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什么?诗是人们用简捷明快的语言,对生活的表达.诗是诗人的生活感悟,是诗人的人生心得,是诗人心灵的描述.读史可以让人知古今,读诗不但可以让人知古今,而且可以让人明事理,可以让人陶冶情操,涤荡心胸.
好诗不在于语言,过于优美的语言,过于华丽的辞藻,反而有附庸风雅之嫌,让人有束缚感.朴素的文字,平实的诗句,同样可以写出动人的诗篇."如果你嘴里含满了食物,你怎么能歌唱呢?如果你手里握满了金钱,你怎能举起祝福之手呢?"这是纪伯伦的诗句,语言质朴之极,而事理却鞭辟入里.
意与理是诗的艺术魅力所在,读诗重在体味诗中那诗人别有用心的意境以及启人心智的哲理.诗意并不在于字,<小窗幽记>中说"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意思是说不识字的人生却充满了诗意,那么诗意在哪里呢?就藏在人的心中.最好的诗是用心来读的,如果一个人沉溺与功利之心,拘泥于某种形式,即使满腹平平仄仄,也毫无诗意.理是诗人在平凡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出来的人生意义,是诗人对社会人生深刻理解的诗的阐释和咏唱.如林雨堂所说:"若天地间有此一句话,只是被你说出而已."读诗要思考其哲理,这可以发人深思,但又不可以太注重哲理,太多的理性,太多的用心,反而会束缚人性真情的流露,恬淡畅适,无力而为,才会满怀意趣.
人生如诗,物质便是它的文字,而快乐则是它的意,人生价值则是它的哲理.生活中不能太注重物质,而忽略了快乐与人生价值,这样的人生算不得幸福,如同太注重文字的诗算不得好诗一样.文字是诗的材料,是表达意与理的手段,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真正的目的在于幸福,而幸福的材料是快乐与价值,而不是物质.
王国维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诗与世事是分不开的,生活是诗的来源,读诗便可以让人明白世事.当你烦恼时,当你无聊时,不妨读着小诗,到诗中去体味人生的意境,借鉴古人处世哲学.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休闲读书,是一种乐趣;诗中也有处事妙方,可以解惑,读读小诗,更是一种乐趣.人生充满了诗味,品味诗,就是品味人生.
-全文完-
▷ 进入海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