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祭祖与计生灵笔

发表于-2010年03月24日 上午10:59评论-2条

清明祭祖是一种传统之礼。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见清明祭祖,乃传统习俗,人之常情。而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这种习俗常礼,在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进程中,应该与时俱进,移风易俗,适应文明、进步、和谐和的新农村建设需要。而实际上,清明祭祖的习俗常礼,至今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参杂其中。特别是传宗接代的思想长期形成的传统习俗,在人口众多的大家族中影响像瘟疫一样,让很多对清明怀有禁忌、暗生叹息。因为家族大了,清明祭祖暗藏的“杀机”。

在我们黔中大地,清明祭祖,皆有组织。不少大家族,从祭祀入黔始祖开始,依次而下,“大支”、“小支”都会一年接一年地在坟山上选出“头人”,头人中又明确牵头人,并登记入册。一年一届地往下滚动移交。下一届到了下一年的清明约定祭祖的日子临近前,头人就会相互联系,聚在一起,协商,然后按家族支派把任务划分到人。明确任务之后,领到任务的“头人”,就分别到各自的任务区域,一家一户地收取“大股”、“小股”的祭祀费用,包括集中祭奠时的“火食费”与“香火钱”。凡到祖坟上的族人,按一定的标准收取“火食费”,叫做“大股”。不能到祖坟上的,包括成年男子和未成年男孩在内,根据辈份不同的“大众坟”子孙人口情况,按每人一元或两元收取“香火钱”,俗称“小股”费用。一般情况下,有“小股”的人家,再穷也愿出“小股”费用。可没“小股”的人家,看到别人高高兴兴地出钱,心里总是暗藏“疙瘩”。甚至说什么“老祖公”不生眼睛,没有“保佑”他家之类的牢骚怪话,把气撒在收“香火钱”的“头人”身上。并且大人、娃娃都不到祖坟上参加祭祀不说,一分钱也不出。闹得大家都不愉快。

家族大了,在农村“响应”计划生育政策的双女结扎户不少;为了有个传宗接代的“小股”而四处躲藏、最终没有达到目的的人家也不在少数;成了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响应国家计生政策而只有一个女孩的人家更是不少。这些人家,有很在一部分,每到清明,多会找出这样哪样的借口,拒绝到“大支”、“大众”祖坟上祭祖。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一年一度的清明,那种重男轻女的旧俗,让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并且成了他们一年一度承受心理磨难、精神摧残的日子。这种自古以来形成的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风俗,不但成了以计划生育国策唱对台戏的“顽固分子”,更重要的是成了只有女孩子的父母心上沉重的“毒瘤”。

笔者有位日常以“三哥”称之的亲戚,有一年清明,他回他的老家祭祖,因为天气不好,派人上山,按礼数祭祀,行了烧香、化纸、叩首之礼后,鸣炮而回,在家中摆开桌子吃喝。我这位“三哥”在与族中弟兄划拳喝酒时,他的一位堂兄酒喝得满面通红已有七分醉意的时候,我三哥劝他少喝点,他说他哪怕他喝得走不动了,他有四个儿子,抬都会把他抬回家去。这时,我那位三嫂把碗放下,心像被什么深深刺了一下,在一旁泪流不止。而我这位性格好强的三哥,见到妻子落泪,本来就有想法的他,随即将酒碗一砸,猛然站起身来。知道他脾气的年青人随之离席,他那位堂哥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我三哥把桌子一掀,掀得他仰天一倒,一身酒菜,满怀尴尬,张开的嘴还来不及合扰,自己却变成了一个皮球,在地上承受着雨点般的脚尖与拳头,喊爹叫娘之声不断,直到奄奄一息。那位五痨七伤的老哥,在数月的住院治疗中,因为深感到自己说了“亏心”话,刺伤了人家的心,自己默默地承担了各种费用,直到痊愈。

那事之后,我那位三嫂含泪诉说她受到那位老哥话语刺激后的痛苦心酸时,我曾劝慰她说,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就算在农村,像你家那位六十来岁老哥,能多有几个娃娃,但往后,谁又能保证他家子孙都能如他所愿?俗话说:“生儿子是名气,生姑娘是福气”。姑娘长大了,只要有出息、有本事,成家之后,对父母还要体贴点。更何况,这世上人人都想生儿子,要是人人都能如愿的话,就不成世界、不成社会了。人活一辈子,关键是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活出点精神来。

我费了半天口舌,我的那位三嫂静静地听完后,却还欲言又止,感叹不已。由此可见,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对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之深,是何等的不可忽视!而渗透在清明祭祖习俗中的这种观念,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在计划生育政策中,更是不可估量的破坏作用。

为此,我在清明后,家族中“小支”准备祭祖的“头人”会议上提议,凡是“小支”中的子孙,不论男女,都应一视同仁地收取香火钱。并且耐心地说出这一提议的好处。“头人”会议上得到采纳后,要求每个“头人”在分头收取“香火钱”时,要做好男女平等的宣传。贩年下来,清明到来就有人闹情绪的情况缓和多了,家族中的人也乐意相聚在一起到祖坟上祭祀祖宗了。见伴学伴。家族中其他的“小支”也兴起“香火钱”一视同仁的收法了。以至到了后来,“大支”坟、“大众”坟也推行起这种收法来。这样一来,说牢骚怪话的人少了,钱好收多了,族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多了,家族中的团结气氛也浓了。

不过,生了儿子的人家,抱大公鸡祭祖、发红鸡蛋的事尚有延续。为此,我建议低调处理,取消在祖坟上宣扬的程序。未实行“香火钱”一视同仁之前,谁家新添了男孩,不论是抱公鸡、或是抬一箩筐红鸡蛋,抑或是条件好的人家到祖坟上宰羊祭祖,族中长者都会在坟山上告知大家,谁家添了男丁,让大家分享添男丁人家的喜悦。在我的建议得到采纳之后,那些只有女孩子的人家,不再受到歧视性刺激,清明祭祖的心情平和多了。

现在,在家族中,添了男丁的人家,清明祭祖“感恩报喜”的表示,大多仅限于已去世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的范围内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灵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无求精华:文清
☆ 编辑点评 ☆
无求点评:

生和死,看似紧密相连,在文章中却看着没多少联系,但是当作者娓娓道来的时候才长舒一口气,原来是这样,很巧妙的构思,并且加以成熟的笔法,让人看了收益良多。
 写作技巧无须多说,只有精华推荐耳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现实的文字,让人于文字的情理中又多了一份思考。at:2010年03月24日 晚上8:33

灵笔-回复其实,作为来自农村的一介文弱书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和风细雨的引导,让一些陋俗慢慢改变。我想,这也是一种积德的修为啊。 at:2010年03月25日 早上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