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新探红楼(78):甲戌本是伪本安晓玲

发表于-2010年03月16日 早上9:14评论-1条

新探红楼(78):《甲戌本》是伪本的又一实证

安 晓 玲

(本文可以自由转载)

一、第28回中一段对话

在《红楼梦》第28回中,茗烟与老婆子的一段对话,有三种表达方式,如下:

1)“放你娘的屁!到好, 宝二爷如今在园里住着……”古本中的《庚辰本》、《甲辰本》就是这么写的;

2)“你娘的b2(左毛、右必)!到好呢, 宝二爷如今在园里住着……”如此写的古本有:《列藏本》、《甲戌本》;

3)那婆子说:“你娘的b1(上尸、下穴)倒好! 宝二爷如今在园里住着……”古本《舒序本》就是按照这种方式抄写的。

同《梦稿本》相应部分对比,即可看出来龙去脉:

那婆子(啐)说:“(放)你娘的[[b2!倒好]](屁)!宝[[二爷]](玉)如今在园里住着……”

此修改稿的原始稿是:那婆子说:“你娘的b2!倒好, 宝二爷如今在园里住着……”

修改后变成:那婆子啐说:“放你娘的屁!倒好,宝二爷如今在园里住着……”

可见:上面的第1种方式是接近修改稿;第2种方式是原始稿。以后将分析出,第3种方式是《舒序本》的伪造者按照《庚辰本》其它回目改写的。

这一段对话,正好成为《甲戌本》是伪本的另一个证明。要阐明这一点,需要首先了解第28回的性质。

二、第28回的性质

笔者在文章[1]中发现:《梦稿本》中修改稿的誊清方式有两种:“再改动誊清稿”和“不改动誊清稿”。《庚辰本》以前的稿子(含《庚辰本》),曹雪芹创作完毕后,由他亲自进行誊清,因而在誊清过程中再次进行了取舍和修改,由他抄写出的是“再改动誊清稿”;《庚辰本》之后的版本,修改稿的誊清工作由别人担任,因而不再出现改动,誊清稿与稿件的修改状态完全一致,故将别人誊清的稿子称之为“不改动誊清稿”。

下面证明《红楼梦》第28回是:再改动誊清稿。

《梦稿本》第28回中写道:

正说着,只见贾母房里的丫头找宝玉(和)林黛玉去吃饭. 林黛玉也不叫宝玉,便起身拉了那丫头就走.那丫头说等着宝【二爷】一块儿[[去]](去啊).林黛玉道:"他不吃饭[[了,]](不如)咱们走[[罢.那丫头道:“吃不吃一块儿去,老太太问,让他说去。”黛玉道:“你就等着”我先走了]]."说着便出去了.宝玉道:"我今【日】还跟着太太吃罢. "王夫人道:"罢,罢,我今儿吃斋,正经吃你的去罢."宝玉道:" 我也跟着吃斋."说着便叫那丫头“去罢”,自己先跑到桌子上坐了.王夫人向宝钗等笑道: "你们只管吃你们的,由他去罢."宝钗因笑道:"你正经去罢.吃不吃,陪着林姑娘走[[走,不然]](一趟),他心里【正】不自在呢.(何苦来!)"宝玉道:"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

一时吃过饭,宝玉一则怕贾母(惦)记[[挂]],二则也[[记挂]](想)着林黛玉,忙忙的要茶漱口.探(春)惜(春多人)都笑道:"二哥哥,你成日家忙(的是)什么?吃饭吃茶也是这么忙碌碌的."宝钗(笑)道:" 你叫他快吃了,瞧林妹妹去罢, 叫他在这里胡[[羼]](闹)些什么呢."宝玉[[便]]吃了茶,(便)出来,一直往西院来.

刚洗了脸出来,要往贾母那里[[去]]请安(去),只见林黛玉[[在前面]](顶头来了)。宝玉赶上去(笑)道:“我[[得]]的东西叫你拣,(你)怎么不拣?”林黛玉昨日所恼宝玉的心事早又丢开,又顾今日的事了,因说道:“我[[们]]没【怎】么大福(气)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 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儿罢了)!”宝玉听他提出“金玉”二字来,不觉心[[中动了]](里)疑猜,便说道:“除了别人说什么金【呀】玉【的】, 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林黛玉听他这话,便知他心里动(了)疑(了),忙(又笑)道:“好没意思,白白的说什么誓(呢)?(谁)管你什么金什么玉的[[呢]]!”宝 玉道:“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日后自然明白。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三个人,第四个就是妹妹了。要有第五个人,我也【起】个誓。”林黛玉道:“你也不用【起】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宝玉道:“那是你多心,我[[是没那个心的]](不是这么样的)。”林黛玉道:“昨儿宝丫头不替你圆谎,为什么 问着我呢?那要是我,(你)又不知怎么样了。”

