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 亲
我的母亲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行经如出一辙,爱惜孩子胜过爱惜自己.
年过5旬的她,白发染了一遍又一遍,她似乎要染掉岁月在发际的足迹,殊不知日夜的操劳和那琐碎的家务才是白发的罪魁祸首。
电话中得知妻子快要生孩子的消息,百忙之中,她搁下手中琐碎的家务,用父亲榨的莼菜油煎了一些“油椭”,又特意买了几斤水果,搭上了进城的公交车。
在她临走之前,父亲在镇上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母亲要进城为我们“帮忙”。挂了电话,我一下子楞了,心想:“母亲没进过一天书房,怎么找到自己啊!况且她又不常进城”。在自己模糊的记忆深处她这是第二次进城,第一次是在18年前因父亲意外受伤为了照顾而进的城。相隔十多年,城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土墙瓦房早就没了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幢高过一幢的楼房,柏油马路上是川流不息的车龙……到处洋溢着现代城市的气息。
如果她找不到自己可咋办?时间一分一秒过的真快,一小时都过了,还是没有她的消息。我又照父亲打来的电话号码回拨了过去,电话通了,接电话的人说:“父亲早就走了”。
接下来是焦急的等待,在焦急的等待中我接到了母亲的电话,急忙走出房子,在西关接到了母亲,心中一块悬空的石头终于落到了地上。
母亲一进房子,便忙呼了起来,边扫地边问这问那。
下午,母亲给我们包起了饺子,妻子也包了起来。也是在这个时候,妻子背心疼的更厉害了,歇一会疼一会,母亲劝她不要在忙呼了,生怕她受到伤害,还是我一个人忙好了。
也是在哪天晚上,妻子住进医院。
母亲零晨5点就来到了医院,又是打水又是买饭,在茫茫碌碌中渡过了一天。
晚上,我劝她去休息,她硬是要是陪着我们。于是在妻子的床边趴一会,忙一会地熬过了一夜。
第二天晚上,我让她去休息,她同样拒绝了,由于白天忙里忙外,在妻子的床边便睡着了。
到了第三天,妻子的背心疼的更加厉害,而此时的母亲也是忙的不亦乐乎,是她给了疼痛不堪的妻子莫大的安慰和力量,妻子下午2:26分终于生了。
由于母亲忙里忙外,劳累过度,体力严重超负,又加之连日熬夜,母亲得了感冒。
下午,我和母亲一起吃饭,等我第二碗饭都吃完了,她还是第一碗,我沉思了许久,母亲咋吃的那么慢?我试探着问母亲:“是不是饭不和口味”。她笑着说:“满口的大牙都掉光了,不慢才怪”,这时我才下意识到,是我们做儿女的对母亲关心太少太少。
在回家的前一天,我执意要母亲去医院补两颗大牙,她语重心肠地说:“娃娃你们急着用钱,不要管我,我都习惯了”。我无论怎样劝说最终还是没有改变母亲当初的想法。
俗语云:“儿行千里母担忧”。而我们心中的母亲却在那里,即使近在咫尺,我们又对母亲了解多少?
-全文完-
▷ 进入CHEND2208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