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与知了较量的一二三六零生人

发表于-2010年06月04日 中午2:59评论-5条

比起蜻蜓来,蝉的命运似乎更加不济,因为它除了会叫,没有一点少儿美学上的概念,并由此带给我们心灵上的点化。

童真未解时,蝉在我脑子里,唯一的名字叫知了,这比喻起来也的确形象。每当夏日热腾腾的蒸起来,我们就能频繁听到附近树上的蝉,“知了”、“知了”,一点也不谦逊的吟唱。

狂妄的小虫,你都知道些什么?

年幼的我们,对这个世界尚且知之甚少,一个小虫竟然敢高调知了,真是脸太黑,皮太厚,可是不知为什么,小小知了能避开我们的敌视,和平共处。作为不知天高地厚的异类,破坏植物的能手,本应该受到中国人民的无情打击,都缘于政治家们的一时疏忽,才使她没有被归入四害之列,逃此一劫。

但逃得掉以革命名义的围剿,躲不过童心对知了鸣腔的好奇。

每到夏季,我们大院成了知了演练歌喉的场所,林子里面,仿佛有无数只拙劣的歌者在刻苦练习美声,也应验了“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比喻,当然吵闹声最终是演化不成诗情画意的。

高高的树枝上,每当一只小虫振翅放歌,其余百虫齐声呼应,天越热,它们越叫得欢。特别恼人的是午休时段叫声也不歇息,根本不顾人们要午睡,需要安静的环境,忌讳各种声音的干扰,仍不知疲倦地引吭高歌,有很多时候,它吵的人片刻不得安静。可以说,我们院子里茂密的树林,给了知了一个充分表演的舞台。

尽管厌烦,但住在院子里的成年人似乎已经适应了这种嘈杂的局面,根本不予理会。人们似乎抱定了一种“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心态,不会为了寻求个人的清静而主动去驱逐或者干脆彻底消灭大闹庭院清静的昆虫。

因为习惯了一切行动听指挥,上级没有发出这样的指令,大家就不会采取集体行动,整个大院里那么多的知了,单凭一、两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学愚公精神,毕竟是嘴上的功夫,真要落实到行动上,清除白天满大院吵闹声此起彼伏的鸣虫,不是一件简单的活儿。

对付害虫,只有广泛发动群众,否则只有学会容忍。

比如上面号召大打一场“除四害”的人民战争,电影、广播、报刊全用上了,经媒体这么传播,所有的老百姓都行动起来了,深挖洞、广布药、勤扫除,在人人喊打的声浪中,四害的嚣张气焰收敛了许多。可是蝉,幸运的没有被列入害虫名单,主流舆论的矛头没有穷起直追,驱除知了的行动就发动不起来。

时代早已教育了人们,要深知集体力量的强大,仅凭个人的力量,什么事都做不成。

于是大人不做的事,我们来做。

在季节转换之际,自然界给我们送来许多适合童玩活动的事儿,比如知了来了,我们就有了一个对手。因为童年也需要树立一个弱小的对手,来培养我们同仇敌忾的团队精神,知了的某种气质,无意做了我们的敌人。因为它的狂妄,因为它的叫鸣,都给了我们充分的理由,于是一个剿灭知了的信念在初夏到来时就扎下了根,尽管出发点并不一致,我们更多的理由是为满足童趣的需要。

我们大院树高林密,夏天正是知了大显身手的时候。当然,知了的存在,给大院平添了一些生气,否则七月的热浪会让人窒息。

每到盛夏,蝉声一片,提醒我们这些小孩子们又到逮知了的时候了。树上地下,很快展开了一场围剿知了的行动。

大院为蝉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我们童年稚气的发扬光大,埋下了伏笔。树木多,必然知了多,又没有外界的阻扰,捉知了成了我们充分享受盎然生活情趣的一种游戏,而对于年纪比较小,尚在幼儿园大班的我,对树上的已经取得飞行资格的知了,总拿它没办法,我就从树底下开始一场不对等的清剿活动。

