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词的平仄与用韵批判尘世祥人

发表于-2010年04月02日 清晨7:50评论-129条

“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据说只能按词谱的平仄与押韵填写。专家学者如是说,教授、大作家如是说。而我,则要标新立异提出反驳!好在我无名一身轻,即使厚着脸皮批驳词的平仄和用韵各种问题,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尚且遭到过那么可悲的境遇,更何况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老百姓的观点呢?要批驳传统的、名人的观点,其风险可想而知——哪怕它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可我还是要坚决地说:作为抒情表意的词,根本就用不着讲究平仄!今天写诗填词还拘泥于“平水韵”用韵,那更是大错特错!专家学者请听理由:

(一)

我们所谈的“词”,即诗词的词,是经过音乐陶冶的文学语言,是“曲子词”的简称。它诞生时,乃至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其形式是要受声律约束的,所以一般把词都叫作“倚声填词”。

在旧唐书卷三十音乐志上有这样的记载:“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稍有点文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汉、魏以来,就有许多外来音乐,不断地从各方面输入;隋代结束了长期南北分裂的局面,大统一让外来音乐和民间歌曲结合起来,使中国乐坛上放出异样的光辉。这种富于创造性的新兴歌曲,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生活发展的需要,受到人民群众极大的喜爱和欢迎。那时,诗人们以自己的诗能被乐家采用,配上流行的曲调,给姑娘们去演唱感到十分荣耀。最初他们不愿放弃用惯了的五、七言诗体,来迁就“曲拍”;任凭乐家摆布,添上许多“泛声”(相当于今天歌词中的“唻、咿呀、哟呵”等词)凑合着唱。可诗人怎能敌得过时代的风气,也只好逐渐按谱填词了(只能以平仄迎合曲子的高低音,大体原则是以平声配合音乐的高、次高、次次高声调,以仄声配合音乐的低、次低、次次低声调)。每个曲子都有自己的曲谱和节拍,于是,“依曲拍为句”的长短句歌词,就慢慢地盛行起来,从而打开唐宋两代“倚声填词”的风气。

到了唐末五代之乱,社会经济日趋萎缩,使这种新兴“曲子词”变得日益萧条。只有西蜀、南唐获得一个比较安定的局面,它也退到这里避乱,为以后的发展、兴盛打下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到了宋朝,北宋的汴梁(开封)、南宋的临安(杭州),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加上商业中心的扬州,成为这种新兴歌曲继续发展的有利条件。词到了北宋后期,已发展到了高峰,而渐渐脱离音乐,作为文人用以抒情的新兴诗体了。

在这四五百年中,这种新词经过长期的陶冶提炼和无数作家的创造经营,在严格的声律约束中,不断推陈出新,已被琢磨成“渐近自然”的格局。这就是后来脱离了音乐而变为“长短不葺之诗”——完全脱离音乐、背离词谱而成为抒情表意的新诗词了。

到了元代,“元曲”创作流行,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年),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写成,用以指导原曲创作,文人们更加远离旧的“词谱”了。

不知为什么,今天的一些新词人写那些早就与音乐脱离、且完全是抒情表意的“曲子词”时,硬要搬出千多年前的“词谱”平仄来套写!

(二)

依照“词谱”的平仄规则填词,其实不过是规范词中每个字的平仄。这个平仄的标准是什么呢?唐宋以诗文取士,作诗、赋等韵文时,押韵是否合格需要有个全国通用的依据。为此,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诏令丁度等刊定窄韵十三,许与附近的韵通用。名曰《部韵略》。至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年)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率性将通用的韵合并起来,成为107个韵部。后并改为106韵(即后世通用的诗韵——平水韵)。就是这个平水韵,成为规范诗词平仄的标准。在一些守旧文人的坚持下,断断续续延至今天。平水韵的平仄分类与押韵分类是否科学?千多年前的读音与声调是否与今天相同?我大胆地说,答案都是否定的!我虽然人微言轻,但我注重事实。

先看看声调:

现代读阴平的古入声字:激、逼、只、织、七、积、迹等等;

现代读阳平的古入声字:十、石、食、敌、习、得、福等等。这些字按平仄分类属于仄声字。任何读者还可以找出许多。

再看看押韵:

读者可以看到平水韵中许多韵部根本不同韵。例如:u、yu(拼音字母是u上加两点,电脑没有这个字母)归为同韵,zh、ch、ch、ri 的韵母与z、c、s 的韵母、i也归为同韵,还有ing、eng也是同韵等等,它们根本就不同韵,这样凑合在一起,实在是没有半点科学性。

