婚姻,叫他成就),你说(他)忙(不忙)的可(好)笑不[[可]](好)笑。”(一时)林黛玉[[不]]觉的红了脸,啐了一口道: “你们这起人[[烂了嘴的,惯会拿人取笑]](不是好人,不知怎么死!再不跟着好人学,只跟着凤姐贫嘴烂舌的学。”一面说,一面摔帘子出去了)。
《庚辰本》是:
林黛玉先就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薛宝钗[[便回头看了他半日,嗤的一声笑。众人都不会意,]]贾惜春道:“宝姐姐,[[好好的]]笑什么?”宝钗笑道:“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渡众生。[[这如今宝玉,凤姐姐病了,又烧香还愿,赐福消灾,今才好些,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你说忙的可笑不[[可]]笑。”林黛玉[[不]]觉的红了脸,啐了一口道: “你们这起人 (不是好人,不知怎么死!再不跟着好人学,只跟着凤姐贫嘴烂舌的学。”一面说,一面摔帘子出去了)。
《甲戌本》是:
林黛玉先就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薛宝钗[[便回头看了他半日,嗤的一声笑。众人都不会意,]]贾惜春道:“宝姐姐,[[好好的]]笑什么?”宝钗笑道:“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渡众生。[[这如今宝玉,凤姐姐病了,又烧香还愿,赐福消灾,今才好些,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你说忙的可笑不[[可]]笑。”林黛玉[[不]]觉的红了脸,啐了一口道: “你们这起人 (不是好人,不知怎么死!再不跟着好人学,只跟着凤姐【那些】贫嘴烂恶舌的【人】学。”一面说,一面摔帘子出去了)。
————————————————————
带双方括号[[ ]]黑体字是涂抹掉的文字,圆括号()黑体字是新添加的字。
首先,将《庚辰本》和《梦稿本》对比是,可以看出,这个回目的《庚辰本》是曹雪芹担任誊写的。他在誊清过程中,在新增内容[如:(不是好人,不知怎么死!再不跟着好人学,只跟着凤姐贫嘴烂舌的学。”一面说,一面摔帘子出去了)]和涂抹掉的内容[如:[[便回头看了他半日,嗤的一声笑。众人都不会意,]]等等]中都选取了文字。即《庚辰本》的这个回目的誊清稿属于“再改动誊清稿”。
当把《甲戌本》同《庚辰本》比较时,惊奇地得出:前者照抄后者;两者之间仅仅相差两处,《甲戌本》比《庚辰本》多:【那些】和【人】。
第26回:
《梦稿本》是: 吃茶说闲话儿(不在话下)。却说那林黛玉听见贾政叫了宝玉去了,一日[[来]](不)回(来),心中也替他忧虑。至晚饭后,闻听宝玉来了,心里要找他问问是怎么样(了。一步步行来),刚出了门,只见宝钗进宝玉的院内去了,自己也便随后走了来。刚到了沁芳桥,只见各色水禽都在池中浴水,也认不出名色来,[[黛玉]](但见一个个文彩炫耀, 好看异常,因而)站住看了一会。再往怡红院来,[[只见院]]门(也)关[[着]](了),黛玉(即)便[[以手]]扣门。谁知晴雯和碧痕正[[吵]](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便]](正)把气移在宝钗身上,[[正]](指着)在[[提]](院内)抱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
《庚辰本》则是: 吃茶说闲话儿,(不在话下)。却说那林黛玉听见贾政叫了宝玉去了,一日(不)回(来),心中也替他忧虑。至晚饭后,闻听宝玉来了,心里要找他问问是怎么样(了。一步步行来),见宝钗进宝玉的院内去了,自己也便随后走了来。刚到了沁芳桥,只见各色水禽都在池中浴水,也认不出名色来,(但见一个个文彩炫耀, 好看异常,因而)站住看了一会。再往怡红院来,[[只见院]]门关[[着]],黛玉便[[以手]]扣门。谁知晴雯和碧痕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宝钗身上,[[正]]在(院内)抱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
* *:上面《庚辰本》的定稿仍然是曹雪芹誊写的,属于“再改动誊清稿”;因为它在新增的文字中,只选取了:(不在话下)(不) (来) (了。一步步行来) (但见一个个文彩炫耀, 好看异常,因而) (拌)(院内);再从涂抹掉的文字中选取了:[[只见院]] [[着]] [[以手]], [[正]];而且,还从正文中,删去了:刚出了门。
《甲戌本》是:吃茶说闲话儿,不在话下。却说那林黛玉听见贾政叫了宝玉去了,一日不回来,心中也替他忧虑。至晚饭后,闻听宝玉来了,心里要找他问问是怎么样了。一步步行来,见宝钗进宝玉的院内去了,自己也便随后走了来。刚到了沁芳桥,只见各色水禽都在池中浴水,也认不出名色来,但见一个个文彩炫耀, 好看异常,因而站住看了一会。再往怡红院来,只见院门关着,黛玉便以手扣门。谁知晴雯和碧痕正【辩】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宝钗身上,正在院内【报】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
* * :上面对比充分表明:又是《甲戌本》照抄《庚辰本》,但《甲戌本》抄错了两个字:【辩】和【报】。
第27回:
《梦稿本》是:
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边)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仍不成曾扑着。宝钗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心中犯疑]](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子糊着纸。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 便)煞住脚往里细听,只听说道:“你瞧瞧这[[手帕子]],果然是你丢的那块,你就拿着;要不是,就还芸二爷去。”又(有)一个说道:“可不是我那块!拿来给我罢。”又听道:“你拿什么谢我呢?难道白寻了来不成。”又答道:“我既(经)许了谢你,自然不哄你(的)。”又(听)说道:“我寻了来(给)你,自然谢我;但只是(那)拣的人,你就不[[拿什么]]谢他么?” (那一个)又[[回]](说)道:“你别胡说。他是个爷们家,拣了我们的东西,自然要还[[我们的。叫我]]拿什么谢他呢?”又听说道:“[[我]](你)不谢他,我怎么回他呢?”