黄昏时分,天还透着微亮,知了的蛹蠢蠢欲动,想钻出地洞,爬上树去蜕化变飞虫,这时我或单独,或和邻里的小伙伴已经开始行动,借着天色微明,知了蛹还未出洞,我们就绕着粗大一点的树干,寻找其藏身的洞。因为这些虫蛹,都是几年前落户树下的,后种的小树赶不上时间的安排。

树底下,泥土地上,发现一个比绿豆大一点的小洞,用指尖一抠,变成蚕豆大,准保是知了洞。掏知了要找准洞口,首先我们得认识它,因为树底下还有其他小虫的藏身处,比如蝎子,洞径变化不大,挖下去发现情况不对就赶紧住手,否则会被蝎子蜇住,刺痛了手,落下了伤,大孩子早就警告过我们。

一旦找到知了洞,我们可以下手了,知了蛹,藏身浅,小洞用手一抠,洞口扩大,被猎者很快就暴露在眼前,身披重壳,举止缓慢,根本逃脱不了我们的掌控,很轻易地,我们就把埋藏在地底下的知了蛹掏出来。机会好的话,临晚逮它三、五只,带回家,放在纸盒里让它蜕壳,第二天早晨打开纸盒,知了的身体和躯壳已分离两下,这些都是在夜幕下悄悄进行的蜕变。

一次,我把挖来的知了蛹,放在纸盒里,去看夜场的电影,散映后回到家,打开纸盒,刚蜕壳的知了,玉白粉嫩呈现在我眼前,甚是好看。

蝉壳,我们收集起来另有安排,成虫则先查看公母,因为公知了的胸腔可以发出声响,我们就喜欢这能热闹的玩意,可以随心所欲的驱使,什么时候让它响,用手一捏知了的身体,它的胸腔就乖乖地发出和树上一般的鸣响,不敢偷懒半分。

母虫是哑巴,遇到就算我们倒霉,除为我们留下一个蝉衣外,几乎就没有其他的贡献,所以它的待遇就是遭我们翻白眼之后,被冷落至死,和公虫比宠幸,简直天上地下。

掏知了洞,在我们还有一种意识,擒获知了只是其一。其二,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是为获取知了的壳(蝉衣),这个时候的知了没有蜕壳,还是虫蛹,等蜕了壳,我们便虫、衣一举两得了。

一直听说蝉衣是一味中药,是有药用价值的,当然有价值就有钱挣,卖到药铺里就可以拿到零花钱。说到钱,每一个小孩就浑身来劲,没有钱的日子连糖果也消费不起。

因此能卖钱的蝉衣,也是我们主攻的方向。

捉知了蛹,还有一个办法,是将准备蜕壳的知了从它正向预定的目标进发时半路将它截获,一般知了是在大树上蜕壳,落日时它开始行动,从地下钻出来,慢慢向树上爬去,爬到一半时,没想到有人正在树旁守候着它,爬到我们跟前,等于自投罗网。我们还准备了一根细棍子,知了发现的早,手能拿住,爬过了头顶,我们就借助棍子,用棍子轻轻挑拨一下,木棍触碰到它的身体,笨拙的知了蛹就会掉下来,所以知了也成了愚蠢的代名词。如果让它爬高了,棍子够不上,只好放生,等它蜕了壳,我们再打蝉衣(壳)的主意,因为壳说成了蝉衣,就变的有价值,能卖上钱,也是我们收获的目标,但当它蜕的壳,留在我们小手无法掌控的树干之上,我们也只好睁圆了双眼,徒唤奈何了。

都说蝉衣是中药,药店里收购,收购不是义务的,当然能卖点钱,这对我们是一个利好消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点想法已存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了,没零花钱的孩子,不管家里状况如何,也一样要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所以我们热衷于这种将知了和它的外衣一并拿下的行动,就是一种利益驱动,如果找不到知了蛹,能找到挂在树腰上的知了壳也是好的,感觉找到它的壳,就像捡到钱一样的愉悦。当错过傍晚的行动,可以在第二天早晨补救。经常在上午,我们不惧渐起的炎热光照,两、三个小孩在树下转悠,不为别的,就为寻找留在树腰上、枝杈上的知了壳。想把收集到的蝉衣送到中药店里去换两个小钱的念头,一直存在我们心里,存到和玩蝉的时代说再见。虽然我从没有真正过蝉衣换钱的实践,但我们之中,说不准会有其他的孩子,做过这样的买卖。