然后到了贾母这边,只见宝玉[[便笑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红麝串子]](在这里呢。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儿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 幸亏宝玉被一个林黛玉缠绵住了,心心念念只记挂着林黛玉,并不理论这事。此刻忽见宝玉笑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那香串子呢?”)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 见宝玉问他,少不得【摘】了下来。宝钗【原】生的肌肤丰泽,【一时】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胳膊), 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 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我)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 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金丹),眉不画而(枝)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 (又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 [[与]] (给)他,他也忘了接。宝钗见他[[怔了]](呆呆的),自己倒不好意思的, 丢下串子,回身才要走,只见林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手帕儿]](绢子)笑(呢)。宝钗道:“ 你又禁不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林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屋里的。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薛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一瞧。 ”林黛玉道:“我 (才出)才来,他就‘忒儿’一声(的)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的[[帕]](絹)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宝玉不防,正(打)在眼上,“嗳哟”了一声。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而《庚辰本》第28回则是:

正说着,只见贾母房里的丫头找宝玉林黛玉去吃饭. 林黛玉也不叫宝玉,便起身拉了那丫头就走.那丫头说等着宝【玉】一块儿【走】.林黛玉道:"他不吃饭了,咱们走.我先走了."说着便出去了.宝玉道:"我今【儿】还跟着太太吃罢. "王夫人道:"罢,罢,我今儿吃斋,【你】正经吃你的去罢."宝玉道:" 我也跟着吃斋."说着便叫那丫头"去罢",自己先跑到桌子上坐了.王夫人向宝钗等笑道: "你们只管吃你们的,由他去罢."宝钗因笑道:"你正经去罢.吃不吃,陪着林姑娘走一趟,他心里【打紧的】不自在呢."宝玉道:"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

一时吃过饭,宝玉一则怕贾母记挂,二则也记挂着林黛玉,忙忙的要茶漱口.探春惜春都笑道:"二哥哥,你成日家忙【些】什么?吃饭吃茶也是这么忙碌碌的."宝钗笑道:" 你叫他快吃了瞧林妹妹去罢, 叫他在这里胡羼些什么."宝玉吃了茶,便出来,一直往西院来.

刚洗了脸出来,要往贾母那里请安去,只见林黛玉顶头来了。宝玉赶上去笑道:“我的东西叫你拣,你怎么不拣?”林黛玉昨日所恼宝玉的心事早又丢开,又顾今日 的事了,因说道:“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 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宝玉听他提出“金玉”二字来,不觉心动疑猜,便说道:“除了别人说什么金【什么】玉, 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林黛玉听他这话,便知他心里动了疑,忙又笑道:“好没意思,白白的说什么誓?管你什么金什么玉的呢!”宝 玉道:“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日后自然明白。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三个人,第四个就是妹妹了。要有第五个人,我也【说】个誓。”林黛玉道:“你也不用【说】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宝玉道:“那是你多心,【我再不的】。”林黛玉道:“昨儿宝丫头不替你圆谎,为什么 问着我呢?那要是我,你又不知怎么样了。”

然后到了贾母这边,只见宝玉在这里呢。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儿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 幸亏宝玉被一个林黛玉缠绵住了,心心念念只记挂着林黛玉,并不理论这事。此刻忽见宝玉笑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那红麝串子?”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 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 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 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 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宝钗见他怔了,自己倒不好意思的, 丢下串子,回身才要走,只见林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手帕儿笑呢。宝钗道:“ 你又禁不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林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屋里的。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薛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一瞧。 ”林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一声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的帕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宝玉不防,正打在眼上,"嗳哟"了一声。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 *:上面的方括号【】黑体字是《庚辰本》与《梦稿本》相互之间没有的文字。如把“宝二爷”改成“宝玉”等。将《庚辰本》同《梦稿本》对比,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庚辰本》既不按照未修改前抄写,也不照抄修改后的文本,而是从修改前后的内容中挑选文字,重新编辑而成。

