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尴尬的农村舞台表演,我想对你说十年没笑

发表于-2010年05月25日 下午4:47评论-2条

我国是农业大国,据最新统计,真正长期居住在农村的农民大概是7.5亿左右。现在又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期,其中的乡风文明建设尤为重要。但在我所见的一些农村中,新式的舞台表演令人尴尬、堪忧。

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舞台戏在农村如火如荼,农民自编自演各种剧目,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得农民欢迎。80~90年代,地方剧团的巡回演出和老电影的展播,在农村是个隆重的节日,很多农民都从三里五村聚集在演戏的村子,早早地翘首以待演出。进入90年代后期,电影销声匿迹了,因为经济的原因,地方剧团的演出也稀稀落落了,除非哪个村子的年收入非常可观,为了庆祝人欢年丰。这时候,一种新的演出进入了农村,欢迎程度空前绝后。这就是在置办丧事时,由主家聘请的歌舞团的演员来表演歌舞和戏剧。从它一出现到现在一直占领了农村文化表演的主舞台,并统治了十几个年头;从它一开始的自由活泼发展到现在的庸俗下流,不堪入目。我有很多话要和你说。

最初的丧事歌舞戏曲表演确实吸引了很多农村观众的眼球。它以新潮的流行歌、灵动的舞蹈和经典的地方戏曲组成,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演员来自于地方歌舞、戏剧团,有一定的功底和素质。曾几时,农民赴之若骛,观众如潮,他们有的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就为赴这精神盛宴。当然办丧事的家属为此付不菲的酬劳。在一开始时,稍稍有些钱的人雇上这些歌手,可是时间一长,别人不得不雇,因为众口铄金,谁也不想让大家戳自己的脊梁。虽然家里是哀伤的气氛,但外面戏台上下却喜笑颜开,形成了鲜明的矛盾,让陌生人觉得不伦不类。所以,在北方,又形成了新的风俗,本来死了人极其悲伤 ,但又雇上了唱歌唱戏的演员,他们又不唱悲歌,这简直有点像欢庆,主人家虽心里别扭,终也忍着,只能让忧伤随着流行歌飘远了。

一开始,演员们循规蹈矩,严肃地唱歌,专心地跳舞,有腔调地吼戏,但时间久了,农村的观众开始慢慢散去。歌手看到这种情况,担心自己的事业毁于一瞬,想出了对策。因此终于有一天,令沉闷的观众为之一惊的是歌手变得浪声浪气。他们在舞台上插科打诨,尽情调笑,动手动脚,黄色笑料一波接着一波。男演员专往女演员的*房等敏感部位触摸,还装着不经意;女演员就是断不断攻击男演员的裆部,男演员跳跃闪躲,那些动作和表情把群众逗得前仰后合,大声喝彩。满口的黄色语言:“男人不流氓,发育不正常;女人不流氓,世界要灭亡”等等不堪入耳的笑话满场皆是。更有甚者,男演员装成日本“太君”追“花姑娘”,满场乱跑,满场浪叫,观众笑声雷动。这时,掀起了演戏的第二个“高*”,农民群众又是蜂拥而至,就是在农忙季节连农活也顾不得干,其狂热程度可见一斑。这就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缺失,农民没有正确的、科学的、健康向上的指导,只在人体本能上感兴趣,可悲啊!这也是当地政府不重视农村文明村风的建设,不少村子没有图书馆、互联网,就是连农业技术员也很少来,导致思想闭塞,愚昧落后。就是与50、60年代相比,思想也大大落后了,那时候,虽然科技不发达,但农民的思想健康向上,毫无现在的下流猥琐之想。不知有关人员看到作何感想呢?

千里长席,没有不散的筵,这种黄色表演在红了几年之后,终被农村的观众冷淡,因此每逢死人之际舞台表演时,气氛冷冷清清,台前没有几个人。这时,此类表演已山穷水尽,日渐趋微。可是自从去年,舞台表演又多了一种角色——人妖,可以说又“挽救”了濒危的“民间艺术”。说是人妖,其实是一些身材瘦弱的男人装扮,他们带上一副*罩,穿上一袭长裙,像是遮尘根吧,扭扭捏捏,嗲声嗲气,弄*作姿,一不小心露出了男人的声音,谁听后,会立马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村里群众觉得很新鲜,常常和他们开玩笑:“胸是真的还是假的?”那些所谓人妖,忍禁不禁又装着三分娇羞七分发嗔:“你坏死了,妹妹的是真的,不信你来摸,可是哥哥你要掏人民币哟!”一瞬间,笑声如涛。我看后差点吐了,有如此恶心的情景!再看四周,观众人数又恢复到几年前的时候。唉,我彻底懵了……

这就是新时期农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吗?这就是新时代的农民吗?难道新时期城市人的轻佻,肤浅,追求新奇、刺激的风气也习染了纯净的农村吗?诚然,国家对农村生产力的改进,生产条件的改善投入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并免了数千年来一直征收的农业税,这样农民已经摆脱了贫困,而且正在向小康迈进。那么在提高农村生产力的同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不要搞呢?当然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些年来,我只看到农民的生活提高了,却没有看到他们的精神生活有多大的改观,没有看到他们的精神生活向健康的方面发展!如何让新时期的农民健康向上呢,我希望相关人士该多考虑考虑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十年没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理野推荐:理野
☆ 编辑点评 ☆
理野点评:

中国是一个农村大国,本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然而庸俗的低劣的东西却是一直占领这这个广阔的阵地。亟待改观,是有关人士应该着手的一项举措。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2]个
理野-评论

问好没笑朋友,笑一笑!at:2010年05月25日 下午6:57

十年没笑-回复呵呵 谢谢理野朋友 at:2010年05月25日 晚上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