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三评《阿凡达》安晓玲

发表于-2010年04月09日 早上9:31评论-2条

三评《阿凡达》:土著人能战胜近代人吗?

安 晓 玲

(本文可以自由转载)

在《阿凡达》影片的最后20分钟,演绎出以夸瑞奇上校为首的侵略军出动飞机和空中战舰,地面是装甲部队,在战车和具有“增强机动平台”的机器人带领下,全副武装的士兵,对土著人展开地空二维的全面进攻。在这次惨烈殊死的战争中,土著人凭借的是弓箭和长矛。愚蠢的土著人骑着六条腿的战马,或者步行,向近代人的火力网,如雨的子弹、火箭和炮弹中冲锋。一个个奋勇向前、视死如归。一批批土著人倒在血泊中,高大的战马也在近代的枪炮下丧生。眼看土著人一败涂地时,不知什么原因,地面上出现不怕枪弹的、具有翻斗鼻子的史前怪兽,空中来了许多巨大的史前飞鸟主动参战,才给近代人比较大的杀伤,主动后撤。经过20分钟的激战后,最后出现的画片是近代人变成了俘虏,被两旁拿着近代武器的土著人押解,滚回地球!俘虏里有他们的老板帕克。

现在来分析一下卡梅隆导演安排的这个结局有没有可能性?是不是在糊弄和欺骗观众?

1)自古以来,发生过无数次的具有枪炮的近代人同只有长矛和弓箭的土著人的战争,尽管在个别的战斗中,土著人采取人海战术,将人数少、弹药用尽的近代人打败过;但是历史的结论是:土著人被残酷的大量杀戮之后,被近代人征服。原因很简单,血肉之躯斗不过枪炮,没有科学技术和近代工业作后盾,土著人必败。这是不可辩驳、铁板钉钉的事实;即落后就得挨打!卡梅隆导演想改变这个铁的事实是徒劳的,只能起到隐瞒客观真相,麻痹和欺骗观众的效果。

2)那么依靠史前的巨大怪兽,他们的皮肤坚硬,不怕子弹,能不能挽回土著人的败局呢?就像在出现《阿凡达》影片中所演绎的那种奇迹?一次有可能,第二次必然逃不出被彻底毁灭的命运。这一点,在下一篇文章分析。

3)这次战争与过去的土著人不同,纳美人中有近代人海军陆战队士兵杰克的克隆纳美人萨利。他是懂得近代战争的,也深知肉体抵挡不住枪炮的打击,长矛和弓箭斗不过近代武器。他的存在应该给这场反侵略战争带来新的转机,出现在近代战争中,弱势力生存和取胜的新战略和战术;可惜没有看到。由于卡梅隆不了解这些战略和战术,因此在《阿凡达》影片中,杰克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得知帕克决定炸毁“神灵之树”时,他却鼓动纳美人为保卫家园去硬拼和跪在“神灵之树”前祈祷。结果潘多拉土著人依然是按照愚蠢的、必败的古老战略战术对敌,与近代人打阵地战,正面向敌人进攻。

记得在《火烧圆明园》的电影中,满洲八旗的骑兵与装备了原始洋枪的外国人打阵地战,无数的骑兵向洋人的子弹冲去,一个个被打下马,倒在血泊中。居然依旧不觉醒,糊涂得像蠢猪,只知道去送死,向前冲!那时,洋人的长枪只能打一发子弹,需要两排士兵轮流装子弹和射击,居然不知道从洋人的后方、甚至四方进攻,分散他们的兵力来求胜。当时,还情有可原,因为闭塞的、夜郎自大的中国人不懂得枪炮的厉害;不相信血肉之躯抵挡不了子弹。可惜,在《阿凡达》影片中,我们又看到这种愚昧透顶的战术,纳美骑士向近代人的枪炮正面冲锋!

从《阿凡达》最后的镜头,被押解回地球的近代人至少有几百人,而且都是训练有素的海军陆战队士兵;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分析,可以肯定这些装备了近代武器的、从部队中特意挑选出来的士兵根本不可能投降,他们完全可以利用枪炮和工事粉碎土著人的反攻;至少可以驻守,等待地球人的增援。更何况地球人的基地距离纳美人的居住地很远,他们之间有大河流和很高大瀑布相隔;不怕子弹的史前怪兽根本不能登上很高的瀑布,到达地球人的基地。大飞鸟虽然可以飞到地球人的基地,但他们抵挡不了子弹的射击。可见几百人的海军陆战队投降不是影片故事发展的结果,而是编剧和导演的弱智臆造!

更荒唐的是:即使这批地球人回去了,能说明下批更强大的地球侵略军不来攻占潘多拉星球吗?帕克回到地球后,将发誓报仇雪恨;出动更多的官兵和更先进、数量更多的武器,再次攻占潘多拉星球,对土著人进行大血洗!

所以,《阿凡达》最后的结局是导演在掩盖事实真相,糊弄、麻痹和欺骗观众,并没有起到把残酷的现实展示给观众,起到唤起警觉和反思的作用。事实的真相是:土著人的正面反抗必败!影片应该宣扬:近代人需要用科学和人道的态度对待大自然和土著人,采取和谐的方式解决纷争,共荣共利;在潘多拉星球超导矿的开采中,让所有土著人富裕和进步起来。请看下篇文章:

四评《阿凡达》:史前巨兽能够抵挡近代武器吗?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安晓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诗香雪柔点评:

影片在一定程度上是带有迷惑性的,它可能在呼唤一种正义的力量。本文分析很有道理,问好作者!

燎原百击点评:

相对于纳美土著来说,现代地球人性是残忍的,攻击力量也是绝对占优的。作者分析的不无道理,但影片导演和编剧宣扬的应该不是侵略和屠戮,相反,是对人类贪婪无度占有索取的批判以及对维护美好自然环境的呼吁还有对一切生物和平共处的向往。电影更多是在折射一种仁爱思想,过于现实地评论影片情节可行性是不客观的,故事终归只是故事。

文章评论共[2]个
燎原百击-评论

问好安先生,点评仅代表个见,见谅:)at:2010年04月09日 中午12:53

诗香雪柔-评论

作者在一部影片中能看到如此多的东西,很是佩服!at:2010年04月09日 晚上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