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兴趣对于青少年自我控制的意义刘银行

发表于-2010年05月31日 中午1:16评论-0条

兴趣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不断地吸引住青少年,勾起青少年的好奇心,这将成为青少年不断上进的动力,使青少年持续不断地、全神贯注地做他所感兴趣的事,抵御外界诱惑,不受外界干扰,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其主体性,发挥其创造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一个人对于所做的事没有任何兴趣,他做事就犹如坐牢一样,人所在而心不在。这样不但不能够使青少年做好相应的事情,反而会使青少年产生很严重的叛逆心理,慢慢使青少年失去自我控制能力,产生极其不良的后继影响。因而,欲使青少年认真地做某事,莫如去激发他对于此事的兴趣最为重要了。影响青少年的主要因素有榜样、家庭、老师,以及他做出的小环境等,培养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应该从这些方面做起。

(1)榜样。榜样对于青少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青少年很容易受到榜样人物的鼓舞进而对某方面的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风光的人物,青少年会在内心产生强烈的敬慕感,而这种敬慕感正是激发青少年兴致高昂奋斗的持续动力。如果这是正面的影响,并能够正确地引导青少年,青少年能够就能够为实现其理想的目标而持续不断的奋斗,并为实现此目的控制自我,抵御外界诱惑,不受外界干扰。这种兴趣和敬慕感正是青少年坚定不移地前进的内在动力。

(2)家庭。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小环境,也是青少年生活的第一环境,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家庭要注重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对于青少年的行为要有正确恰当的评价,注重鼓励青少年的努力过程,而不仅仅只看到结果,更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而一味地批评贬低青少年,说“没有出息”之类的挫败青少年自尊心的话,同时也不可一味娇纵,不分青红皂白的夸赞。对于青少年的评价和引导要建立在客观求是的基础上,多从正面引导,尽量在生活的实践中教育青少年,或用生活的实例点拨教育,切忌一味说教,反复施加压力,使青少年的自信心受到极大的打击,久而久之形成顽固性、习惯性的自我麻木,形成叛逆心理,去做一些过分的事,而失去自我控制。

(3)教师。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能够言传,更能够身教,不仅能够教授学生该学的知识,更能够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甚至使学生受益一生。在学习方面,青少年对某学科的兴趣往往取决于对这一学科教师的喜爱程度。一个学生一旦喜爱一个老师,他对相应的学科也往往会有极大的兴趣,并为学好这一学科而自觉努力,能够实现很好的自我控制。相反,一个学生对于一个老师的厌恶,也往往导致他这一学科的兴趣下降,接着导致学习不够,成绩下滑,这反过来又影响其兴趣,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他对于该科的兴趣全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一个好的老师首先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老师,能够吸引学生的老师,而不仅仅是课讲得好的老师。

(4)小环境。所谓这里所说的小环境,笼统地讲,就是指青少年经常在一起,或经常遇到一起的一帮人。这一些人的行为和言语对于青少年的兴趣倾向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就像春雨润物一样无声无息就发生了。很难想象,一个青少年的同学和朋友都说他所喜欢的东西不好,他的同学和朋友都憎恶某位老师、某一学科,这样会对他没有任何影响,甚至有好的影响。大部分的情况,这一青少年开始可能只会跟着符合,但是慢慢地他就被洗脑的,就认同了他们的观点,自己也成了这样的人。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成为一类人,拥有相似的喜好,相似的思想观点,相似的各种情况,正所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这一层上,说的更为确切一点,人是环境的产物,更是小环境的产物。

从某种意义上讲,兴趣也往往是付出的开始。就像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感兴趣一样,这往往是男孩开始为女孩付出的开始。而付出的结果则是使青少年对所追求的东西更加了解,进一步熟悉,进而又激发他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与追求的兴趣,形成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信念,并一切激励自己不断进取,锻炼青少年的意志力和坚韧性。

付出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付出除了在某个时候获得某种收获之外,更加深了付出者对于追求之物的感情。与其说是一种普遍的感情,不如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爱更为妥当。爱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感情,是最为深层次的兴趣。由兴趣到爱的桥梁就是付出。一个刚入伍的新兵,有时可能谈不上对于部队和祖国的爱,有的人抱着谋生的想法,有的人还不,习惯军队艰苦的环境和单调的生活,甚至有的人不是自愿来当兵的,只是必须服相应的义务兵役不得已而来的,等等,一切带着不满和几分厌烦的人都包括在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他在部队里面呆的时间越来越久,他为部队和祖国付出的也越来越多,包括他的汗水、他的青春、甚至他的热血……他便会慢慢地爱上了这个开始有些讨厌的部队,他便会爱上这个开始本没有太多感觉的祖国,至死不渝的爱。当此时,如果部队需要,祖国需要,他会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甘愿为之奉献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我们看到很多开始不愿入伍的新兵,开始讨厌部队的新兵,在过了若干年之后,他们便甘愿为之牺牲。当他们退伍要离开的时候,按常理说,他们是要解放了,重获了所谓的自由,重新回到了外面的花花世界,但是他们大部分人却会哭得像泪人一样,发自内心的留下,不愿离开当初很讨厌的地方。这其中的转变为什么这么大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付出。从某种角度讲,付出意味着爱,造就爱,转化为爱。

对于青少年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重要的不是压抑他们,而是引导他们向有益的方面做出有意义的付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慢慢体会其中的乐趣,体会付出过程的各种滋味。当他们为之付出了很多,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时候,他们便自然而然地对此爱的热切,自然由被动为之付出转化为主动为之付出,心甘情愿为之付出。这样的结果就是,他们会为实现相应的目标使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并且实现很好的自我控制,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刘银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卖报的老行家点评: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细细品味这句话,的确如此。而青少年的自我控制,则是建立在良好的兴趣,以及适当的引导之上。较有意义的一篇文章,适合各家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