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苏州后花园鸟人

发表于-2010年05月13日 早上8:17评论-1条

现在的城市建设大体差不多了,看多了也没什么看头,就拿上海的世博会来说吧,若不是媒体的大力操作,实质上也是不够景气的。也是一个偶然,去了苏州张家港几天,却一下知道了苏南人对后花园的打造了。国人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山傍水是中国人对自然的一种信仰。

苏州名为是一个旅游城市,不过它更多的是个工业之地,说有多少风景,不过也是历史名人留下的东西,而现在到处都是现代管理体制对它的“合理规划”,强加了很多规划人的个人意识在里面,所以,并不是每一个都会爱上现在的苏州,就像很多人对现代城市建设的不满意一样。当然,我也不能完全去否定一些东西。

坐车到永钢的路上,一路上路过一些乡村,车窗外是一些杉木等植物,树丛间间杂着工厂,远处是田园,村房,更多的当然是水乡里的一条条快要被污染的河流,这些河流把鱼米之乡划成一小块一小块,每一块我们都能在地图上找到它的位置,把美丽的江南编织成一个很大很大的网,就像渔民手中捕鱼的网。当然,生活在这里的人已经不再以捕鱼为主,他们更多的要到工厂里去上下班,而自家过去在国家的号召下变滩涂为沃田的土地已租用给了别人,他们居住在乡下,有自己修建起来的小楼房,还有属于自己一家人的小小院落,而这些小院落特别精致小巧可爱,它不大不小,三面都是白色的房屋,一面却是与河水相映成趣,简装花栏的河堤,而且巧取石堤中间修一短短的石梯通到溪水中,边上摆有一些洗刷之物,实在是相得益彰,同时也体现出了农家人对实用主义的彻实利用。小小的后花园内,有的是两棵高高大大的柏树相抱,树下放置了桌椅;有的是矮树丛相拥,地上一条水泥道,两边绿绿的草,而白色的堤栏上拖着一盆盆不同的花草……而这一个个后花园同房屋一起一排排排开去,那么有形而又各有特色,它是那般自然,也没有多少造作,以江南人生活居住而定,沿着河流延伸开去。

其实,在不同的地方,随房屋建筑连带的花园很多,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南方的土楼,但不同的地方却有着不同的安排,这与一个地方的生活习性有关。就像江苏省一样,同在一个省区,而苏南和苏北两地的院落就不一样。苏北是一个相对干旱的地区,人们对水的概念就没有苏南人那般强列,而他们的房子在过去以低矮的砖瓦房为主,茅屋为辅,中间一空坝,前边便是自家的一块菜地,菜地用一些木草之类的东西相围。近年来,社会好了,他们也有了自己的楼房,而且也为自己修筑了一个大大的院落,但苏北人的农家院落更多的是空旷,没有多少装饰,除了房屋的大气,剩下的就是粗犷的大气,这与当地人的脾性相随。苏北人的院落在主房的前面,高大的院墙,阔气的大门,一扇厚重的铁门和一把大大的锁。与之相反,苏州人的院落是小巧的精致,还添有了自然般的随意,他们的院落座落上主屋之后,更主要的还在于以河流相依,在空旷的平原上不显得单调突兀。

那么,人类为什么有院落这一举动呢?这当然归根到人类的起源上,人必定是群居动物而来,在很大程度上缺少安全感,而且还有种族间的排斥,而现在人类更大程度上形成一个个个体,对个人的安全更是加大,所以他们要为自己与别人划清界线,让自己有自己的一个空间,有自己的小小的领地,当然,这个领地也是因个人的能力而忽大忽小,有的大得失去了本真,变着了剥夺和霸占……而在种族感很强的贵州一些少数民族里,他们的院落叫寨,有一个水族的朋友对我讲,他们现在也变作了一家一个寨……

离开张家港,我突然想到,为什么很多人把那些有钱人包二n之事作为后花园之比,现在终于看了个明白,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鸟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理野推荐:理野
☆ 编辑点评 ☆
理野点评:

听景不如看景。看到的与听到的感受,总是不一样。文章结尾的警示新颖,诱人深思。欣赏!

文章评论共[1]个
诗香雪柔-评论

不太明白呵呵...at:2010年05月13日 中午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