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龙女湖畔是家乡曾祖利

发表于-2010年05月11日 下午6:06评论-1条

龙女湖畔是家乡

挥去薄雾,撩开面纱,走出沟壑,走出峰峦,龙女湖千呼万唤始出来。

终于昨日如约而至,一睹本色天然。

清晨里,湖水初醒,燕剪长空,鸭戏浅滩,风起波动,送鲜活清新过小桥、翻院墙,把人心肺熨烫得舒舒服服、平平实实。一位捆着围腰的村姑端着盆牵着羊走出家门,一个精壮汉子吆喝着牛耕田犁铧一闪一闪的亮,一位学生少年捧着书走进树林,世俗的农家耕读也有滋有味。

黄昏时,夕阳衡山,云霞满天,水浴红光,粼波耀金,笛声穿过村庄追着彩云飞 。石板巷、半边街、百货店、铁匠铺、中药铺、客栈饭馆等等,依旧在那儿见证岁月沧桑;村口补锅匠嘴里含着叶子烟手不停敲打着,把个叮叮当当传远;街角拐弯处剃头师傅正在给一老者刮光头,完后掏出小酒瓶喝上一小口;大门口妇人坐在门槛上奶着孩子,肥白奶子惹眼;小花狗半闭着眼卧在堂前……湖畔就这般放牧着淡定闲适。

时光进入今天又相逢,睡美人醒来,灵动中勃发生机。

拦江湖堤筑起,水位长高,渠化成湖,水域阔大,水色苍茫,也就有了江与湖的特色。难怪人们要把龙女湖有好比——

比作宝库,托起航船,推动电机,流的是金,流的是银;

比作画廊,步步是景,处处生辉,流的是绿,流的是美;

比作琴弦,裂石穿云,绕山泊水,流的是男高音,流的是女中音。

湖畔高楼鳞次栉比,电线密如蛛网,散步垂钓者比比皆是,观光客络绎不绝,难怪邑人情不自禁赞美——

赵克刚撰联云,“气锤山廓新苑绿,影献花光满江红 。”; 杨于丹立照题言,“一叶归舟一堤波,半城落霞半城烟。 ”;尹才干歌吟道,“印山的月,嘉陵的浪,龙女湖上好风光。”。

这时诵罢丽词佳句,忙邀帅哥美女在湖上喝上一杯。管它是杜康所酿之酒,是李白邀月对饮醉了半个盛唐之酒,还是那牧童指路的杏花酒,或是名满当今的茅台酒、五粮液、汾酒、郎酒、五花八门的洋酒,亦或是地地道道的龙女酒、三溪白酒,能助兴待客饮就可以了。酒至半酣,天上彩虹飞跨,水中石桥沉影,双璧媲美,辉映成趣,一时间江山如画,滚滚凡尘苦恼淡了散了。

入夜,该读读龙女湖这部经典名作——

她是小说,却比明清小说曲折动人,流动故事,流动情爱;

她是散文,却比唐宋散文气魄宏伟,流动精深,流动博大;

她是诗歌,却比诗经楚词古老久远,流动传颂,流动文明。

读着读着觉得龙女湖就是意识流,在意识里流,流在意识里,流淌在两岸居民梦里,流淌在远方游子亲切相思里,流淌在武胜人翘首期待里。

读着读着龙女湖变成了大明镜,湖在明镜里,明镜在湖里,看不够女子临水理红妆,谁最早成了镜中娇客?湖中鱼儿知道,湖上清风知道,湖边人家知道。

读着读着明白了沿口古镇历史,湖畔景致渐次推出,亦如信手拈来如数家珍般的真实可靠:

譬如一柱独撑房宇的秀观音已成遗迹,而邑人建筑奇观彰显天下。

譬如永寿寺钟声隐隐约约传来,会不会叫人想起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寒山寺。

譬如千佛岩里信徒,播种博爱、宽容、善良,把虔诚发挥到极致。

譬如桐子壕电站锁蛟龙,给家家户户送去光明,亦解下游旱涝之苦。

譬如田野如棋盘,炊烟袅袅,渔郎湖上捕捉勤劳,农人挥镰收割丰收。

不用细读了,龙女湖这位素装淡抹伊人,她一会儿调拨新琴,弹奏心曲;一会儿挥毫泼墨,浓墨重彩;一会儿疑思举眉,乘兴写意。不知她今夜为谁不眠?

然而有这清清爽爽、轻轻松松、明明亮亮的月光盖着浴着陪着,有这湖水流着跑着闹着笑着,本身就成别人眼中一道风景,谁也忍不住心痒痒要叩舷而歌。

所以赋新诗:两岸草色青,一湖云影白;人近鱼隐去,舟横鸟飞来。

所以描新图;此湖暂让西湖好,将来定比西湖强。

所以交新友:路净缘客扫,华灯为君放。

这时人们明白了,龙女湖畔明天发展重任历史注定压在武胜儿郎身上,心动不如行动,她的更美更靓更富饶要靠大家了。

那就赶快修桥筑路,沿江路构成乡乡通、村村通、家家通。

那就赶快筑巢引凤,洼地源有活水,人才汇聚,财源滚滚。

那就赶快植上草,插上柳,移栽黄菊花、绿牡丹、红桃花、白梨花、晨红午蓝牵牛花、星星点点无名野花,花开烂漫时,嫩香不论醉了谁都是快活复快活。

至少应磨墨铺纸构思,或运气吊嗓试音,或添绿加彩着色,或献策搭桥引资,把一腔深情注入每次行为里。

因为龙女湖畔是家乡。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曾祖利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推荐: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龙女,是传说中的故事,
现实生活中的龙女,也许是心中的一种期待。
龙女湖畔的美景,是生活中的真实,
让我们于秀水边,看到了自然的美景。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美文,祝朋友天天好心情!at:2010年05月12日 清晨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