1)从已经涂抹掉的内容中选取的文字有:[[了,]],我先走了]],[[挂]],[[记挂]],[[羼]],[[之]],动,了]],[[呢]],[[一段酥臂]],[[得摸]],[[红]],[[就呆]],[[与]],[[怔了]],[[手帕儿]],[[帕]];

2)所舍去掉的涂抹文字有:[[去]], [[罢.那丫头道:“吃不吃一块儿去,老太太问,让他说去。”黛玉道:“你就等着”, [[走,不然]],[[便]],[[去]],[[在前面]],[[得]],[[们]],[[中,[[是没那个心的]],[[便笑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红麝串子]];

3)从新加的文字中选取有:(去, (一趟),(春),(春多人),(笑),(便),(顶头来了),(笑),(你),(了),(又笑),(你),(在这里呢。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儿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 幸亏宝玉被一个林黛玉缠绵住了,心心念念只记挂着林黛玉,并不理论这事。此刻忽见宝玉笑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那香串子呢?”),(是),(呢),(呢),(才出),(打);

4)舍去的新添加文字有:(和),啊), (不如),(何苦来!),(惦),(想),(的是),(闹),(去),(气),(儿罢了),(里),(了),(呢),(谁),(不是这么样的), (胳膊),(我),(金丹),(枝),(又呆),(给),(呆呆的),(绢子),(的),(絹);

5)删除正文中的词句有:【呀】, 【的】,【原】, 【一时】;

6)再补充增加的文字有:【玉】,【儿】,【打紧的】,【些】,【这】,【什么】, 【说】,【说】,【我再不的】,【褪】, 【容易】,【递】。

这就充分表明:曹雪芹在誊抄《庚辰本》以及以前的修改稿时,一面抄写,一面修改,所抄写出的誊清稿属于:“再改动誊清稿”。从上面可以看出:“再改动誊清稿”有个特点,该稿子的两种状态,即未修改的原始稿和修改后的改动稿都没有发行,因而在现存的古本中,都没有对应的版本;只有所得的“再改动誊清稿”才有发行版本,即《庚辰本》。这是它同“不改动誊清稿”的最大区别。“不改动誊清稿”上的两种稿子,即未修改的原始稿和修改后的改动稿往往都有发行版本,分别与一种古本相对应。

《梦稿本》中的第24、26~28、34、35、39、57、58回的修改稿都是属于“再改动誊清稿”,抄写出的发行版本都是《庚辰本》。对《庚辰本》再次修改,获得《甲辰本》时,由于改变成由别人担任誊清,从而不再出现在誊清过程中改动的文字,所以《庚辰本》以后的誊抄稿都是“不改动誊清稿”;如第36回等13个回目。

三、《甲戌本》是伪本的又一实证

第28回中部的下列内容,可作为《甲戌本》是伪本的又一实证。

《梦稿本》上是这样修改的:

宝玉来到外面,只见焙茗说道:“冯大爷家请。”宝玉听了,知(道)是昨日的话,便说:“要衣裳去。”(就)自己[[便]]往书房里来。焙茗一直到了二门前等人,只见出来了一个老婆子,焙茗上去说道:“宝二爷在书房里等出门的衣裳,你老人家进去带个信儿。”那婆子(啐)说:“(放)你娘的[[b2]](屁)![[到好,]]宝[[二爷]](玉)如今在园里住着,跟他的人都在园[[子]]里,你又跑了这里来(带信儿来了)!”焙茗听了,笑道:“骂的是,我也糊涂了。”说着一径往东边二门前来。可巧门上小厮在甬路底下踢球,焙茗将缘故说了。小厮跑了进去,半日才抱了一个包袱出来,递与焙茗。回到书房里,宝玉换了,命人备马,只带着焙茗、锄药、双瑞、双寿四个小厮(去了)。一径到了冯紫英家门口……

但《庚辰本》则是:

宝玉出来,到外面,只见焙茗说道:“冯大爷家请。”宝玉听了,知道是昨日的话,便说:“要衣裳去。”自己便往书房里来。焙茗一直到了二门前等人,只见【一】个老婆子【出来了】,焙茗上去说道:“宝二爷在书房里等出门的衣裳,你老人家进去带个信儿。”那婆子说:“放你娘的屁!倒好,宝二爷如今在园里住着,跟他的人都在园里,你又跑了这里来带信儿【来了】!”焙茗听了,笑道:“骂的是,我也糊涂了。”说着一径往东边二门【前】来。可巧门上小厮在甬路底下踢球, 焙茗将原故说了。小厮跑了进去,半日抱了一个包袱出来,递与焙茗。回到书房里,宝玉换了,命人备马,只带着焙茗、锄药、双瑞、双寿四个小厮【去了】。一径到了冯紫英家门口……

