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格律诗平仄规则再批判尘世祥人

发表于-2010年04月18日 晚上9:10评论-15条

拙文《词的平仄与用韵批判》见诸“烟雨”网站后,想不到遭到几个思想守旧、顽固坚持平仄论者的极力反对,有的还提高到继承文化遗产的高度加以“批驳”。我说过,我只注重历史事实,只注重讲道理,不唯学者专家是从!那么,我今天就专门批判格律诗的平仄问题,也算是对守旧人士的公开回答!

一、古代文字的读音、声调法

要批判格律诗平仄观,首先要弄清古代如何读汉字、怎样给汉字标声调。

我们知道,方块汉字是不表音的。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要另外注音。在古代,直音、譬况、反切等都是给汉字注音的方法。

直音:就是用另一个同音字来注音。如《雅尔》郭璞注:“诞,音但。”其缺点,一是无同音字时,只好找个近似字,注音不准。如旧《辞源》的“仍”字,直音“成”。二是有的同音字本身就偏僻难认,起不到注音作用。如旧《辞源》“仳”直接音“嚭”。

譬况:就是以一个近似的字来注音。常用“若、如、近”等字表示。如:《说文解字》“珣,读若宣。”这种方法,本身存在不准确性。

反切:为克服以上注音的缺点,古人创造了反切注音法。反切即拼读的意思,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汉字注音。反切的第一个字叫切语上字,第二个字叫切语下字,其方法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调随韵定,上下相拼。”到汉末,“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于魏世,此事大行。”(《颜氏家训·音辞篇》)说明到曹魏时反切注音才流行开来。反切虽然较直音、譬况有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局限性。如:

东——德红切——dong(阳平)

樟——都江切——diang(阴平)

子——即里切——ji(去声)

从以上几例可以看到,反切也存在(至少是部分存在)读音和声调不准的问题。

给汉字注声调的还有“平上去入”法。南朝梁代,沈约、周顒等人根据汉字调类的划分情况(带有局部方言特色),提出了四声说,并抽出“平、上、去、入”四字给汉字注声调,也作为各类声调的调名。这种注声调的方法,虽然比反切注声调有很大的进步,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全国对“平上去入”的读法绝对不一致,从而导致声调的差别。

二、格律诗的“平仄规则”简述

格律诗(本文指七律、七绝、五律、五绝,下同)又叫近体诗。据有关学者考察,近体诗真正形成和发展,是在南北朝齐梁陈三代,因开创于齐永明年间,故也叫永明体。南朝梁代沈约,根据汉字四声提出双声叠韵配合诗的声、韵、调。这就是区别于古诗的近体诗产生的发端。近体诗中的平,指平声字;仄,指上、去、入三个声调的字。沈约提倡写诗要相互搭配平仄字,被后人理论化,即今天所指的近体诗“平仄规则”。许多学者称为规律,因为规律是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平仄搭配是受人的主观意志控制,故称规则要恰当。如何相互搭配平仄字,沈约没有具体方案。很多所谓的学者,为凸显自己的学问渊博,各自主观臆测“研究”出一套“平仄规则”。甲学者发现一套“规则”后,乙学者也跟着来一套“规则”,还有丙学者、丁学者......他们都不甘落后,争着扬名立万,致使那些乱七八糟的“平仄规则”也五花八门,莫衷一是。而后来的文化人,尤其是学者专家却不分青红皂白地跟着鹦鹉学舌也来一番“规则”,令三尺孩童笑掉门牙。现仅摘两种既权威又矛盾的“平仄规则”如下: 

其一,七律的格式是: 

首联: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颔联: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颈联: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尾联: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述格式中有三条基本规律:(1)一句之中平仄相间。第七字押韵为平,无韵为仄。各句中“二、四、六”平仄必须相间(标括号者),其他平仄可宽松。(2)每联上句和下句的平仄(主要看“二、四、六”)必须相对。(3)两联之间平仄相粘,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平仄一致。另外,在一首律诗中,应当平的作仄,应当仄的作平,互为补救,称“拗格”。拗格还可以存在于一联里或联与联之间。

五言律诗的声律,按七言律诗减去前面两个字。绝句类似律诗前四句或中四句或后四句或首尾两联(参见《新选唐诗三百首》,人民文学出版社会,1980年7月)。

其二,五言句有四种基本格式:

(1)(仄)仄平平仄, (2)平平(仄)仄平

(3)(平)平平仄仄, (4)(仄)仄仄平平

七言句也有四种基本格式:

(1)(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仄)仄仄平平

以上八种基本格式(加括号者可平可仄),也就是近体诗单句的一般规则,各种类型绝句和律诗,都是由这些句型组配而成的。组配诗中各个句子,按粘对循环原理进行。所谓对,即处于偶数位置上的句子,其平仄格式必须与上一句对立。所谓粘,是指绝句中的第三句、律诗中的第三、五、七句的第二字的平仄要与上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同,而其全句的平仄格式不能与上句重复(参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专科公共课《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

