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陕北白事总管谢客说辞冯富建

发表于-2010年05月24日 晚上7:26评论-2条

一方土地之所以能扬名于外,自然是有其特殊之处。陕北地区之所以远近闻名,是因为这一方土地孕育了聪慧的人们和独特的地域文化。这里的人们,憨厚老实,却不乏聪慧大义,干起活来个个是行业专家,走来路来踏的地皮子响叭叭,做起事来一个人能撑起一片天。这里的文化,只要你留意,绝对会让你为之一惊。尤其是总管在白事上的谢客说辞,听一听,让你不得不佩服这些生活在黄土窝窝里的陕北人,以及他们那一张张被西北风吹干吹裂的大嘴巴。

陕北的白事上,气氛是悲凉的,但唯有总管谢客时的说辞,让你能在悲哀中莫名地得到一丝心理慰藉。

在陕北农村,当死者被阴阳先生下葬到茔地,众人从茔地返回主家,吃过主家准备的宴席后,总管便转变安排、料理事务的职能,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溜嘴皮子的高人了。

陕北人尊亲论辈分,白事上总管谢客也分先后。首先谢老小外家。谢客的说辞前,都要先说,请了,请(相应的亲朋好友)了。谢老小外家说辞分为两种,一种是追远(为已逝世多年的老人搬坟,过周年,俗称追远);一种是热丧(当时逝世的人)。

“追远”谢老小外家的说辞为:事主为了父天母地,撒钱积福,追远纪念,做到了在茔地立碑挂匾,设僧地祭奠祖先。正在这个数九寒天(根据季节活用),你们隔河渡井,远路山间,今日来在寒门之店,带的是小白祭,香纸满盘,猪头祭,悬挂上边。事主本应三里去接,五里去迎,美酒盛食殷勤侍饮,但是我们三里未接,五里未迎。来到寒家,淡酒薄盅,美酒盛食无筹办,从早到晚随茶便饭。现在将你们请在桌前,代表事主给你们看盅,孝子叩头相谢(每当总管说完,孝子就叩头作揖,以表谢意);热丧谢老小外家的说辞为:事主为了父天母地,搭起教场,立起僧地,手捧香纸,躬身祭奠,怀抱灵牌,跪在灵前,披麻戴孝,哀泪涟涟。你们在这个数九寒天(根据季节活用),隔河渡井,远路山间,今日来在寒门之店,带的是小白祭,香纸满盘,猪头祭,悬挂上边。事主本应三里去接,五里去迎,美酒盛食殷勤侍饮,但是我们三里未接,五里未迎。来到寒家,淡酒薄盅,美酒盛食无筹办,从早到晚随茶便饭。现在将你们请在桌前,代表事主给你们看盅,孝子叩头相谢。

谢过老小外家后,紧接着就谢阴阳先生,是为亡者观风水、择吉日的懂道术的人。另有林宫羽士、平师之称。在陕北,有些地方阴阳先生在白事上既观风水、择吉日,又念经、走道场。而也有些地方观风水、择吉日与念经、走道场分别由阴阳先生和教元(陕北对懂道教,会念经人的称呼)来完成。因而说辞也各有异同。谢阴阳先生的说辞为:事主为了父天母地,也为了子孙平安吉利,翻山越岭远路风尘,今日请到你高明的艺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手执罗盘,详细推理,元关通窍,水口定真,三吉六秀,八方齐全,贵人禄马,个个领先。看的是青龙穴,卧虎湾,后代辈辈出高官。并选择了良山吉日,按时烧灵,定时下葬,不拘三煞凶山,罗睺铁扫剑锋官符九十六辰,一百二十禁忌,神煞诸般空亡恶煞尽皆回避,供伏主添人进口,田宅奴婢蓄蚕。五谷丰收,家门安泰,加官进职,儒士登科,荣华富贵,百无禁忌,大吉大利。因此将你请在桌前,代表事主给你看盅,孝子叩头相谢。

谢教元的说辞为:事主为了扬名声,显父母,追远道场,载幡杆,议僧地,免除祸殃,特意请来你道教先生,铺开黄经,展开葬经,为亡魂放赦免除灾殃,引过金桥,度过难关,又给亡魂梳洗打扮。深更半夜,冷冻宿寒,多费心里,少挣银钱。所以,将你请在桌前,代表事主给你看盅,孝子叩头相谢。