* *:两者对比,可以看出,即使是通过小量修改而成的《庚辰本》,仍然是属于“再改动誊清稿”;因为:

1)选取新加的文字有:(道),(屁),(带信儿来了),(去了)

2)删去新加的文字有:(就),(啐),(玉),

3) 选取涂抹掉的文字有:[[便]],[[到好,]],[[二爷]],

4)删去涂抹掉的文字有:[[b2]],[[子]],

因《甲戌本》的伪造者不知道这一个特点,而把这段内容改写成:

宝玉出来,到外面,只见焙茗说道:“冯大爷家请。”宝玉听了,知道是昨日的话,便说:“要衣裳去。”自己便往书房里来。焙茗一直到了二门前等人,只见【出来】个老婆子,焙茗上去说道:“宝二爷在书房里等出门的衣裳,你老人家进去带个信儿。”那婆子说:“你妈的【b2】到好,宝二爷如今在园里住着,跟他的人都在园里,你又跑了这里来带信儿!”焙茗听了,笑道:“骂的是,我也糊涂了。”说着一径往东边二门【上】来。可巧门上小厮在甬路底下踢球, 焙茗将原故说了。小厮跑了进去,半日【才】抱了一个包袱出来,递与焙茗。【焙茗】回到书房里,宝玉换了,命人备马,只带着焙茗、锄药、双瑞、双寿四个小厮一径到了冯紫英家门口……

将《甲戌本》同《庚辰本》比较,除了一些地方,《甲戌本》进行了改动外,特别重要的变动是:

那婆子说:“你妈的【b2】!到好,”

在拙文[1]中,笔者指出:《甲戌本》是以《庚辰本》和《梦稿本》为底本伪造而成;伪造者是《梦稿本》的收藏者。她根据《梦稿本》上的这段表达(“你娘的[[b2]](屁)![[到好,]]”)将“娘”字改成“妈”字;把底本《庚辰本》上的“屁”字,改成“b2”。这就出现下面的问题:

1)写成“b2”,就表明:《甲戌本》是《庚辰本》的原始稿子,出现在《庚辰本》之前。根据文章[2],这时书童应该叫“茗烟”;但《甲戌本》在上面仍然保持《庚辰本》的叫法:“焙茗”。这就证明《甲戌本》不是曹雪芹编写的,而是伪造品。因为曹雪芹对书童茗烟的命名原则是:除了《庚辰本》外,所有手稿都是:(1)在原始手稿和第一次修改稿中,一律都叫“茗烟”;(2)对第二次修改及以后的稿子,第24回以前,叫“茗烟”;第24回和以后,都改称“焙茗”。因此,《庚辰本》以前的稿子,应该全部都写成“茗烟”,不可能出现“焙茗”。

同时,按照“再改动誊清稿”的上述特点,产生《庚辰本》的两种稿子都没有发行版本,因此不应该出现《甲戌本》这个版本。

2)在所有古本中,这句话里都是采用“娘”,唯独《甲戌本》用“妈”。根据地方语,曹雪芹在有些骂人话中,使用过“妈”;如:

第24回,倪二骂道:“臊你妈的瞎了眼睛里!”

第65回,“痛快把你妈一cao(上入、下肉)!”

这时,所有的古本(包括《梦稿本》),在这些地方都使用“妈”;但是在第28回,其它古本(含《梦稿本》)都写的是“娘”,仅仅《甲戌本》用“妈”,显然是伪造者参考《梦稿本》其它回目,自己更改的。

总之,不知道《红楼梦》的第28回是“再改动誊清稿”,随意将底本《庚辰本》上的“屁”字,按照《梦稿本》更改成“b2”,把“娘”字改成“妈”字,正好暴露出《甲戌本》是伪本,成为它是伪造的又一个实证。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 安晓玲:新探红楼(26):“梦稿本”的真伪(二)

[2] 安晓玲:新探红楼(36):《梦稿本》解“茗烟”改名之谜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安晓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半斤推荐:半斤
☆ 编辑点评 ☆
半斤点评:

《红楼梦》面世以来,几经后世抄写,难免与原著有所出入。作者经过认真校对发现了伪作中存在的破绽。

文章评论共[1]个
惜字如金-评论

痴迷。at:2010年03月16日 中午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