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关于旅游刘腔华调

发表于-2010年05月19日 中午2:42评论-1条

时间算算来粤已五年有余,一直有去开平看碉楼的念头。又闻碉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赫赫名声,此番头衔,更让我向往欲烈。

然种种原因却未能成行,人言“旅游休闲只为富足者而设定”,这话有理,就好比,在烈日下用脚走路且闪避不及的,也只能是我们。

恰巧一次,因业务关系,得遇一开平本地人。我向他说起有关碉楼的事,他呷了一小口茶,幽幽说道:“开平有名的看来也只有碉楼了”。我心里想,你这不是废话嘛!但令我诧异地的是,他居然说:其实碉楼也真没什么好看的,就是墙壁围起来做成的屋子。他问我,去过杭州没?——想来还不知道我是“烈日下用脚走路的那一帮”?我说没有。他说就跟那杭州园林里的房子一样,围起来的,四周有窗有孔。看过杭州园林的,就觉得开平碉楼就那么一回事。杭州园林没听说过,苏州园林听说过却也没去过。得,给我出了难题了,究竟中国有无杭州园林这事,还得打电话问问在浙江的同学。

我大约也知道开平碉楼的的由来:就是那些谋生南洋的归侨为防止当地的地痞和土匪侵扰,再后来为防侵华日军,村们民砌墙围居,住到一块,且在四周建了碉堡,安上大炮或者枪械以自卫,应运生出其楼。

碉楼一屋两用(生活加自卫)地过了那段烽火岁月,成了那段历史的见证,也为后人留下不少的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最后得以发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个人以为有点意外,不过有荣乃幸,值得恭贺。

由此可结论出,大凡有过历史沧桑的东西总是后人发掘的灵感,北有秦兵俑,南有越楚墓,大抵如此。

回到刚才那本地人的说法“其实碉楼也真没什么好看的”,好看不好看,无需多辩,我没去过,无从知晓。续续另一有朋友的话:北京的长城,没去之前,那是冲着“不到长城非好汉“,心里万分景仰,真到了长城,爬了几个烽火台,望着”唯余茫茫“,心里嘀咕不停:这长城也真他妈的长。“其实就是爬阶梯”他回来跟我说,“跟爬白水寨似的”。哦,我心里长吁一声,“就是那个号称南国第一梯的,传说有9999个台阶的白水寨?“可不是嘛”。

这样的体会我也有,05年公司组织去潮州玩。早听闻岭南之广,有粤东的福姥、粤中的广府、粤东北客家和粤西南雷州。广府和客家的人接触的多,算是有点了解。但粤东还是个陌生的地方,因为不但那地方的语言生涩难懂,听人说人野蛮中有点横,但据说很会做生意,想来是胆大中透着一股机灵劲。这些都不是我感兴趣的,因为史书上记载唐代的韩愈曾被贬到此地,同是文化中人,“物以类聚”的作怪,在韩文公祠,我看的忒认真,结果看到的是:一块据说韩愈曾端坐其上吟诵诗词的石头,同样的还有韩公躲过风雨的山坡,耕作之余倚过的松树,总之,韩文公祠很多东西据说来自清代潮阳县令的手记——不过本人可不曾亲眼得见其书,其余的就是后人的揣测,实则无据可究。总之,后来更多名人闻声访谒,留笔记名,更丰富了韩文公在潮汕的历史——正果终成,假亦成真,旅游局实是我自心里有数,游人可没几人会较真,甚好,甚好!

由此我总结了一下,旅游并总是很让人开心的,时机很重要,也要看陪同的人是谁;而很多旅游胜地也是名声在外,其里可憎。有道是:橘生于南而为桔,生于北则谓之枳。枳的生涩,桔的甘甜,是人人皆知的事,但很多地方硬把枳说成桔,奈何?奈何?

不过他也说,其实旅游也得看人,比如象他这样的老粗去九寨沟,估计感觉跟逛他家后山一样,如果换成是我这些文化人去,可能看到就不只是山,水,树,也许是画的意境和徜徉其中的心情。这话就很中听,赞赏中笑纳美意,同时也觉得在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刘腔华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推荐: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真正喜欢旅游的人绝对不会走马观花
浮光掠影
真正的喜欢需要耐心地品味
所谓的经典也很平常
平常中自有不平常之处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游可以让人开阔眼界,在旅游的过程中,感悟人生,也可以愉悦心情。at:2010年05月19日 下午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