就算我不懂声韵学,那么请看朱光潜(1897~1986年,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在追究“旧诗用韵法的毛病”时的一些论述:中国旧诗用韵法的最大毛病在拘泥韵书,不顾到各字的发音随时代与区域而变化。现在流行的韵书大半是清朝的佩文韵,佩文韵根据宋平水刘渊所做的和元人阴时夫所考定的平水韵,而平水韵的一百零六韵则是合并隋(陆法言切韵)唐(孙湎唐韵)北宋(广韵)以来的二百零六韵而产生的。所以我们现在用的韵至少还有一大部分是隋唐时代的。这就是说,我们现在用韵,仍假定大部分字的发音还和一千多年前一样,稍知语音史的人都知道这种假定是很荒谬的。许多在古代为同韵的字现在已不同韵了。做诗者不理会这个简单的道理,仍旧盲目地(或则说聋耳地)把“温”、“存”、“门”、“吞”诸音和“元”、“烦”、“言”、“番”诸音押韵;“才”、“来”、“台”、“垓”诸音和“灰”、“魁”、“能”、“致”诸音押韵,读起来毫不顺口,与不押韵无异。这种办只能是失去用韵的原意。

专家学者的论述,的确具有权威性!写手们该不会怀疑其真实可靠了吧!其实这种引述纯属多余,就像鉴定煤炭的颜色,小学生说黑色,工人农民也说是黑色,他们与大学教授、专家学者说黑色不是一样吗?

一本连声调、音韵都混淆的书,怎么能指导词的平仄与用韵呢?!

(三)

在创作实践中,古人填词就有不拘泥于词谱的先例。南宋著名词人姜夔有一首《满江红》,就公开打破了传统仄韵的规矩,而用平韵。他大胆地说:“满江红,旧调用仄韵,予欲以平韵为之”,抄录于后:“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朋友,这难道不是一首好词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宋名家词选》,收录了宋词六十九家555首,姜夔就占了23首之多,这首词,就是姜夔的作品之一。综合考察姜夔,我以为他当个省作家协会会员、省诗词协会会员甚至副主[xi]应该没问题。他可以越轨,我们为什么不能越轨呢? 

让我们看看辛弃疾的一首《清平乐》后四句:“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这几句话的优点撇开不讲,只挑它的毛病:由于作者拘泥于押韵,“大儿锄豆溪东”句中的“东”字使全诗大为逊色!这里要断定溪的走向是南北向,溪东能种农作物,溪西也可以种啊。如果种植范围大,溪流必定是弯曲的,那么,溪南、溪北也能种。词中为什么不锄溪南、北、西呢?愚以为,如果把东字改为边字,则表意十分确切——哪怕它在形式上不押韵!由此可见,作诗填词用字表意的准确,比注重押韵、平仄等形式美重要得多!

再让我们看看两首好诗,一是骆宾王七岁时的《咏鹅》诗:“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另一首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两首诗恐怕与平仄押韵都无缘,可不论是什么学派的人,都会赞扬它是好诗!为什么?我想,除了用词完全达到表意效果外,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我们还可以看看古人的论述,明代中叶重要散文家唐顺之在《答茅鹿门知县》一文中说:“ 即如以诗为喻,陶彭泽未尝较声律,雕句文,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何则?其本色高也。自有诗以来,其较声律、雕句文、用心最苦而立说最严者,无如沈约,苦却一生精力,使人读其诗,只见其捆缚龌龊,满卷累牍,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何则?其本色卑也。本色卑,文不能工也,而况非其本色者哉!”瞧,早在明朝就有人赞赏陶渊明不注重声律、不刻意雕饰句文的诗,“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相反,沈约的诗,因为“较声律、雕句文、用心最苦而立说最严”,则是“满卷累牍,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晚明的袁宏道还有更精辟的论述,他在《叙小修诗》中写道:“盖诗文至近代而卑极矣,文则必于准于秦、汉,诗则必于准于盛唐,抄袭模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则共指以为野狐外道。曾不知文准秦、汉矣,秦、汉人何尝字字学《六经》欤?诗准盛唐矣,盛唐人何尝字字学汉、魏欤?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文?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其万一传者,或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掰破玉、打草杆之类,犹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而发,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我为前人有如此高见而击案叫好!

好了,前人的论述就不再引了。以上的引论旨在说明:不论是从创作实践上讲,还是从创作理论上讲,都为写诗填词背离前人的任何束缚提供极好的依据。另外,我可以与任何名人学者打赌,不论你给一个什么词谱我,我都可以从前人的词中,找到与词谱大相径庭的词!朋友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作实践就是这样无情地打击那些效颦古董教条、拿条条框框自缚的大学者、专家!