能够提出这种平仄规则的人想必在文学理论界享有极高权威。 

还有一些与上述不同的规则,在网上或书刊中,随便也能找出十种八种,在此就不赘述。

三、平仄规则的批判

首先,平仄规则理论是谬误的。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大学语文教材相互矛盾的观点,谁具有权威性,恐怕一般读者难以判别。也让持平仄规则观的人无所适从。仅上述两种平仄规则就存在严重分歧:一是各诗句格式组合顺序不同,前一种句式组合固定,后一种句式组合有选项择性;二是“粘”的要求不同,前一种对粘句中的第“二、四、六”字严格,后一种只对粘句中的第二字严:三是诗句中平仄要求的宽严不同;四是前一种押韵只用平声字,后一种则不然。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平仄规则”呢?无非是考察者按考察的格律诗而得出的结论罢了。格律诗本来就没有什么平仄规则,每一首诗的平仄排列,不可能千篇一律!考察一百首,就可能得出一百种“规则”的结论。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何种论点,都可以在近体诗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诗篇,哪怕论点相互矛盾。我敢说,在近体诗中以唐诗为例,不论用何种“规则”去规范。没有一位作者的作品完全符合要求,即百分之百地按规则要求交互平仄字。但是,如果运用“宽松”论、“拗救”论去规范所有的五、七言诗,则都符合“规则”。让我们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规则”为准(相对而言,这种规则覆盖面较大),来规范任何诗句。假定一诗句中全是平声字,用于首联首句,那么,第一、二字和第六、七字符合要求,第三、四、五字当仄却平,第三、五字属于可平可仄,唯独第四字当仄却平,但可由下句或其他联中当平却仄的字拗救。这样,从“拗救”理论上讲是符合规则的。我们又假定这句诗中全是仄声字,第二、六字当平作仄,不符合要求,也可由下句或其他联句当仄却平的字拗救,也符合规则。七平七仄的诗句在其他联句也可以由此推论是符合规则的。郭芹纳教授在《诗律补说》(《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一期)中也承认并列举了许多四仄、五仄,甚至六仄的近体诗句,还提出了“拗而不救”也符合“规则”的观点。即使不“拗救”也无所谓。可见,各句中无论有多少平仄字,也无论排列顺序如何,都可由宽严、拗救和拗而不救的理论证明它符合“规则”要求。试问,这样的平仄规则对近体诗的平仄有何规范作用呢?另一方面,“拗格”、“拗而不救”理论与“每联的上句和下句平仄相对”、“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平仄相粘”的要求相互矛盾,不论在句中、联中,还是联与联之间的拗救,都真接影响对“对”与“粘”的要求。因为拗救的字,正是要求“对”与“粘”的字。在诗句中不论是拗救还是拗而不救,都会使“对”与“粘”成为空话。这种前后矛盾的理论,极不严谨、极不科学。哈哈,如此权威的理论,我就这样轻而易举地驳倒了。可想而知,其他平仄规则理论也就不攻自破了!

其次,平仄规则不符合我国汉语言文字国情。

我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除了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外,还有较多的不同语言。许多语法书认为,汉语由八大方言(北方、吴、湘、赣、客家、闽北、闽西<南>、粤)组合而成。当然,这只是大致分类,各方言内部,也存在语音、语调的差异。各大方言之间差别较大,有些不同方言的人在一起说自己的方言时,彼此很难听懂或听不懂。以广东话为例,它的声调分类达九种之多(也有归为六种的)。再以湖南常德话为例(笔者系常德人),“上”字的读音就有两种:作方位词读轻声,作动词读阳平。用这个字注声调,常德人就定不准。近体诗作者遍布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域的作者,在汉字的发音与声调上,差异难免,因此,各地诗人写近体诗即使讲究“平仄规则”,也难免声调标准不一。

在新闻媒体发达、交通便利的今天,我们推广的普通话也远远没有达到普及程度。在落后的封建时代,要在全国推广沈约的“平、上、去、入”,而且要沿袭下去,简直是异想天开。前面谈到的古代给汉字注音、注声调的方法的种种弊端,也足以说明汉字不可能在全国形成统一的读音与声调。

汉字的读音与声调不仅有地域差异,而且有时代差异。明末古音学家陈第在《读诗拙言》中说:“一郡之内,声有不同,系乎地者也;百年之内语有递转,系乎时者也。”这样浅显的道理,难道今天的学者们不懂吗?!再说,读诗的感觉在读者,即使近体诗的作者千方百计按某种平仄规则创作格律诗,异地的读者会与作者有同感吗?