除了掏知了洞,这种不受身高限制的办法外,粘知了就纯粹是为了好玩,同时挑战自己的身高,目标是直取可以叫唱的雄知了。

粘知了要花些血本,知了成虫后,高高在上,上树不是城里孩子的强项,没等我们攀到位置,知了早就和我们说了再见。

徒手是奈何不了它的,但又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由着它,在树上嘲笑我们的无能。我们就采取竹竿点粘的办法,先用打湿的面粉,搓揉到有一定的粘连度,我们叫面筋,掐拇指大小一块,捏在竹梢上,巧用竹竿的柔韧性,可以随心所欲地将竹尖指向树高端的任何一个点线,一旦面筋粘住知了的身体,它只有束手就擒。

一般粘知了是大孩子的玩法,挥动竹竿,需要一定的技巧。我当年岁数太小,是抡不动竹竿的。

竹竿的长度,是我们对付知了最有效的武器了,不管知了待在多高的树上,我们可以让竹竿按照实际的需要延伸长度,最多时用两根竹竿捆绑起来,这样再高大的树,都在我们的控制范围。粘的时候,要特别细心,不能让知了发觉,找到了目标,大家屏住呼吸,集中精力,所有的小眼睛随着竹梢转移视线,直到梢头对准了知了,轻轻一甩,当面筋点上了它,这时我们可以引用一句成语来形容它——插翅难逃。

每当我们有了粘知了的计划,就几个人分工,各自回家,悄悄拿来从家里带出来的竹竿、面粉和盛水的器皿,现场用面粉和水调和起来,做成有一定粘度的面筋,掐下一团捏成球穿插在杆梢上......

知了在树枝上只顾着高歌欢唱,不晓得危险悄然临身。

捉成虫在于它的鸣声可以勃发我们的童心,收集知了壳,是因为它带动了我们的想象,在一种近似美妙的幻境诱导下,我们似乎将会得到金钱的补偿。

至于补偿不补偿,那是幻想以后的事,因为很少有人去真的兑现,因为知了壳不打称,要收集很多,才值得去药店走一趟,也就是说凭我们的三分钟热度,很难实现挣钱的理想,但是人一旦有了想法,干劲就出来了,再把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我们的夏季生活,便以为充满了阳光。

于是知了成了我们那个时代辣手下的第二个牺牲品。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六零生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月清荷点评:

夏天,听着窗外那阵阵蝉声,真有别一样的情趣!
那激越的蝉声是长期被压抑的生命的释放和迸发,是显示生命存在价值的浑厚的争鸣,是大自然天籁之音的重要乐章。——在读了你的文章后了解了蝉的生命过程以及它在特别年代对人们的经济价值后对蝉的认识就更加全面了,原来,任何一种生命都充满了艰难险阻,大至宇宙中的星球,小至泥土中的昆虫等,我们人类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还是坦然面对。
你的文章道出了对生命真诚的感悟!(手法娴熟,欣赏并精华推之)

文章评论共[5]个
静月清荷-评论

你的文章道出了对生命真诚的感悟!欣赏,并问先生好!at:2010年06月04日 晚上7:03

六零生人-评论

谢谢点评,有朋友们的帮顶,写作就变的愉悦了。at:2010年06月07日 上午10:53

文清-评论

朋友您好!有事请您,请与我联系,好吗?我的QQ303635959at:2010年06月22日 下午3:43

六零生人-评论

好的at:2010年06月24日 早上9:08

六零生人-评论

文清:我已上QQ查找你,我的QQ921743772at:2010年06月24日 早上9:19