(四)

结论:作诗填词用字以抒情表意为主,好的诗词在于字词的达意,与用字的平仄搭配无关。“平水韵”声调不准,归韵不科学,应当放弃使用。每个文艺创作者必须力戒因循守旧,倡导与时俱进,从我做起,自觉认真须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字的声调与音韵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为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尘世祥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风里桐花香精华:半斤
☆ 编辑点评 ☆
风里桐花香点评:

诗词之所以称为诗词,当然有它特有的长短、平仄格式,初学者还是应该遵遁一定的规则的,须先熟悉它,了解它,等达到一定的造诣时,再图突破也不迟。所谓“律不伤意”,是意律不能两全的前提下,若是通篇毫无意境可言,那还是守一下规则吧。

当然,《平水韵》距今千年,有许多字的读音平仄与今天的发音早已大相径庭。所以个人建议,作诗填词,还是用《中华新韵》比较好。

文章评论共[129]个
风里桐花香-评论

祥人辛苦,早上好!呵呵,花香其实不懂诗词格律,只是就事论事,个见而已,若有偏颇,勿怪!at:2010年04月02日 早上8:29

尘世祥人-回复花香君好。你是大智若愚吧,还请你多指教啊! at:2010年04月02日 晚上8:32

西子xizi-评论

先问候一个,早上好:)at:2010年04月02日 早上8:56

尘世祥人-回复请茶!感想驻足,请多指教!问好西子君! at:2010年04月02日 晚上8:30

西子xizi-评论

韵脚可使诗作语感更好,可这平仄太束缚人了,简单就是圈套,还不得不钻!因为平仄的限制,许多更贴切的好词难以使用,造成失真,所以作者的结论,我还是比较赞同的!at:2010年04月02日 早上9:05

xiouyun_fei-回复呵呵,现代语言也有好听的语音,不用平平仄仄也行。小脚刚刚放开,偏又自作樊笼,自己折磨自己,何苦?问好了,西子老乡。 at:2010年04月02日 下午5:09

西子xizi-回复我也写现代诗的,只是我设置成再发,你看不到罢了,呵呵,问好老乡! at:2010年04月02日 下午5:20

西子xizi-回复我也写现代诗的,只是我设置成再发,你看不到罢了,呵呵,问好老乡! at:2010年04月02日 下午5:20

xiouyun_fei-回复回头一定拜读,呵呵,老乡的现代诗,不欣赏太可惜。 at:2010年04月02日 下午5:32

柠檬熊-评论

有时候写好的诗或词,要对照格律翻覆的推敲、、、有些伤神,可能是自己水平有限吧、、、、at:2010年04月02日 早上9:20

欲寒-评论

尔等皆是身外客,何谈落花伤人心。at:2010年04月02日 早上9:20

深加工结转-评论

说的不错,填词的时候往往会被平仄套住,像我们这种初学者来说就很可能要强迫一般的乱用词了,但话说回来,也有很多“高人”在词的造诣上不同凡响,这就说明像我这样水平的真的是差太远了。听老师一席话,茅塞顿开,不如先学习古词,再求突破,这样既守又推新,顾此又不失彼,受教!问候!at:2010年04月02日 上午10:19

尘世祥人-回复哈哈哈,那也是个好主意!问好朋友! at:2010年04月02日 晚上8:26

美泉-评论

我很喜欢诗词,苦于不会写,关键就是这束缚千古的韵律问题,多么希望有一天,诗词的写作也不需要遵守平仄之类的框套了,那也许是中华文学的一个发展吧……读罢先生文章,受益颇丰。at:2010年04月02日 中午12:45

尘世祥人-回复见智见仁罢了,朋友不必拘泥于老一套啊。问好! at:2010年04月02日 晚上8:24

美泉-回复我想这诗词韵律,应该是像我们这里的民族传唱的山歌,曲调都是一样的,但面对景物,所唱的词内容不同。道理也许是这样的,但就不会写。包括现在很多年轻人,淡起诗词,就相当头疼这韵律问题。能够看到这么多老师们精辟的论述和分析,确实受益匪浅…… at:2010年04月03日 上午11:35