在这里,有必要顺便批驳一下与平仄有关的另一种奇谈怪论:“ 在诗句中交替使用平仄字,可使音律抑扬顿挫,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这种论调哄学前班的孩童还差不多,而对稍微有一丁点儿文字常识的人来说,都知道是骗人的鬼话!我们相信,读格律诗的种种感觉,读古诗、乐府诗也必定有。再说,节奏感不是由平仄决定,而是由诗句中词的结构而定。我们知道,汉字的平仄分类,是按字的声调分为平仄两类,非平即仄。讲话、写文章、作诗、填词,自然是平仄搭配的可能性大,根本不需要人为地雕琢。请问平仄规则论的学者们,你们谁可以在七言古风、乐府中找到单一色的平声句或者单一色的仄声句啊?!不都是平仄相间的句子吗?我有绝对把握告诉任何人,不论你给一个什么平仄格式,我都可以在任何一篇诗、文章(随便取七字)中找到与格式相符的句子!难道连讲话写文章也存在平仄规则吗?平仄相间的句子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不需要什么规则来约束。

第三是读诗平仄感觉纯属虚拟。如果说格律诗有平仄规则,那么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有多少人精通“规则”,读格律诗的有几人可以感知?恐怕万不有一吧!我在校读书时,全班37人,读格律诗只对押韵、对仗有明显感觉,至于问起平仄,都做摇头状。我在教高中二年级语文时,也曾向学生询问过类似话题,居然也无一人有平仄感。——我绝对相信他们都不是弱智!既然连大中学生都普遍感觉不到的东西,为什么还要说它存在呢?!

也有人认为,“用现在的普通话去读古四声,傻瓜都知道是错的,可为什么没有人尝试用古音去朗读呢?诸如中国著名的楚辞研究学者,文学家‘文白沙先生’,他便会以古音朗读诗词,......古音朗读的诗词比普通话朗读出来的诗词更有韵味,......” 古音朗读的诗词更有韵味,这本身就是食古不化的遗老派言论。可是你也不想想,给汉字五度定调值的方法到1934年才开始,就凭那反切注音法、“平上去入”的调值法可以读准古音吗?哪位学者专家拿得出一本具体描述古音调的书籍?没有!你为何不反问,他凭什么考察出古读声韵,真是不可理喻! 

有功名在身的王公大臣可以说——而且必须说赤身luo体的皇帝穿的衣服真漂亮,那是他们心甘情愿地被别人骗,也心安理得地骗别人。别以为孩子天真,就他那句“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的真话,道出了皇帝没穿衣服的真相!也许,我就是什么也没有的小孩,讲出了格律诗没有平仄规则的真话。功名在身的学者专家硬要故意给格律诗加上平仄规则,与王公大臣违心地夸赞皇帝的“衣服”漂亮有什么区别呢?!

名人雅士晾晒珍藏多年的斗牛图时,被一牧童耻笑为错画。牧童并不比藏画名人雅士的水平高,也不会画画,可他讲的话符合斗牛的实际。也许,我就是胸无点墨的牧童,戳穿了平仄规则的虚无。名人雅士认可了牧童的见解,专家学者是否也有名人雅士的气度?

四、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我们承认唐诗宋词是我们中华民族古典文化的瑰宝,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文学艺术价值谁也不可否认。同样,格律诗也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它和其他唐诗及宋词一样,以丰富深厚的生活内容,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并以其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取得诗歌创作很高的艺术成就,流传千古而不衰,赢得了国内外普遍的赞赏和高度的评价。我们要发扬光大的是它通过生动、优美、瑰丽、新颖的艺术形象以达到抒情状物,写意图貌的艺术特色。可是,我们没有理由更没有权力硬要把子虚乌有的平仄规则强加在它头上——使它蒙上伪艺术的不白之冤。还格律诗没有平仄规则的本来面貌,正是我们在格律诗这项历史文化遗产面前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理智选择!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尘世祥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风里桐花香点评:

格律诗因其平仄韵律,才铿锵有韵,琅琅上口。其中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不可就此一棍子打杀,若是全然不讲格律平仄,可还叫什么格律诗呢?至于古音与今音存在的差异,个人建议,写诗完全可以用今音,而非一定要用无从考究的古音不可。当然这个今音,还在考虑到各地方言发音不同的问题,至于这个,个人认为现在什么都讲究与世界接轨,语言的统一运用也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了,大家写诗完全可以在律不害意(若是意律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当然应该舍律而就意)的基础上统一用普通话的发音,而非要用生僻的方言不可。——其实莫说作诗,便是说话,用别人听得懂的普通话,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当然这个问题,也是见仁见智的一件事,何妨留于广大读者来探讨争鸣?