《庚辰本》则是:
到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边)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仍不成曾扑着。}宝钗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心中犯疑]](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子糊着纸。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 便)煞住脚往里细听,只听说道:“你瞧瞧这[[手帕子]],果然是你丢的那块,你就拿着;要不是,就还芸二爷去。”又(有)一{个}说{道 }:“可不是我那块!拿来给我罢。”又听道:“你拿什么谢我呢?难道白寻了来不成。”又答道:“我既(经)许了谢你,自然不哄你(的)。”又(听)说道:“我寻了来(给)你,自然谢我;但只是(那)拣的人,你就不[[拿什么]]谢他么?” (那一个)又[[回]](说)道:“你别胡说。他是个爷们家,拣了我{们 }的东西,自然要还[[我们的。叫我]]拿什么谢他呢?”又听说道:“[[我]](你)不谢他,我怎么回他呢?”
* * :从上面的对比中,又说明:此处的修改稿也是曹雪芹誊清的。他从删除的文字中,选取了:[[中]] [[拿什么]] [[回]] ;在新添加的文字中,舍去了:(经)(的)(那) (那一个)(说) ;而且从原来的正文中删除了:{仍不成曾扑着. } {个} {道} {们 }; 另外,在《庚辰本》中,新增文字:人, 话, 的, 我.可见,这份誊清稿仍然是属于“再改动誊清稿”。
《甲戌本》是:
到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 香汗淋漓,娇喘细细。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水上,四面周围都是刁镂隔子糊着纸。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 便煞站住脚往里细听,只听说道:“你瞧瞧这手帕子,果然是你丢的那块,你就拿着;要不是,就还芸二爷去。”又有一人说话:“可不是我那块!拿来给我罢。”又听说道:“你拿什么谢我呢?难道白寻了来不成。”又答道:“我既许了谢你,自然不哄你。”又听说道:“我寻了来给你,自然谢我;但只是拣的人,你就不拿什么谢他?” 又回道:“你别胡说。他是个爷们家,拣了我们的东西,自然该还的。叫我拿什么谢给他呢?”又听说道:“你不谢他,我怎么回他呢?”
* * :当《甲戌本》和《庚辰本》对照时,依然是前者在后者上稍作改动而成,去掉了:【宝钗】,【滴翠】,四面,煞,脚,谢;增加了:周围都是, 站, 们, 叫, 给. 其中“们,叫”二字可能是参照《梦稿本》加的。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庚辰本》上将“倒引的宝钗”抄成“到引的宝钗”,而《甲戌本》照抄不误。这一点再次说明:《甲戌本》的伪造底本是《庚辰本》。
第28回:
《梦稿本》是: 又安在哉(且)自身[[况]](尚)不知(何在)何往,[[则]](将来)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玉]](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下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如何解释这段悲伤。正是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那代玉正自悲自伤……只见(是)宝玉[[坐在山坡上哭]],代玉看见便道啐→←:“(呸!)[[当]](打谅)是谁,元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宝玉痛哭了一回,【忽抬头不见了代玉】,便知(代玉看见)他,躲开了自己,也觉无味,抖抖(土,起来下山),寻归路往怡红院。
《庚辰本》是:
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下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渺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正是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那代玉正自悲自伤……看见是宝玉,代玉看见便道啐→←:“我【道】是谁,元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宝玉悲恸了一回,【忽抬头不见了】代玉,便知代玉看见他,躲开了自己,也觉无味,抖抖土,起来下山,寻归路往怡红院。
——————————————————————
《庚辰本》这段内容又是曹雪芹在誊清过程中,再次作了改动:
1)去掉《梦稿本》中的涂抹掉的文字:[[况]]、[[玉]]、[[坐在山坡上哭]];
2)保留《梦稿本》中涂抹掉的文字:[[则]]、[[当]],
3)保留新添加的文字:(且)、(尚)、(何在)、(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下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如何解释这段悲伤。正是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是)、(代玉看见)、(土,起来下山);
4)删除《梦稿本》中新添加的文字:(将来)、(呸!)、(打谅)
5)删除《梦稿本》中的正文:【忽抬头不见了代玉】;
6)新撰写的文字有:【已】、【欲为何等蠢物渺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我】、【悲恸】、【见黛玉去了】。
《甲戌本》则是:
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已】,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下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渺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正是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那黛玉正自悲自伤……抬头一看见是宝玉,代玉看见便道啐:“我【当】是谁,原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宝玉【悲恸】了一回,【见黛玉去了】,便知代玉看见他,躲开了自己,也觉无味,抖抖土,起来下山,寻归旧路往怡红院。
———————————————
由这里可以看出,《甲戌本》和《庚辰本》差别只有: 《甲戌本》是:【当】、【见黛玉去了】;而《庚辰本》是:【道】、【忽抬头不见了】。
二、 小 结
由上面对《甲戌本》的正文分析中,可以得出明确结论:第25~28回中,除了伪造的稿页外,《甲戌本》也都是以《庚辰本》为底本进行编造,而且大部分是“照抄”而成。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 安晓玲:新探红楼(23):“蒙府本” 是古代伪本
[2] 安晓玲:新探红楼(24):“列藏本”也 是古代伪本
[3] 安晓玲:新探红楼(25):“舒序本” 是古代人的伪造的
[4] 安晓玲:新探红楼(16):“甲戌本”属高手的伪品(一)、(二)
[5] 安晓玲:新探红楼(58):再论《甲戌本》是伪本(三)
-全文完-
▷ 进入安晓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