水云之间阿杰-评论

从诗(广义的)的发展脉络里,可以充分展现古人的探索和追求。偶尔我会想,这其中包含了多少才气和机智啊,可是他们毕竟没有受过现代科学的训练,实在是个憾事。就条理性而言,宋人不如唐。绝、律,还算简明扼要,基本上也算是以理服人。而宋词用词牌的办法做个案处理,实在是理性思维能力太弱的表现。关于韵、律的机巧,我觉得放到历史进程中,做个假设,也挺有意思。先有的韵,可以看作韵的作用比较明显;再有平仄,次之;再有词牌、曲牌,则更次之。从两端说起,曲牌中的去、上之别,和诗的韵相比,其功效和意义,可说是相差甚远。押不押韵,一念便知,平仄嘛,恐怕起码得多念两遍才行;至于去、上所引起的舌头上的不快,那恐怕应该算是非一般人员能够感觉到的了。本来是一个追求音律美的初衷,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演变成不可逾越的规矩。还真说不好是谁跟谁开了个玩笑呢。玩笑归玩笑,可一旦形成业界的共识,还就真不敢越雷池一步了。都说只要有好句,律不律的大可不去管他。可是我可不敢把严重出律的东西,拿出来示人。会让人笑话的。老百姓的话了,咱丢不起那人。 我还真不是个较死理的人,毕加索的画都卖到上亿美金了,还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记不得谁说的了,对艺术的追求,走到极致,往往都表现出一种病态美。诗词曲联钟,诗词曲的技术含量在联,而联的极致是钟。我看发展到了钟就是更甚于曲之去、上的一种作践自己的病态美了。嘿嘿 ~~~at:2010年04月02日 中午2:22

尘世祥人-回复朋友的论述更加鞭辟入里,学习了,欣赏了。问好! at:2010年04月02日 晚上8:21

水云之间阿杰-评论

诗词是文学艺术的范围(不包括一些老干体类的政治应景诗),感性思维是影响其艺术层次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和构思过程。其实唐诗乃至再早,甚至到诗经楚辞,其创作也是从感性思维出发的。所以我理解,兄所说的条理性大概是指,那么多的内容、意旨,所赖只有区区四种基本格式规范,就算有些拗救变格,也还是太强人所难了,所以唐人被逼的提高理性解读的模式,这才成就了人类文学史上最高、最雅、最难、又最丰富、最瑰丽、最博郁,也是最极致的一种文学形式,最骄人一丛文苑奇葩。可以说,唐诗中的格律诗,是最高峻的文学里程碑之一,对中国的高雅文学具有绝对的开创意义。at:2010年04月02日 中午2:23

水云之间阿杰-评论

但唐诗后来的式微也是一种必然。人类的天性是不愿被过于严谨的束缚的。唐诗一旦达到了近乎登峰造极,后人再难逾越的高度,文学后人自然就要探索新的方式,得以更方便更率性的阐抒感性的东西,或者说感性思维自己也在寻找一种更能将其化身寄托的表达方式,于是,从盛唐就有诗人从格律诗里往出化解另一种相对更自由的约束格式。也是因了谪仙最带狂放不羁的性格,所以开始比较早的弄出了牌子词。后来人竞相模仿,又开新路,创作日繁,遂成蔚为之观。我倒不觉得宋人理性思维弱(程朱理学不就是宋人做出的么?),而是当文学向底层民间侵润渗透蔓延的时候,感性思维的表达趋向更其强烈冲撞,更需要新的多彩色多风格的形式去包容和网罗。山无尽升,有上坡必然会有下坡,文学形式也是如此的。at:2010年04月02日 中午2:24

水云之间阿杰-评论

韵、平仄、去上之别,是一种由粗放到精细的管理过程。相信在没有出来平水韵之前,宽韵通韵都不为病,大家也乐的融融。在没有格律规定之前,古风的平仄也大体说得通,即便有了格律束缚,自由平仄也还并存着,说明不讲严格的格律未必不是好诗。到了宋,词牌的平仄严格到了不能允许“古风词”(即平仄错乱离谱的词)并存。所以现在是乱写诗的多,乱写词的少。不标格律随便写七言五言,没人笑话。纵是臭屎,也还有人捧,有人夸。标了词牌可就不自由了,平仄乱了(韵脚大多可以不乱)就有人笑话了。其实民间也还有只数字数的词人,不上台面而已,却总不如乱写七言五言的风光自信。至于去、上之别,现在已经基本被老百姓忽略掉了,只在文学导师和学生中以及文学沙龙里被严格的尊崇。只是因为参与创作的人少,雷池之界还被成功的守护着。却也由此,牌曲创作的日渐冷寂或许也正有这原因在。at:2010年04月02日 中午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