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在身上或心里留下深浅不一的疤痕,有些,很快就会消失,有的,会因时间的加厚而渐趋显著。对待着这些印记,我们不应再去计较,思量内里的故事,更不应刻意的在乎它的存在。既来之,则安之。尝试着用宽恕的心去原谅,当初所有的不是,用着一种重生后崭新的目光,去重审这个世界。疤痕,它只是背后的一道风景,飘远了。
-------题记
额头上,很鲜明的刻着一道疤,从发际一路延伸至下腮。总是在无人的静谧夜里,对镜自抚,看着那淡淡的肉色,那蔓延的曲线,自以为是平伏着的心湖,会在不期而待之下,潮狂浪涌。每一道疤痕,都有一段属于它的故事,它犹如一首音乐,一首只适合陪衬的背景音乐。它不仅记载着一段故事,更揭露着世态的炎凉,人生的无常。
已不太清楚,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留下这道疤痕。如书中所说的,忘记的是那人,记着的是那背影。真正的意识到有它的存在,也只是由他人的口中所提及的。隐约的记得,那时听到有这样的一道疤在自己的脸上,惶恐的哭着走回去,问家人,这是怎样的一回事,家人会轻声细语的安抚自己,告诉自己,别害怕,没事的,很会就会消失的。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它了,问家人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但她们有意无意的遮掩,眼中不经意流露出来的逃避,自己也读懂了些许。它不可能消失了,它已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永远的陪伴着我。
终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得知了它的由来,但也是很牵强。孩童时,在一种大家至今也弄不明的情况下给一个小女孩用水果刀给划上去,从她们的口中,得知当时的我是血流满面,陷入了晕迷,至于那过程是怎样,大家也不清楚,只有当事的我跟那小女孩才知,但我们当时都年幼,所以,我们什么也记不起,但,从家人提起这件事的口气当中,知道她们心中仍存着责备,但她们没有想过,去追究,去推测是谁的过错。她们不怪那个小女孩,因为我们都年幼,根本不可能为当时所做的事情负得起责任。她们怪的是,其家人,责备她们的不闻不理,责备她们的不理不睬,只当没事发生,连一声最基本的道歉也没有,更甭提是赔偿什么的。也许,当没有人注意到这个给刻上一道记忆印记的我时,所有的事情真的不曾发生,但,身受其害的我跟我的家人,却很清楚的知道,是发生了某件事,某件刻骨铭心的事,但却已提不起是什么事,只知道,它已溶入我们的生命,成为我们的一部分,一份永不褪色的痛心的记忆。岁月带去的一片云烟,留下的是一份曾经。长大后,在街中偶然的碰到那小女孩,此时的她已长得婷婷玉立,人比花娇,但反观自己,算了,不提也罢,卑微得很。看到她,以为会从她的眼中读到一份愧疚,或者一份歉意,但很不幸,我看到的只是一种轻蔑一份歧视。世间事就是如此,并非全遵人愿,更多的时候,是事与愿违。慢慢的,习惯了在各种眼光下低着头步行,各种眼光下自卑成长,也慢慢的,刻意将前面的头发留得长长,直至将面庞全然覆盖。
岁月匆匆而过,如一个不曾栖息的旅人,总是在它的脚印里找到一个故事,然后在它的背影里,看到一份岁月的苍桑,一篇憧憬着的风景。没有人有意的在彼此的世界里留下一道痕迹,大家所追求的是一份“水过而无痕”,但事无美事,人无完人。既然事情已发生,退一步想,我们倒还会感谢这些大大小小的疤痕。如果当初没有留下这些印记,那么就没有今天我们一切关于痛的,乐的回忆;如果没有这些丑陋的蔓延,就没有今天我们对美的追求。疤痕,不是真的丑陋,无论它的外观是如何的难以入目,如何的刺眼,它的底蕴都是纯洁而高尚,它是“败絮在外,金玉内攘”。
虽然,现在的我还不能坦诚的面对这道疤痕,但坚信着,总有一天,走在街上的我是昂首挺胸,总有一天会剪上一个清爽的利落的短发,撇开所有遮挡视线的“阴影”,去尽情享受,朝拜“阳光”。
-全文完-
▷ 进入下一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