谢过阴阳、教元后,紧接着便要谢牡丹(寄做纸火花圈的人),说辞为:古人常说鲁班能,你比鲁班强十分,不用平釿、锯子,也不用一砖一瓦,给亡魂修建了高楼大厦,上面又散金砖玉瓦,门外又站一人一马,四面墙角对头封严,金山银山面前呈现,十二莲灯明光耀眼,金童玉女站在两边,对对仙鹤门前立站,便将亡魂送上九天,连明昼夜辛苦几天,昔日竣工,今日消闲。因此将你请在桌前,代表事主给你看盅,孝子叩头相谢。

谢过阴阳、教元、牡丹后,就到了该谢厨工的时候了,说辞为:厨工进了厨房门,二位帮手紧相跟,砌刀案板铛铛声,样样茶饭都备成。厨工先生生的巧,样样茶饭做得好,做出八宝甜盘子,酥肉蒸鸡炸丸子,真菁木耳儿,鸡蛋汤,花胡二椒都下上。五味调料都下上,吃起来味道格外香,众客吃了都赞称,都说事主用个巧厨工。来者穿的青衣蓝衫,现在绲的油剂锅眼,事主有心给你换上两件,但因这里离商店远。所以将你请在桌前,代表事主给你看盅,孝子叩头相谢。

至于谢女婿外甥则靠后了,毕竟是小辈么。说辞为:树有根来水有源,女婿外甥两姓谦,你们在这数九寒天(根据季节活用),冒着风雪来在门前,手捧献果跪在灵前,带的是大白祭,香纸满盘,羊祭洋悬挂上面,披麻戴孝斟酒祭奠,迎饭赐食跪拜不闲,远接近送走在前面,陪同孝子礼貌当先,享受在后,吃苦在先,送灵添坟入土为安。因此将你们请在桌前,代表事主给你们看盅,孝子叩头相谢。

乍一看白事上总管谢客的顺序,鼓乐先生似乎受到了慢待,其实不然,因为是白事,所以亲戚、阴阳及教元应该谢在前面。谢鼓乐先生的说辞为:在这北风刺骨的冷冻寒天(根据季节活用),起早睡晚,冷冻宿寒,吃在人后,走在人前,十指冻僵,冷气呼唤,吹的是花道子,大摆坊,雪梅吊孝,给亡魂引路开道接出地狱,送上九霄,游食玩莲行行周到,迎客送客处处领先,但是把你们这个事情留在最后再办,现在将你们请在桌前,代表事主给你们看盅,孝子叩头相谢。

家门邻居是自家人,自然而然地就谢在最后了,说辞为:家长的、户族的、左亲的、右邻的、跑前的、跑后的、帮忙的、代劳的、远接的、近送的、担水的、扫院的、撬面的、压饭的、舀汤的、捞饭的、刨葱的、捣蒜的,你们为了事主,忙忙碌碌,不辞劳苦,不讲价钱,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等待事过完毕,众客发散,有些剩茶剩饭,事主要把你们重新招待一番,现在把你们请在桌前,代表事主给你们看盅,孝子叩头相谢。

陕北地区虽在外人眼里冠以一名,但每个县区,甚至村镇的乡俗还有差别。因而,这里的白事说辞只是一个典范,愿喜好者做以参考。

陕北白事上总管谢客的说辞,不仅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些土窝窝里土生土长的粗人。而且这些说辞中还折射出陕北人的淳朴善良和热情好客,传递出陕北民俗文化内涵中凝重深厚的魅力。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冯富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山野顽石精华: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白事,也是一种民俗文化,
俗话说“十里路上不同俗”,
中国地域之大,白事的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无论是哪个地方的习俗,
都蕴藏着一种民俗文化在其中。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您的文章让读者了解了一方民俗,拜读朋友文章,晚上好!at:2010年05月24日 晚上8:38

山野顽石-评论

十分抱歉,由于电脑程序出了问题,没能给你写上点评,只能请主编代劳!问好冯富建!at:2010年05月24日 晚上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