文章评论共[15]个
风里桐花香-评论

呵呵,问好祥人兄!花香无知无畏,说话难免片面,出言无状,若有冒犯,还请您大人不见小人过,莫跟我这外行计较噢,小妹这里先给你倒茶赔个不是了,得罪勿怪!悄悄吐个舌,我闪了我!at:2010年04月18日 晚上10:23

沧海一蝴蝶-评论

祥人的文笔与思维很让人钦佩,桐花编辑的点评非常精彩,蝴蝶赞一个!问候二位朋友!at:2010年04月19日 早上9:42

沧海一蝴蝶-评论

不管祥人兄对平仄进行几度批判,我的观点与桐花所评一样。古诗词有如下象棋,每一步都有其严格的约束,初学者确实感觉很受束缚,但如果熟练了,掌握了,自然也就游刃有余了。在这种严格束缚下的游刃有余,绝对比自由散漫来得更有成就感,更加精彩!再次问候作者!at:2010年04月19日 早上9:48

黑寡妇-评论

太深奥了,我还的慢慢看,慢慢学才行!问好!at:2010年04月19日 中午12:49

古石厂-评论

楼主一大堆话是要说明什么?废除格律?还是要废除平仄?说一千、道一万,你能举例几首平仄不对,又能流传千古的诗,或者说你作的不要平仄也非常好的诗来佐证你的论点,别人就相信你了at:2010年04月20日 中午12:17

欲寒-评论

不知道阁下上面说的是要说明什么,外行不要乱说,几千年没废的东西,叫你废了,岂不可笑。at:2010年04月20日 中午12:30

逐花而居-评论

祥人先生:对你不同观点的论述就是守旧,就是顽固不?那你这般背叛祖宗创下的古典文明,是否是我们五千年古国的不孝子孙呢??是不是一个十足的败家子呢!你说,要还格律诗没有平仄规则的本来面貌?请问还之后的“格律诗”,是现代诗?是散文?抑或是如你这篇毫无受丝毫平仄格律束缚的杂文呢???请你告诉我!!!你真是无可救药了祥人先生!祖宗规定1+2=3,你是否也要反其道而行之呢???不用说别的,我们就说你现在这篇杂文吧,你用的哪一个字不是祖宗留下来的?哪一个字是你自己所创新的?正如这方块汉字,以前可以帛书、可是竹简书、可以繁体书、可以竖着书,而今经不断改革创新之后,可以纸书可以简化书可以横着书乃至可是这么神奇地用电脑书,可是,怎么创新怎么改革,就还没谁有那能耐把这祖宗遗留下来的方块字创新掉!你有那能耐创新,你为何还要用这祖宗遗留下的古老文字来敲这篇杂文呢???道理很简单,平仄格律就是与这古老的方块字一般,无以更改无从更改无可更改!!!at:2010年04月20日 晚上9:21

逐花而居-回复你为自己通篇歪论(请恕无礼)而洋洋自得,可,你知道吗?你这篇文章就连“强词夺理”都还称不上!强词夺理都还未离个“词”字离个“理”字,可你再回着仔细瞧瞧,你那都是些什么词都是些什么理啊?你无非是说些与平仄格律之不妥之要创新之要背叛之要抛弃毫无一点关系毫无一点依据的莫名其妙的话!你说的与平仄格律之论据倒底有有多大关系有多大说服力呢?说实在的,你只是在掩耳盗铃罢也!让明目人一看,你就是个十足标准的外行人! at:2010年04月20日 晚上9:21

逐花而居-回复你说,“不唯学者专家是从”?那你是不是就这么认为呢?继承与发扬古典文明、古文化平仄格律者,就非得要唯你这肆意背叛抛弃还又不怎么懂它的人惟命是从呢???!!!若不唯你之是从,就是守旧?就是顽固?就是跟不上现代文明的进步???岂有此理!!!嗯!与你之讨论,到处结束!与你这般不识古典文明为何物者,不足以论道!对不起!祥人先生!一直,我是非常尊敬你的!言语有冲撞之处,还请海涵!问候晚上好!!! at:2010年04月20日 晚上9:22

aimeorhais-评论

我又一次拜读了你优秀论文,坚持,顶住!继续关注你超脱常人思维的大作。at:2010年04月21日 晚上7:13

理野-评论

博学多才呀!不过,这是学术界一直在争执不休的一个课题。不便插言!问好!at:2010年05月04日 早上8:18

hanca-评论

完全赞同“尘世祥人”的观点!本人早有《我的诗歌观》发表(请搜“新世诗——韩朱子诗苑”),希望与“尘世祥人”先生建立联系,我想在经过一定的联络、酝酿后,约请同仁来上海共同开展关于新诗观的研讨。我的通信:a66@sohu.comat:2010年12月02日 晚上11:42

尘世祥人-回复谢谢支持。我一定虚心向老师讨教。我的信箱CFX1210@163.COMQQ号码543814486祝君万事胜意! at:2010年12月04日 下午4:36

陈春仁-评论

同一以上观点!at:2011年12月07日 下午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